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材料与结构中的光纤智能夹层及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33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材料与结构中的光纤智能夹层及制作工艺属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其光纤智能夹层由基体材料(1),固化胶(2)和光纤传感器或传感器阵列(3)构成;其制作工艺是将基体材料(1)平铺于平板上,再将固化胶(2)对齐粘贴于基体材料(1)上;所需埋入的光纤传感器(3)理顺后,再将基体材料(1)平铺于光纤传感器(3)上;用调温电熨斗轻轻熨平,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在固化压力3MPa,热压温度180℃条件下热压2h;水冷至常温后取出。应用本光纤智能夹层可探索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机理与现象,研究复合材料结构的宏观力学性能与损伤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结构损伤主动、在线和实时监测,为智能材料与结构的损伤自诊断提供方便,且灵敏度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自诊断功能的光纤智能夹层,可以用于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健康监测。
技术介绍
智能材料与结构的研究于80年代中期起源于航空航天领域,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意味着工程结构功能的增强、结构使用效率的提高、结构形式的优化及结构维护成本的降低。其概念一经出现,就引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极大重视,纷纷将其列为优先发展领域。智能材料与结构在航空航天、舰船武器等军事领域和机械结构、土木工程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得到初步应用。由于复合材料与结构在诸如航空航天器及桥梁、建筑等各种军、民用结构中应用的日益广泛,航空航天器对速度和操纵性能日益增高的要求以及飞行任务复杂程度的逐渐上升,对桥梁、建筑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等因素,使得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健康监测技术愈来愈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及重要性。在航空航天器中,由于结构在服役中所受到的复杂载荷,造成了结构损伤和失效模式的复杂多样性,预报与判别的难度加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结合光纤传感器所具有的独特优点,光纤自诊断系统用于结构的健康监测已成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USAF的资助下,美国针对F-18、F-22、JSF和X-33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材料与结构中的光纤智能夹层,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面粘贴有固化胶(2)的两层基体材料(1)之间埋入光纤传感器或传感器阵列(3)构成含有光纤传感器网络的模块化层状铺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大开李东升潘晓文卢吉云卢坤余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