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善背光模块内部异音的定位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012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定位构件,应用于一背光模块的扩散板,该定位构件包括:一容置部,系对称地形成于扩散板的一第一对称中心线的方向上,容置部具有一第一对侧边分别位于该第一对称中心线的两侧;和一定位部,设置于容置部内,并与容置部的该第一对侧边形成一第一距离,且该第一距离与扩散板的机械公差相对应。当扩散板欲沿着与该第一对称中心线正交的一第二对称中心线的方向移动时,定位部系用以限制扩散板的移动。其中,容置部和定位部例如是一定位孔和一定位梢,或者是一定位槽和一定位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改善背光模块内部异音的定定位构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定位构件,可减少背光模块内的扩散板或其他薄层元件在摇晃时产生移动所发出的异音。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体积薄、重量轻、耗电量少以及无辐射污染等特性,于近年来系日渐广泛使用。其应用产品包括了小尺寸的携带式资讯产品如个人数字助理(PDA),一般尺寸的笔记型电脑或桌上型的液晶显示荧幕。大尺寸的应用产品如30时~40时的液晶电视等亦逐渐受到重视,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液晶显示荧幕(LCD)系由一显示单元(display unit)、一背光模块、一具有框架的壳体所组装而成。显示单元包括一显示面板(display panel),可处理数据信号的电路板和支撑用的薄膜封装(Tape Carrier Package,TCP)等。背光模块位于显示单元下方,用以提供均匀的光源给LCD的显示单元。光源的提供方式又可分为侧光式背光模块或直下式背光模块。一般而言,20时以下产品采用的光源方式主要是利用侧边的线光源(CCFL)或点光源(LED),再以导光板及扩散膜(增亮用的光学膜)等膜片提高光的均匀性及发光效率,所使用的灯管数约为2-8根。LCD TV对亮度及广视角特性要求较高,因此直下式将成为大型Monitor与TV的主流,虽然相对于侧光源,直下式所使用的灯管数量较多,但直下式的光线由正下方直接射入,其光源的平面化只需由扩散板(和膜)来完成即可,而不需要导光板的导引,就整体组装而言,直下式具有较少的组装零件。请参照图1,其绘示一种传统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直下式背光模块至少包括一壳体10、一反射板12、光源14、一扩散板16和多张扩散膜18。直下式的线光源(如U形灯管)14排列在壳体10内,利用扩散板16和扩散膜18将光线打散均匀后使的转变为平面光源。而设置在壳体10底面的反射板12,例如一铝板,则可将杂散光能反射至显像出光面,以提升整体光能效率。背光模块组装后再与显示单元(未显示)组合,即可完成液晶显示荧幕。在应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扩散板16和扩散膜18会有热涨冷缩和吸湿膨胀等效应,因此设计上必须在扩散板16(扩散膜18)和壳体10的框架11之间留有缝隙,使扩散板16膨胀后不至于弯曲变形而压迫到上方的显示单元,影响液晶显示荧幕的显示品质。关于热涨冷缩的热膨胀量公式如下ΔLt=L×ΔT×α1 (1)其中,ΔLt热膨胀量(Thermal Expansion)L长度ΔT温度变化量α1热膨胀系数关于吸湿膨胀量的公式如下ΔLm=L×α2 (2)其中,ΔLm吸湿膨胀量(Moisture Expansion)L长度α2吸湿膨胀系数以大小30时的扩散板为例,使用的材质为硬质的聚碳酸酯板(poly-carbonate panel,PC)。在长边方向上所需预留的缝隙g1经计算如下假设温度变化在室温25℃和温度70℃之间变化,扩散板长度L=664.8mm,PC材质的热膨胀系数约α1=6~8×10-5mm,PC材质的吸湿膨胀系数约α2=0.08%,PC材质的机械公差约1.0mm,因此热膨胀量ΔLt和吸湿膨胀量ΔLm分别为ΔLt=664.8×(70-25)×7×10-5≈2.09(mm)ΔLm=664.8×0.08%≈0.53(mm)在长边方向上每一端所需预留的缝隙值g1为g1=(2.09+0.53+1.0)/2≈1.81(mm)在宽边方向上每一端所需预留的缝隙值g2(未显示)亦可同理求得。由上述可知尺寸越大的显示荧幕,扩散板越大,而扩散板的长度和所需预留的缝隙值g成正比。然而,在传统的背光模块中,扩散板16和扩散膜18并不是固定在框架11上,仅是依序地堆叠,在显示单元和框架组合后即可将扩散板16和扩散膜18保持于荧幕内部。因此若显示荧幕稍有摇晃或移动,由于缝隙(g1,g2)的存在,扩散板16和扩散膜18会左右撞击框架11侧缘而发出异音,此种状况又以厚度较大的扩散板16发出的撞击声最为严重。