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制造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相位差薄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292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当在满足下述式(1)条件的温度T(单位:℃)下对聚合物薄膜进行热处理时,可以容易地调整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延迟的表现性,式中,Tc表示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的结晶化温度(单位:℃)、Tm↓[0]表示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的熔点(单位:℃)。式(1):Tc≤T<Tm↓[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能够控 制延迟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而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通过该制造 方法制造的透明聚合物薄膜及利用了该透明聚合物薄膜的相位差薄膜、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卤化银照片感光材料、相位差薄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中一 直使用以纤维素酯、聚酯、聚碳酸酯、环烯烃聚合物、乙烯基聚合物和 聚酰亚胺等为代表的聚合物薄膜。由这些聚合物可以制造平面性及均一 性方面更为优异的薄膜,H此作为光学用途的薄膜被广泛地采用。例如,具有适当透湿度的纤维素酯薄膜可以与由最一般的聚乙烯醇(PVA) / 碘所形成的偏振膜在线地直接粘合。因此,酰化纤维素、特别是醋酸纤 维素作为偏振片的保护膜被广泛采用。另一方面,透明聚合物薄膜在用于相位差薄膜、相位差薄膜的支撑 体、偏振片的保护膜和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光学用途中时,其光学各向 异性的控制在决定显示装置的性能(例如视觉辨认性)方面成为非常重 要的要素。随着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广视野角化要求,需要延迟的补 偿性提高,并要求适当地控制配置在偏振膜和液晶单元之间的相位差薄 膜的面内方向的延迟值(Re;以下有时仅称为"Re")和膜厚方向的延迟 值(Rth;以下有时仅称为"Rth")。特别是,由于制造满足IRthl/Re〈0.5 的透明聚合物薄膜并非易事,因此要求开发简单地进行制造的方法。另一方面,作为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公开了下述连续制造的方 法在聚合物薄膜上粘接热收縮性薄膜并进行加热拉伸处理,之后剥离热收缩性薄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根据这些文献的实 施例可知,通过该方法制造的聚碳酸酯薄膜等满足IRthl/Re〈0.5的条件。 但是,该方法存在着不仅消耗大量的热收縮性薄膜,而且在所得薄膜的 品质方面有所偏差的问题。该问题在纤维素酯之类的弹性模量高的聚合 物中尤为显著。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5791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310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这样, 一直以来都没有可以通过简单方法将Re和Rth调整至所需 范围内的实用的方法。考虑到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等的目的 在于提供通过比较容易的操作即可调整延迟的表现性的透明聚合物薄 膜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即使在通常的干燥工序 中也不进行的在Tc以上但小于Tm。的高温下对聚合物薄膜进行热处理, 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SP,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以下的本 专利技术。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在满足下述 式(1)条件的温度T (单位°C)下对聚合物薄膜进行热处理的工序。 式(1): Tc《T<Tm0上述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热处理同时地进行拉伸。上述或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送的同时进行所述热处理。上述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送的同时进行所述热处理,且在该传送的方向上进行拉伸。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热处理后,在小于Tc的温度下进行拉伸。上述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传 送的同时进行所述热处理,并在所述热处理后,在小于Tc的温度下、 在与所述热处理时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拉伸。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热处理前,对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进行拉伸。上述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 所述热处理前的拉伸相同的方向上进行拉伸的同时进行所述热处理。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热处理时,使聚合物薄膜收縮5~80%。上述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在传送的同时加以制作,并在与该传送方向垂 直的方向上进行所述热处理时的收縮。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热处理后,以100 1,000,00(TC/分钟的速度冷却薄膜。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酰化纤维素。上述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酰化纤维素满足下述式.(3)。式(3): 2.70<SA+SB《3.00上述或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酰化纤维素满足下述式(4)。式(4): 0<SB《3.0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在传送的同时加以制作,并在残留 溶剂量为5~1000%的状态下沿该传送方向拉伸0.1%以上但小于15%。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在传送的同时加以制作,并在残留 溶剂量为5~1000%的状态下沿该传送方向拉伸15~300%。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的80pm换算的透湿度为100g/ (n^天)以上。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含有使该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的 Rth提高的添加组合物。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 征在于,制造满足下述式(2)的透明聚合物薄膜。式(2): |Rth|/Re<0.5调整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延迟的表现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满足下述式(1)条件的温度T (单位°C)下对透明聚合物薄膜进行 热处理。式(1): Tc《T<Tm0满足下述式(2)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在满足下述式(1)条件的温度T (单位°C)下对透明聚合物薄膜进行热处理的工序。式(1): Tc《T<Tm0[式中,TC表示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的结晶化温度(单位°C)、Tmo表示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的熔点(单位°C)。] 式(2): |Rth|/Re<0.5通过上述 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透明聚合物薄膜。上述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其中,所述聚合物为酰化纤 维素。相位差薄膜,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至少一张的上述或 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偏振片,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至少一张的上述或所述 的透明聚合物薄膜。上述所述的偏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聚合物薄膜与 偏振膜直接粘合。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至少1张的上述或 所述的透明聚合物薄膜、上述所述的相位差薄膜、或者上述或 所述的偏振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通过热处理这种比较简单的操作,即可调 整透明薄膜的延迟的表现性。例如,也可容易地制造一直以来难以实现 的IRthl/Re〈0.5等延迟区域的透明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及通过该方 法制造的透明聚合物薄膜。以下所述构成要件的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代表 性实施方式而完成,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另外,本说明书 中使用" "表示的数值范围表示以" "前后记载的数值为下限值和上限 值而包括在内的范围。《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首先,说明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聚 合物。作为成为本专利技术的透明聚合物薄膜的构成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透明聚合物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在满足下述式(1)条件的温度T(单位:℃)下对聚合物薄膜进行热处理的工序, 式(1):Tc≤T<Tm↓[0] 式中,Tc表示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的结晶化温度(单位:℃),Tm↓[0]表示热处理前的聚合物薄膜的熔点(单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田泰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