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及光缆用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80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SZ反转部和SZ平动部都不易发生衬套躺倒、传输特性优良且易取出光纤的光缆及光缆用衬套。光缆包括具有光纤收容部的衬套和绞附该衬套的圆柱部件;以使衬套的底面与圆柱部件相接的状态呈SZ扭转地集合衬套;衬套的深度方向的弯曲刚度比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小;如果设衬套的底面与圆柱部件相接时的、SZ反转部的应变能为U↓[1],而衬套的侧面与圆柱部件相接时的、SZ反转部的应变能为U↓[2],则满足U↓[1]-U↓[2]≤0.2(mJ/mm)。(*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敷设于地下、地上、空中或海底的光缆和将光纤装入光缆时使用的衬套。以前,作为该领域的技术,已知的有日本专利特开昭55-45087号公报中揭示的技术。该公报中记载的光缆具有塑料制成的衬套和作为芯部件而起作用的抗张力构件,其中,该衬套具有收容光纤芯线、管状芯线、带状芯线等(以下将这些总称为“光纤”)的收容部。收容光纤的各衬套以使其底面和芯部件接触的状态被集合在芯部件的周围。各衬套具有底壁和自底壁的两端直立的一对侧壁。即,衬套具有大致呈U形的截面形状。另外,衬套被挤压成一根笔直的长形构件。衬套的底壁及侧壁的壁厚优选0.5mm以上。另外,日本专利特开平4-182611号中记载了使收容光纤的截面大致呈U形的衬套沿着芯部件的外周面弯曲、并使其呈SZ扭转地集合在芯部件周围的光缆。这种情况下,如附图说明图18所示,为了形成光纤收容部102朝外的状态,衬套100以其底面与芯部件110相接的状态被集合在芯部件110的周围。因此,在衬套100形成的SZ轨迹上,在自S扭转向Z扭转、或自Z扭转向S扭转反转的位置Re(以下称作“SZ反转部”,参照图19)处,如图20所示地需要使衬套100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包括具有收容光纤的光纤收容部的衬套和绞附所述衬套的芯部件,并具有把收容有所述光纤的所述衬套呈SZ扭转地集合在所述芯部件周围的SZ扭转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具有所述光纤收容部深度方向的弯曲刚度比所述光纤收容部宽度方向的弯曲刚度小的特性,并且,对于所述SZ扭转区域内的SZ反转部处的所述衬套的应变能,设所述衬套的底面与所述芯部件相接时的应变能为U↓[1]、而所述衬套的侧面与所述芯部件相接时的应变能为U↓[2]的时候,满足ΔU=U↓[1]-U↓[2]≤0.2(mJ/mm)。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弘树末次义行岩田秀行渡边和宪西川量石井德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宇部日东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