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的图象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408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字印刷中的图象处理系统,用于改进向成象设备,例如激光器传输图象数据的吞吐量及效率,同时允许记录介质上的图象大小及定位(即校准)的动态和连续的调整。形成一缓冲存储器结构用于从原始图象文件接收数据。数据的特定部分被从原始图象文件中复制到缓冲存储器结构以及为了最终图象的编辑而被复制到一图象缓冲器内。通过按照一确定的分级将数据复制到图象缓冲器内以解决图象重叠。利用锁相环,图象大小及定位被调整以优化在记录介质上最终图象的版面。动态并连续地执行所述优化,从而提供一致的最终图象。图象处理系统的多样操作可在以数字计算机的控制之下进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涉及数字印刷方法及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改进图象数据的编辑以及优化再现图象的精确性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有各种方法和装置用于数字化编码文件并将该数字表示传送给输出设备。在编码端,这些方法和装置从业余爱好者的扫描仪以及相关软件扩展到精细印刷系统。这些系统已经替代了传统的需要艰苦地将各种文件部分——文本、图案以及摄影图象人工地布置到白板上以用于随后的复制的“剪切和粘贴”方法来进行编排。取而代之,现在设计者能够使用计算机一次操作所有的文件部分。可以采用许多形式来输出这些数字编码文件,包括从用于摄影胶片数字曝光的激光印刷到用于随后的大批量印刷而向平版印刷板(lithographic plates)的图象传输。在后者中,印刷的图象被呈现在印版或是作为受油(亲油)或拒油(疏油)型表面区域的底板上。在干印刷系统中,该印版被简单地上墨并且图象被传送到记录介质上;印版首先与称作胶印滚筒(blanket cylinder)的适应媒介物接触,接着将图象加到纸上其他记录介质上。在湿平版印刷系统中,非图象区是亲水的,那么在上墨前通过先将印版润湿(或“喷水”)的操作来提供必要的拒油。油墨阻粘喷水方案阻止了油墨粘附在非图象区上,而不影响图象区的亲油特性。平版印刷版可以用各种方法制成,从包含照相及化学显影的传统手工技术到包含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工序。计算机印刷版系统能够利用由一个或多个激光器或非激光源产生的电磁辐射脉冲在感光版空白处的选定位置上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根据系统的不同,可以立即使用或接着进行传统的光显影);喷墨设备一般用于可选地将拒油或受油点放在印刷版空白处;或者火花放电设备(该设备中一个电极与印刷版空白处接触或靠近印刷版空白处)产生电火花以改变印刷表面上一定区域的特性,由此制造共同构成一期望图象的“点”。这里,术语“成象设备”包括辐射源(如激光),喷墨源,电极以及其他用于在印刷版空白处上生成图象点的公知装置,术语“放电”表示由这些设备产生的成象发射。术语“图象”涉及将被复制的最终文件的平版印刷显示。术语“版”涉及任何类型的印刷组件或由显示出对油墨和/或贮墨器溶液的鉴别亲和力的区域所确定的能够记录图象的表面。用于激光成象的第二种方法包括转印材料的使用。参见,例如美国专利Nos.3945318;3962513;3964389;4245003 4395946;4588674和4711834。利用这些系统,激光器所发出的辐射可穿透的聚合纸涂有转印的材料。在工作期间,使该结构的转印侧与一接受器纸接触,透过可穿透层使转印材料被选择性的照射。一般地,转印材料表示出对成象激光辐射的高度吸收性,并消蚀—也就是,实质上爆裂进气团中并焦化为碎片—响应一激光脉冲。该作用可通过自氧(在该情形中,例如,硝化棉材料)被进一步加强,以确保转印材料从其载体的完全转移。残存消蚀的材料粘附到接受器纸上。或者,取代激光器激发,可通过直接接触完成热敏材料的转印(transfer)。例如,美国专利4846065公开了使用数控印刷头将亲脂材料转印到一图象载体上。为了形成印刷版,选择转印及接受器材料以表现对贮墨器溶液和/或油墨的不同亲和力,这样可穿透层连同未照射转印材料的转移留下一适当成象的完成的印刷版。转印材料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校对。