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60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差速器,该差速器内置在桥壳内,所述桥壳内设置有驱动该差速器转动的输入轴,该差速器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桥壳内的大半壳和小半壳,所述大半壳与所述小半壳通过十字轴传动,所述大半壳与所述小半壳内分别设置有一半轴齿轮;所述十字轴的中心设置有防滑加力单元,所述防滑加力单元的两端分别抵紧在两个半轴齿轮上,且两个所述半轴齿轮通过所述防滑加力单元分别抵紧在所述大半壳与所述小半壳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工况较差的路面,提高车辆的防滑效果,使得该差速器始终存在防滑,使得车轮在差速时能够迅速的实现防滑而同步转动,从而降低车辆行驶中的车轮的打滑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差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防滑差速器。
技术介绍
差速器的应用在车桥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并且差速器的种类也非常多,例如摩擦式自锁差速器,其与普通差速器的区别在于在半轴齿轮与半壳之间设置了摩擦片,当无差速时,摩擦片不产生摩擦;当产生差速时,受到半轴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其会压缩摩擦片,进而使得两个半轴齿轮实现锁死,进而起到防滑的作用,且摩擦作用越大,两个半轴的转矩差越大,进而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例如在其中一个轮毂陷在泥里时,能够使得该轮毂快速脱离;虽然这种结构能够启动防滑的作用,但是其防滑效果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差速的前期其防滑不够,效果不足,特别是针对一些在井下工作的特种车辆作业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滑差速器,针对工况较差的路面,提高车辆的防滑效果,使得该差速器始终存在防滑,使得车轮在差速时能够迅速的实现防滑而同步转动,从而降低车辆行驶中的车轮的打滑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差速器,该差速器内置在桥壳内,所述桥壳内设置有驱动该差速器转动的输入轴,该差速器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桥壳内的大半壳和小半壳,所述大半壳与所述小半壳通过十字轴传动,所述大半壳与所述小半壳内分别设置有一半轴齿轮,所述十字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半轴齿轮相啮合的行星齿轮,所述大半壳的外缘上固定有与所述输出轴相啮合的被动螺旋齿轮;位于所述大半壳内的所述半轴齿轮与所述大半壳之间、位于所述小半壳内的所述半轴齿轮与所述小半壳之间均设置有摩擦片总成;其特征在于:/n所述十字轴的中心设置有防滑加力单元,所述防滑加力单元的两端分别抵紧在两个半轴齿轮上,且两个所述半轴齿轮通过所述防滑加力单元分别抵紧在所述大半壳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差速器,该差速器内置在桥壳内,所述桥壳内设置有驱动该差速器转动的输入轴,该差速器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桥壳内的大半壳和小半壳,所述大半壳与所述小半壳通过十字轴传动,所述大半壳与所述小半壳内分别设置有一半轴齿轮,所述十字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半轴齿轮相啮合的行星齿轮,所述大半壳的外缘上固定有与所述输出轴相啮合的被动螺旋齿轮;位于所述大半壳内的所述半轴齿轮与所述大半壳之间、位于所述小半壳内的所述半轴齿轮与所述小半壳之间均设置有摩擦片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十字轴的中心设置有防滑加力单元,所述防滑加力单元的两端分别抵紧在两个半轴齿轮上,且两个所述半轴齿轮通过所述防滑加力单元分别抵紧在所述大半壳与所述小半壳上;
其中,所述防滑加力单元包括位于中部的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负荷弹簧,两个所述负荷弹簧远离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的端部分别抵紧在两个所述半轴齿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弹簧远离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的端部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销轴固定在对应的所述半轴齿轮上;
所述推力圆柱滚子轴承、所述负荷弹簧以及所述挡板的中心贯穿有平衡轴,且所述平衡轴具有轴向位移的自由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轴的两端安装有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跃宇陈志宏范继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华晨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