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特别是在差速器箱上具有窗口结构的差速器。
技术介绍
这样的差速器如日本特开2007-1004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为人所知。设置于上述公报所公开的差速器箱的窗口被形成为能够将侧齿轮及小齿轮通过窗口装配在差速器箱内的形状。但是,为了在将差速器的外形抑制为规定尺寸的同时使差速器箱应对来自齿圈的更大的传递扭矩,需要使侧齿轮和小齿轮的直径更大,并需要将容纳这些齿轮的差速器箱的内部空间通过机械加工(例如车削加工)形成得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允许加工工具通过窗口,还需要将在差速器箱的凸缘部设置的加工用躲避槽也形成得较大,但是,该躲避槽越大,差速器箱的重量平衡越会被破坏,从而存在差速器容易产生旋转振动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内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造解决现有的问题的差速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特征在于,具有:差速器箱,该差速器箱具有主体部和凸缘部,该主体部的内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进行机械加工,并且该主体部为中空,能够以第一轴线为中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n差速器箱(8),该差速器箱(8)具有主体部(8c)和凸缘部(8f),该主体部(8c)的内面(8ci)的至少一部分被进行机械加工,并且该主体部(8c)为中空,能够以第一轴线(X1)为中心进行旋转,该凸缘部(8f)一体地突出设置于该主体部(8c)的外周;/n差速机构(20),其被收纳于所述主体部(8c)内;/n窗口(H),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8c);以及/n齿圈(R),其与连接于动力源的驱动齿轮(31)啮合,并与所述凸缘部(8f)结合以将来自该驱动齿轮(31)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箱(8);/n所述差速机构(20)具有:一对侧齿轮(23),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7 JP 2019-0419491.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差速器箱(8),该差速器箱(8)具有主体部(8c)和凸缘部(8f),该主体部(8c)的内面(8ci)的至少一部分被进行机械加工,并且该主体部(8c)为中空,能够以第一轴线(X1)为中心进行旋转,该凸缘部(8f)一体地突出设置于该主体部(8c)的外周;
差速机构(20),其被收纳于所述主体部(8c)内;
窗口(H),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8c);以及
齿圈(R),其与连接于动力源的驱动齿轮(31)啮合,并与所述凸缘部(8f)结合以将来自该驱动齿轮(31)的动力传递至所述差速器箱(8);
所述差速机构(20)具有:一对侧齿轮(23),该一对侧齿轮(23)以所述第一轴线(X1)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所述主体部(8c);以及小齿轮(22),其以与所述第一轴线(X1)正交的第二轴线(X2)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所述主体部(8c),并与所述一对侧齿轮(23)啮合;
所述窗口(H)被形成为能够将所述侧齿轮(23)和所述小齿轮(22)通过所述窗口(H)而装配于所述主体部(8c)内的形状,
在所述凸缘部(8f)的面对所述窗口(H)一侧的一个侧面(8fs)上,形成有第一凹部(81)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部(82、82′),该第一凹部(81)沿所述凸缘部(8f)的径向延伸且能够在对所述内面(8ci)进行机械加工时避免妨碍到加工工具(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口亚久人,相根祥吾,
申请(专利权)人: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