平版印刷部件及成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99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使碎屑与所需的清洁液相容而提高清洁烧蚀型平版印刷版的能力。该碎屑可产生于印刷部件的烧饭层中或产生于该烧蚀上面的隔离绝缘层中。(*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数字控制激光输出进行接触或脱开印刷(on-or off-press)的平版印刷板的成像。相关技术在胶版印刷中,可印刷图像附着在印刷部件上构成受墨(亲油的)和斥墨(疏油的)表面区域图案。油墨一旦施加到这些区域,油墨则能有效地以图像图案的原有形状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干式印刷系统利用印刷部件的斥墨部分对油墨的充分排斥直接施加油墨。均匀施加到印刷部件的油墨只以图像图案转印到记录介质。通常,印刷部件先与被称为毡辊的从动中间表面接触,而后毡辊将图像施加到纸或其它记录介质。在典型的单张纸印刷系统中,记录介质被钉在压印辊上,压印辊使记录介质与毡辊接触。在湿式平版印刷系统中,非图像区是亲水的,通过事先给印刷版施加润版(“湿润”)液而实现斥墨要求以进行油墨印刷。油墨粘附润版液防止油墨粘附到非图像区,但不影响图像区的亲油性。为了避免传统印刷技术中的照相显影、印版安装、和印版对准等烦琐的操作,专业人员研制了一种将图像图案以数字形式储存、并直接将该图案印到印刷版的电子技术。印版成像装置接受包括各种激光形式的计算机控制。例如,US 5,351,617和US 5,385,092(其全部公开在此引为参考)公开了一种烧蚀记录系统,该系统用低能量激光放射按照成像图案烧蚀平版印刷坯版的一层或多层,从而制成不需照相显影的油墨印刷部件。根据这个系统,来自二极管的激光输出被导向印刷表面、并在该表面聚焦(或最好聚焦在最易被激光烧蚀的层,该层通常处在表面层下面)。US 5,339,737和Re 35,512和共同未决申请08/700,287和08/756,267均在此引作参考,以上文件公开了使用这种成像装置的多种平版结构。通常,平版结构可包括根据其对油墨或油墨粘附液的亲合性(或排斥性)所选择的第一、最顶层。第一层下面是根据成像(例如,红外、或“IR”)辐射进行烧蚀的图像层。在图像层下面是结实坚固的基底层,其特征在于基底层对油墨或油墨粘附液的亲合性(或排斥性)与第一层相反。成像脉冲对吸收第二层的烧蚀一般也削弱最顶层。通过破坏其对下层的固着,在后成像清洁步骤中易于进行最顶层的去除。这可制成具有与未曝光第一层不同的对油墨或油墨粘附液的亲合性的图像点,这些点的图案构成平版图像。一个可行的清洁方法包括给成像平版施加例如用布摩擦或擦拭、或刷子转动的机械作用(见美国专利5,148,746)。机械作用可在干的条件下或在添加清洁液的条件下施加。在后一种情况下,清洁处理中的清洁液起着减小去除碎屑所需的机械摩擦强度和机械摩擦量的辅助作用,从而减小对整体顶层的损坏。为避免再次损坏未成像区,清洁液通常是该层的非溶剂。具体地,干版使用硅顶层,它们可透过各种溶剂并在溶剂的影响下趋于“膨胀”,于是减小的对下层的固着,因此降低了印刷版的耐用性和性能。遗憾的是,保护硅层的需要会限制清洁的总效果。不能完全除去来自印刷版成像部分的成像付产品和其它焦化的碎屑将不能得到斥墨层与受墨层之间所需的亲合力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碎屑与清洁液相容而提高烧蚀后对印刷部件的清洁能力。该清洁液选择为对于印刷部件的最顶层不溶解,即是该最顶层的“非溶剂”。例如,在具有硅顶层的干版中,该清洁液可以是自然状态的水。如果使用已有技术的干版结构,水性清洁液将限制去除因化学不相容性产生的硅碎片(和覆盖成像区的硅顶层的固着部分)。本专利技术可施加于硅干版以产生亲水碎屑,因此易于用水性清洁液进行清洁、而不必用公式清楚地表明硅相容性。这里所用的术语“碎屑”是指通过热所产生的破碎的产物,它们可由诸如均裂的化学机制或诸如剪切或撕裂的机械过程产生,它们的尺寸范围从分子水平到大的(显微)碎片。在第一方面,介入层处在成像层(它包括聚合物基体)与印刷部件表面层之间、协助成像后的覆盖层的去除。介入层也可提供防止表面层热降解的绝缘功能。该介入层可含有与所需清洁液相容的官能团,因此介入层有助于后成像清洁处理。例如,该绝缘层可以是具有亲水官能团的丙烯酸盐层,它使绝缘层的曝光部分与水性清洁液相互作用。