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849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底座,涉及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其设置在座椅本体的一侧,座椅本体远离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座椅本体实现升降的驱动组件和连杆组件,驱动组件设置在连杆组件的一侧,驱动组件驱动连杆组件转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主动齿轮、从动齿板和同步杆,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板相互啮合配合,同步杆卡接从动齿板,从动齿板联动连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组件和连杆组件的设置,当使用者需要调节座椅高度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依次带动主动齿轮、从动齿板和连杆组件移动,具有调节座椅本体高度,实现准确、稳定地调节座椅本体高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底座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底座。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内设置有座椅本体,便于使用者乘坐。现有的座椅本体,为了方便不同的使用者,通常能够调节座椅本体的高度,以便使用者在驾车或者乘车过程中更加舒适,但目前座椅本体的调节方式多为手动调节。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座椅本体调节高度为手动调节,容易出现调节不稳定,或者当使用者力气不足等时候不易调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底座,便于自动调节座椅本体的高度,以适应于不同的使用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升降底座,设置在座椅本体的一侧,所述座椅本体远离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座椅本体实现升降的驱动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杆组件转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主动齿轮、从动齿板和同步杆,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板相互啮合配合,所述同步杆卡接所述从动齿板,所述从动齿板联动所述连杆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调节座椅本体的高度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动齿板与主动齿轮啮合配合,则从动齿板随主动齿轮的转动二转动,从动齿板转动带动同步杆转动,进而带动连杆组件发生运动,实现座椅本体高度的调节,当使用者认为座椅本体的高度符合自己的需求时,停止启动驱动件的运动即可;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只需启动驱动件工作,便于使用者调节座椅本体的高度,且能够准确、稳定地调节座椅本体高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从动齿板沿其转动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沿所述导向槽滑移,所述导向件设置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和导向件的相互配合使得从动齿板在座椅本体调节高度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既定路线转动,从而更加稳定地调节座椅本体,提高使用者使用座椅本体的舒适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车辆内,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座椅本体靠近所述连杆组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转动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同步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之间,所述同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稳定的固定座椅本体的位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稳定地连接连杆组件和座椅本体,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实现改变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位置,从而使实现改变座椅本体的高度,以适应于使用者;同步杆使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能够同步运动,从而稳定地调节座椅本体高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同步杆内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卡接在所述同步杆内,所述扭簧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同步杆并卡接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座椅本体调节高度的过程中,扭簧卡接在同步杆内部的一端随同步杆转动,扭簧卡接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不易移动,从而承担部分连杆组件在调节座椅本体高度过程中的扭力,使得座椅本体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且当使用者调节座椅本体至自己需要的高度时,扭簧能够与驱动组件同时限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位置,保持稳定状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扭簧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呈钩状设置,所述扭簧钩部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钩状设置的扭簧更易卡接第二连接板,在同步杆转动的过程中,扭簧的钩部不易移动,从而能够承担部分扭力,使得座椅本体在调节高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同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杆便于稳定连杆组件的移动,从而实现座椅本体高度的稳定调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同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同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进一步稳定连杆组件的移动,实现座椅本体高度的稳定调节。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一连接板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三连杆、所述第四连杆、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行四边形结构便于发生形变从而改变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位置,达到调节座椅本体高度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驱动组件和连杆组件的设置,当使用者需要调节座椅高度时,只需启动驱动件工作,驱动件依次带动主动齿轮、从动齿板和连杆组件移动,从而调节座椅本体的高度,实现准确、稳定地调节座椅本体高度;2.进一步地,通过扭簧的设置,承担部分连杆组件在调节座椅本体高度过程中的扭力,使得座椅本体在调节过程中保持稳定,或者与驱动组件同时限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的位置,保持稳定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升降底座位于较高位置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为显示从动齿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为显示主动齿轮与从动齿板连接关系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升降底座位于较低位置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座椅本体;2、驱动组件;201、驱动件;202、主动齿轮;203、从动齿板;2031、导向槽;2032、导向件;204、同步杆;2041、扭簧;2042、卡接凹条;3、连杆组件;301、第一固定件;302、第二固定件;303、第一连接板;304、第二连接板;305、第一连杆;306、第二连杆;307、第三连杆;308、第四连杆;309、第一转动杆;310、第二转动杆;311、第三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升降底座,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一侧,座椅本体1远离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座椅本体1实现升降的驱动组件2和连杆组件3,驱动组件2设置在连杆组件3的一侧,驱动组件2驱动连杆组件3转动。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底座,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远离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座椅本体(1)实现升降的驱动组件(2)和连杆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2)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3)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2)驱动所述连杆组件(3)转动,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件(201)、主动齿轮(202)、从动齿板(203)和同步杆(204),所述驱动件(201)驱动所述主动齿轮(202)转动,所述主动齿轮(202)与所述从动齿板(203)相互啮合配合,所述同步杆(204)卡接所述从动齿板(203),所述从动齿板(203)联动所述连杆组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底座,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远离使用者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座椅本体(1)实现升降的驱动组件(2)和连杆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2)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3)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2)驱动所述连杆组件(3)转动,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件(201)、主动齿轮(202)、从动齿板(203)和同步杆(204),所述驱动件(201)驱动所述主动齿轮(202)转动,所述主动齿轮(202)与所述从动齿板(203)相互啮合配合,所述同步杆(204)卡接所述从动齿板(203),所述从动齿板(203)联动所述连杆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板(203)沿其转动方向开设有导向槽(2031),所述导向槽(2031)内设置有导向件(2032),所述导向件(2032)沿所述导向槽(2031)滑移,所述导向件(2032)设置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杆组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件(301)、第二固定件(302)、第一连接板(303)和第二连接板(304),所述第一固定件(30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02)固定在车辆内,所述第一连接板(30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04)分别固定在所述座椅本体(1)靠近所述连杆组件(3)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板(303)和所述第一固定件(301)之间转动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305)和第二连杆(306),所述第二连接板(304)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0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307)和第四连杆(308),所述同步杆(204)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305)和所述第三连杆(307)之间,所述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浦江沿浦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