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靖专利>正文

一种公交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16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交车座椅,属于公交车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支撑柱和椅体,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安装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的顶端与椅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包括活动连接的立柱一和立柱二,椅体包括椅面和椅背,椅背的右侧面有支撑部支撑展开或折叠的放置板;通过设置立柱一和立柱二组成支撑柱,利用插销穿过立柱二插入到插块上不同位置处的调节孔内,能够对插块伸出插槽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对支撑柱顶端椅体的安装高度位置进行有效调节,满足个子较矮的小学生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乘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广,通过设置支撑部和定位部对放置板进行支撑限位,放置板能够通过销轴配合固定板转动展开和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车座椅
本技术属于公交车
,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座椅。
技术介绍
市化和机动化的发展,使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断增加,对公共交通的需求相应快速增长,要求公共交通企业投入更多的客车,又称为公共汽车、公汽或巴士,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简称,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线,有或者无固定班次时刻,承载旅客出行的机动车辆,一般外形为方型,有窗,设置座位,对社会影响巨大,对城市发展起着最基本的推动作用,公车使市民体验到彼此间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缩短城市和邻近村镇间的距离、往来频繁。现有的公交车座位在使用时安装高度是统一的,不能够根据运行时乘客为个子较矮的小学生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对座位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且座椅上缺乏对乘客坐在座位上时手中物品的放置结构,功能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座椅,通过设置可调节的立柱一和立柱二来组成支撑柱,并通过设置支撑部和定位部来支撑限位放置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公交车座位在使用时安装高度是统一的,不能够根据运行时乘客为个子较矮的小学生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对座位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且座椅上缺乏对乘客坐在座位上时手中物品的放置结构,功能不完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交车座椅,包括安装座、支撑柱和椅体,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安装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椅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包括活动连接的立柱一和立柱二,所述椅体包括椅面和椅背,所述椅背的右侧面有支撑部支撑的放置板。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立柱一和立柱二组成支撑柱,利用插销穿过立柱二插入到插块上不同位置处的调节孔内,从而能够对插块伸出插槽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对支撑柱顶端椅体的安装高度位置进行有效调节,满足个子较矮的小学生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乘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广,通过设置支撑部和定位部对放置板进行支撑限位,放置板能够通过销轴配合固定板转动展开和折叠,在展开时乘客可以将物品放在放置板上,且可以进行折叠避免其占用空间,且利用定位板配合转轴转动对放置板进行挤压限位,避免其松动,同时利用扶手以及挂钩的设置能够便于乘客双手扶住避免晃动以及挂上雨伞或袋子,方便使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柱一的顶端与椅面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二的底端与安装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一的下表面固定有插块,所述插块滑动安装在插槽的内侧壁,所述插槽开设在立柱二的上表面,所述立柱一和立柱二通过插销活动链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立柱一和立柱二组成支撑柱,同时利用立柱一上的插块插入到立柱二上的插槽内并配合插销进行活动连接,从而能够对支撑柱的整体长度进行调节,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椅体的安装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插销的一端穿过立柱二延伸至调节孔的内壁,所述调节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调节孔开设在插块的一侧面。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插销穿过立柱二并插入到不同位置处的调节孔内,进而可以对立柱一和立柱二组合后的高度位置调节后进行固定,且调节固定操作方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板和限位板,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板分别安装在放置板前后两侧的椅背上,且两个固定板之间通过销轴与放置板铰接,所述限位板位于放置板的下方,所述限位板安装在椅背的右侧面,所述椅背上安装有用于锁定或解锁放置板的定位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安装有固定板和放置板配合销轴铰接,从而使得放置板能够绕销轴所在轴线进行转动打开和折叠,从而便于乘客使用,在需要放置时打开放置板,不使用时折叠放置板,操作方便,且避免放置板直接固定安装占用过多空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部包括转轴和定位板,所述转轴与椅背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表面,所述定位板和放置板相对的一侧面相贴合。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转轴和定位板的设置使得定位板能够通过转轴进行转动,进而能够在放置板折叠后利用定位板对其进行挤压限制,避免其发生松动打开的现象。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放置板靠近椅背的一侧面开设有限位槽。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安装有限位槽,使得放置板展开以后乘客将物品放在放置板上能够利用限位槽进行限位,避免物品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掉落的现象。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椅面的上表面通过固定扣安装有海绵软垫。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椅面上设置有固定扣安装的海绵软垫,进而能够在乘客坐在椅面上时利用海绵软垫给乘客一种舒适的感觉。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椅背的正面和背面均安装有扶手和挂钩。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安装有扶手,在乘客乘坐时能够将双手扶在扶手上,避免公交车急行急停时乘客由于动力而脱离座椅现象,挂钩的设置能够挂上雨伞或者袋子,便于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公交车座椅通过设置立柱一和立柱二组成支撑柱,利用插销穿过立柱二插入到插块上不同位置处的调节孔内,从而能够对插块伸出插槽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对支撑柱顶端椅体的安装高度位置进行有效调节,满足个子较矮的小学生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乘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广;该公交车座椅通过设置支撑部和定位部对放置板进行支撑限位,放置板能够通过销轴配合固定板转动展开和折叠,在展开时乘客可以将物品放在放置板上,且可以进行折叠避免其占用空间,且利用定位板配合转轴转动对放置板进行挤压限位,避免其松动,同时利用扶手以及挂钩的设置能够便于乘客双手扶住避免晃动以及挂上雨伞或袋子,方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放置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柱左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2、支撑柱;201、立柱一;202、调节孔;203、插块;204、插销;205、立柱二;206、插槽;3、椅体;4、支撑部;401、固定板;402、限位板;5、定位部;501、转轴;502、定位板;6、扶手;7、挂钩;8、海绵软垫;9、固定扣;10、放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技术的构思前提下对本技术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均以图1为基准,如图1中海绵软垫8安装在椅面的上表面。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公交车座椅,包括安装座1、支撑柱2和椅体3,支撑柱2的底端与安装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2的顶端与椅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2包括活动连接的立柱一201和立柱二205,立柱一201的顶端与椅面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立柱二205的底端与安装座1之间固定连接,立柱一201的下表面固定有插块203,插块203滑动安装在插槽206的内侧壁,插槽206开设在立柱二205的上表面,立柱一201和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交车座椅,包括安装座(1)、支撑柱(2)和椅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与安装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与椅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包括活动连接的立柱一(201)和立柱二(205),所述椅体(3)包括椅面和椅背,所述椅背的右侧面安装有支撑部(4)支撑的放置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车座椅,包括安装座(1)、支撑柱(2)和椅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底端与安装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顶端与椅体(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包括活动连接的立柱一(201)和立柱二(205),所述椅体(3)包括椅面和椅背,所述椅背的右侧面安装有支撑部(4)支撑的放置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一(201)的顶端与椅面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二(205)的底端与安装座(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一(201)的下表面固定有插块(203),所述插块(203)滑动安装在插槽(206)的内侧壁,所述插槽(206)开设在立柱二(205)的上表面,所述立柱一(201)和立柱二(205)通过插销(204)活动链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交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204)的一端穿过立柱二(205)延伸至调节孔(202)的内壁,所述调节孔(202)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调节孔(202)开设在插块(203)的一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靖
申请(专利权)人:冯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