对尺寸越大的显示荧幕来说,扩散板16的尺寸越大,为因应膨胀所预留的空隙越大,所制造出的异音问题也越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可降低背光模块异音的定位装置,不但兼顾扩散板的膨胀变化量,也有效降低甚至完全消除背光模块摇晃时所产生的异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定位构件,应用于一背光模块(Back LightUnit,BLU)的一扩散板,该定位构件包括一容置部,系对称地形成于扩散板的一第一对称中心线的方向上,容置部具有一第一对侧边分别位于该第一对称中心线的两侧;和一定位部,设置于容置部内,并与容置部的该第一对侧边形成一第一距离,且该第一距离与扩散板的机械公差相对应。当扩散板欲沿着与该第一对称中心线正交的一第二对称中心线的方向移动时,定位部系用以限制扩散板的移动。其中,容置部和定位部例如是一定位孔和一定位梢,或者是一定位槽和一定位片。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其绘示一种传统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2A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定位构件的扩散板示意图;图2B绘示图2A中定位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3A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具定位构件的扩散板示意图;图3B绘示图3A中Y方向上的定位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A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具定位构件的扩散板示意图;图4B绘示图4A中定位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5A绘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具定位构件的扩散板示意图;图5B绘示图5A中X方向上的定位构件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系提出一种定位构件,可应用于背光模块(Back Light Unit,BLU)的扩散板处,以限制扩散板的移动,减少因移动而撞击他物(如框架)所发出的异音。本专利技术的定位构件包括一容置部和一定位部。容置部系对称地形成于扩散板的一第一对称中心线的方向上,且容置部具有一第一对侧边分别位于第一对称中心线的两侧。定位部则位于容置部内,并与容置部的第一对侧边形成一第一距离,且该第一距离与扩散板的机械公差相对应。当扩散板欲沿着与第一对称中心线正交的一第二对称中心线的方向移动时,第一距离系用以限制扩散板的移动。以下系提出几个实施例做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然而,该些实施例并不会限缩本专利技术欲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并不限于实施例中所叙述的模式。第一实施例图2A绘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定位构件的扩散板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2B,其绘示图2A中定位构件的放大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中,系在扩散板20上形成一定位孔26,以作为定位构件的容置部(receiving portion);而以一定位梢(positioning pin)28作为定位构件的定位部(positioningportion)。如图2A、2B所示,扩散板20具有第一对称中心线(X方向)22和第二对称中心线(Y方向)24,且两条对称中心线相交于中心点O。定位孔26系对称地形成于第一对称中心线22的方向上,且定位孔26的第一对侧边261分别位于第一对称中心线22的两侧,第二对侧边262则与第一对称中心线22相交。定位梢28设置于定位孔26内,并与定位孔26的第一对侧边261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定位构件,应用于一背光模块的一扩散板,该定位构件包括:一容置部,系对称地形成于该扩散板的一第一对称中心线的方向上,该容置部具有一第一对侧边分别位于该第一对称中心线的两侧;和一定位部,设置于该容置部内,并与该容置部的该第一对 侧边形成一第一距离,且该第一距离与该扩散板的该机械公差相对应,其中,当该扩散板欲沿着与该第一对称中心线正交的一第二对称中心线的方向移动时,该定位部系用以限制该扩散板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优陈澄祥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