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16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用于与操作手指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向受力方向凹陷形成与操作手指弧度贴合的内凹面。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座椅高度调节手柄,提高了操作舒适性,降低了操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手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手柄。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汽车产品越来越成熟,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操作品质,舒适性等细节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高度调节手柄与座椅,调节座椅高度时需沿调节方向扳动高度调节手柄,但因高度调节手柄模具成型需有必要拔模斜度,造成高度调节手柄与操作手指的接触位置为一个大斜面且操作时高度调节手柄与操作手指不能完全接触,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调节,在某些极端工况下,例如客户手上有汗或者有油,操作手指会打滑,给客户造成操作不舒适且困难的不良主观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提高操作舒适性,降低操作力的座椅高度调节手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手柄,包括手柄本体,所述手柄本体包括用于与操作手指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向受力方向凹陷形成与操作手指弧度贴合的内凹面。进一步,所述接触面外侧的棱边向下凸起以形成防滑结构。进一步,所述内凹面为弧形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座椅高度调节手柄,通过设置内凹面且,提高操作舒适性,降低操作力;通过设置防滑结构,防止客户操作手指打滑;模具简单,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不需要更改传统高度调节手柄模具主体结构,仅需增加包含内凹面的滑块,使得模具更改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座椅高度调节手柄与座椅总成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座椅高度调节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座椅高度调节手柄B-B处的剖面图。图中:1-手柄本体,111-接触面,112-棱边;2-操作手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详细说明本技术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手柄,包括手柄本体1,所述手柄本体1包括用于与操作手指2接触的接触面111,所述接触面111向受力方向凹陷形成与操作手指弧度贴合的内凹面。该内凹面能够与操作手指弧度贴合,操纵时舒适性高,在实际操作时,内凹面使整个操作手指与高度调节手柄都完全接触,共同受力,可以有效较少操作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面111外侧的棱边112向下凸起以形成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可防止客户操作手指打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凹面为弧形面。本技术的座椅高度调节手柄,通过设置内凹面且,提高操作舒适性,降低操作力,更省力;通过设置防滑结构,防止客户操作手指打滑;模具简单,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不需要更改传统高度调节手柄模具主体结构,仅需增加包含内凹面的滑块,使得模具更改简单。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体(1),所述手柄本体(1)包括用于与操作手指(2)接触的接触面(111),所述接触面(111)向受力方向凹陷形成与操作手指弧度贴合的内凹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高度调节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体(1),所述手柄本体(1)包括用于与操作手指(2)接触的接触面(111),所述接触面(111)向受力方向凹陷形成与操作手指弧度贴合的内凹面。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高王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