另外,该介入层可以是亲水的;例如,良好地粘接到金属和硅层上的交联羟乙基纤维素或、优选地聚乙烯醇化学种。在第二方面,非绝缘层的成像(烧蚀)层的特性被改善以增强成像后覆盖层的去除。例如,有机成像层可添加化学残余烧蚀亲水颜料(替代诸如碳黑的常规IR吸收颜料或除此之外另加),而且作为成像结果那些颜料加入覆盖层将限制其后该层的水性去除。同时,只要材料不是疏油的,亲水材料加入斥墨层将不影响特性。当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时,上述的讨论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硅最顶层、绝缘层、聚合物成像层、和基底的平版的放大剖视图;图2A表示图1所示平版的成像效果;图2B表示使用水基液体对成像的平版的清洁效果。使用本印刷部件的成像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激光装置,该激光装置在最大印版响应区、即在它的λmax约接近印版吸收最强的波长区发射。在近IR区发射的激光器的技术特征在’737和’512中被充分公开(该所有公开在此引作参考);在其它电磁频谱区的激光发射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适用的成像结构也在’737和’512专利中作了具体说明。简要地说,激光输出可经过透镜或其它光束导向部件直接提供到印版表面、或使用光纤从远处的激光器传输到印刷坯版的表面。控制器和相关的定位硬件相对版表面以精确的方位使光束输出到版表面、使该输出扫描整个表面、和在靠近版的所选点或区域的位置激活激光器。控制器根据与拷贝到印刷版的原文件或画面相应的输入图像信号产生原文件的精确的负像或正像。该图像信号作为位图数据文件存在计算机中。这些文件可由光栅图像处理器(RIP)或其它适宜的装置产生。例如,RIP可接收由限定需要转印到印刷版的所有图案的页面描述语言构成的输入数据、或页面描述语言与一个或多个图像数据文件的组合。位图的结构用于限定彩色的色度及屏幕频率和角度。成像装置可仅作为制版机单独操作,或直接装入平版印刷机。在后一种情况中,印刷可在对坯版成像后立刻进行,因此极大地减少了印刷准备时间。该成像装置可构成平板记录器、或构成与平版坯一起装入鼓的外或内辊筒表面的鼓记录器。显然,外鼓设计更适于在平版印刷机上就地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印刷辊筒本身构成记录器或绘图器的鼓部件。在鼓结构中,浇鼓轴线转动(装有印刷版的)鼓、并平行该转动轴移动光束可实现激光束与印刷版间所需的相对运动,从而沿圆周扫描印刷版使图像在轴线方向“生长”。作为替换,光束可平行鼓轴移动,每次通过印刷版后增加角度,以使印刷版上的图像沿圆周“生长”。在两种情况中,用光束进行完全扫描后,与原文件或画面对应的图像(正像或负像)将施加到印刷版表面。在平板结构中,光束横跨印刷版的一个轴画过,每次通过后该光束沿另一轴被指引。当然,光束与印刷版之间必需的相对运动可由印刷版的运动而不是(或除了)光束的运动产生。不论光束扫描方式如何,通常(对于接触印刷应用(on-pressapplications))优选地使用多个激光器、并将它们的输出引导到单一的记录矩阵。而后,该记录矩阵被指引,在每次横跨或沿着印刷版通过后,由从矩阵发射的光束数和所要求的分辩率(即,单位长度的像点数)确定距离。对于需要提供非常快的印刷版运动(例如,通过使用高速电机)、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平版印刷部件的成像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 a.提供具有印刷表面的印刷部件,该印刷部件包括(i)第一固体层,(ii)包含聚合物基体的成像层,(iii)位于成像层下面的基底,和(iv)根据成像层的烧蚀产生碎屑的材料,该碎屑具有对清洁液的亲合性,该清洁液不溶解第一固体层,所述第一固体层和基底对油墨具有不同的亲合性,非第一固体层的所述成像层包括可对成像辐射进行烧蚀吸收的材料; b.以代表图像的图案选择地对所述印刷表面曝光进行成像辐射、以便烧蚀所述的成像层;和 c.用所述清洁液进行去除,保留所述印刷部件上接收辐射的所述第一固体层和成像层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E刘意斯
申请(专利权)人:压缩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