图形技术的专业人员在制造最终分离的印刷版之前使用颜色校对纸(或简称“颜色校样(color proofs)”)来校正分离图象,以及在印刷过程中评定将获得的图象质量。在一般的印刷过程中,多色图象不能使用一个单独的印刷版来直接印刷。相反,首先将复合颜色图象分解为一组分支颜色元素,或“分离元”,每个元素作为一单独的印刷版的基底。组成多色图象的颜色按照专业人员挑选的特定“彩色模式”被分离。最普遍的彩色模式基于青、品红、黄、黑元素,并被称为“CMYK”彩色模式。如果正确执行分离,单独分离元的差组合形成原始的复合图象。颜色校对表示,并允许专业人员检查将被印刷出来的最终图象。可以通过根据最终图象中的颜色分配将相应于分离颜色之一的着色剂放射转印到一可穿透接受器纸上来产生颜色校对。相应于模式的各个颜色可以被加到单独的接受器纸上并随后成象,产生一单纸校对。或者,将相应于彩色之一的一组颜色校对在记录时相互重叠,由此显示最终图象。用机械的方法,基于激光的成象系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光器的输出经由透镜或其他波束制导元件被直接加到基底的表面,或使用光纤电缆从远端激光器发送到基底表面。一个控制器及其相关定位硬件保持所述光束输出一对用于基底表面的精确定位扫描表面输出,并在邻近选定的位置点或基底的区域启动激光器。控制器响应对应于被复制到基底上的原始文件或图片的输出图象信号来产生该原始文件或图片的精确反或正图象。图象信号被作为位图数据文件或其他合适的图象格式存储到数据存储设备上。可用光栅图象处理器(RIP)或其他合适的装置来生成这些文件。例如,光栅图象处理器能够接受以页描述语言形式的输入数据,该数据定义了被转印到基底上所需的全部特征,光栅图象处理器还能够接受作为页描述语言和一个或多个图象数据文件组合。构成位图以定义颜色色调以及屏幕频率和角度。成象装置可被配置为平板记录器或滚筒记录器,其基底装在滚筒的内部或外部圆柱形表面上。平版印刷中,外部滚筒设计更适合用于平版印刷机上,此时,印刷圆柱体自身构成记录器或绘图仪的滚筒元件。在滚筒型结构中,通过沿着滚筒的轴线旋转滚筒(其上固定有基底)并与旋转轴平行地移动光束来实现激光器光束与基底之间必需的相对运动,从而圆周地扫描基底以“生成”轴向图象。或者,光束能够平行于滚筒轴向移动,并且在穿越基底时,有角度地递增,从而圆周地“生成”基底上的图象。在上述两种情形中,在由光束进行的完全扫描后,对应于(正或反地)原始文件或图片的图象已被施加到基底的表面。可以使用多个成象设备同时产生图象点的几行线,使得成象速度相应增快。不考虑所使用的成象设备数,它们的操作必需精确控制,这样放电在适当的时间出现从而到达印刷表面上的预定点位置。在扫描基底上的所有侯选图象点期间,每个放电源都必须沿纵向以及横向(在滚筒成象时对应于圆周以及轴向)在所有点和基底结合,并且,在基于激光成象时,光束必需保持聚焦在基底上以获得最大能量转换效率。成象设备的总效率是一项重要的运作指标。运作瓶颈降低了成象设备的性能而导致,例如平版印刷版生产的下滑。在基于激光的成象系统中,所述瓶颈会消除在商业上的实际成象的速率的作用。通常瓶颈与如上所述作为位图文件存储在数据存储设备上的图象数据获取有关。在成象输出过程期间多样位图的强加(即组合)使该问题更为复杂。当成象装置使用激光成象设备的“梳状阵列”时也会遇到另一个瓶颈。在该结构中,多个激光成象设备交叉于基底的一个方向分布。这种分布可以是简单的线性阵列,其中,各个成象设备彼此等距离。或者,成组的成象设备可以群集为一个或多个“包”,其中一个包内成象设备之间的间距与相邻包内成象设备之间的间距不同。不考虑此结构,每个基于其自身的在阵列内的物理位置的成象设备用于在整个图象的不同部分成象。瓶颈的产生是由于所述成象设备同时工作以及各个成象设备所需的数据一般地来自位图文件内的不同位置。因此,在该文件上执行多大容量存储事务处理(即读和查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辑合成图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多个原始图象数据文件; 提供包含用于各个原始图象数据文件的至少一个缓冲存储器对的缓冲存储器结构; 从每个原始图象数据文件中识别至少一个有关段,该至少一个有关段是合成图象的一部分; 将相应于所述至少一个有关段的图象数据从各个原始图象数据文件中寄存到与原始图象数据文件相关的至少一个缓冲存储器对;以及 将所述至少一个有关段从所述相关的至少一个缓冲存储器对复制到合成图象缓冲器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E卡巴纳CF亨特PE厄莱特DT杰弗里
申请(专利权)人:压缩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