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17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包括后纵梁延伸段、后纵梁本体、横梁、减震弹簧座以及三角形斜撑板,在后纵梁延伸段与后纵梁本体的焊接部位设置加强板一,在后纵梁延伸段的内表面上设置加强板二,在后纵梁本体与横梁的焊接部位设置加强板三,后纵梁本体与横梁的侧壁分别与三角形斜撑板的两边缘部位焊接;在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三上覆盖加强件,加强件的各个边缘形成有翻边,翻边上设置有通孔;在后纵梁本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支撑件,支撑件的两侧壁间内设置两个支撑架,在两个侧壁上设置若干个焊接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较传统的汽车后纵梁,制造工艺更简单,通过设置三角形斜撑板、加强件和支撑件增强了后纵梁的承压性与抗变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及其加工方法,属于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的车辆。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汽车配件包括发动机配件、行走系配件、汽车内饰配件等,现有汽车配件中汽车后纵梁总成的结构坚固度、建造工艺和功能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包括采用分段式建造降低建造难度,在横梁与后纵梁本体之间设置三角形斜撑板、在焊接处增加加强件、采用低碳合金作为铸造材质的方式提高后纵梁整体承压抗变形的能力,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包括后纵梁延伸段、后纵梁本体、横梁、减震弹簧座以及三角形斜撑板,所述后纵梁延伸段、后纵梁本体和横梁的底部与两侧边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后纵梁延伸段的后端与后纵梁本体前端相焊接,在后纵梁延伸段与后纵梁本体的焊接部位设置加强板一,所述后纵梁延伸段的内表面上设置加强板二,所述后纵梁本体与横梁之间水平焊接,在后纵梁本体与横梁的焊接部位设置加强板三,所述后纵梁本体与横梁的侧壁分别与三角形斜撑板的两边缘部位焊接;在所述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三上覆盖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中间形成有内凹的空腔,在所述加强件的各个边缘形成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通孔;在后纵梁本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壁间内设置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壁与后纵梁本体的两个侧壁之间间隙贴合,在所述两个侧壁上设置若干个焊接孔;将所述后纵梁本体的侧边与减震弹簧座上的焊接板相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加强板二上设置网状或条形状加强筋;网状或条形状加强筋进一步增强了加强板二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高了后纵梁延伸段的承重能力与抗压能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后纵梁延伸段的前端设置有带通孔的连接翻边;带通孔的连接翻边便于后纵梁延伸段的前端与汽车其他部位的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减震弹簧座包括带焊接孔的焊接板和弹簧座,所述焊接板焊接在弹簧座上部;减震弹簧座与弹簧相连接作为车体的减震器能缓解整个后纵梁受到的压力,减少磨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加强件上开设有焊接夹具定位孔;在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三上焊接加强件时候,通过焊接夹具夹住加强件上的焊接夹具定位孔有利于保证焊接位置的准确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强件中间形成有内凹的空腔尺寸,空腔尺寸大于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三的宽度;加强件的空腔尺寸大于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三的宽度确保了加强件能覆盖住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三,进一步加强了焊接处的牢固性,提高了后纵梁总体的抗压能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三角形斜撑板上设置有多个减重通孔;设置多个减重通孔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汽车的重量。一种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切割出用于制作后纵梁延伸段、后纵梁本体和横梁的低碳合金钢板,将切割好的低碳合金钢板进行抛丸操作;步骤二:采用先冲孔后成型的工艺,使用龙门支架或电磁吸盘等上料装置将用于制作后纵梁延伸段、后纵梁本体和横梁的低碳合金钢板依次送到数控平板冲孔机的工位进行冲孔操作;步骤三:数控平板冲孔机按照设定好的程序进行定位、换钻头、冲孔的工作;步骤四:下料装置将冲孔完成后的低碳合金钢板取下,再用砂轮打磨机对冲孔进行精加工打磨;步骤五:精加工打磨完成后对低碳合金钢板表面喷涂冲压润滑剂,用大吨位压力机冲压成型,成型后的后纵梁延伸段、后纵梁本体和横梁的断面为槽型;步骤六:在后纵梁延伸段的后端端面处、后纵梁本体的前端端面、后纵梁本体的后端右侧端面以及横梁的前端端面处均涂抹点焊胶粘剂,将后纵梁延伸段后端与后纵梁本体前端、后纵梁本体后端右侧与横梁前端进行初步粘接,拼接成后纵梁总成,再对胶合处进行焊接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步骤一中切割低碳合金钢板的切割设备选用等离子切割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步骤六完成后对后纵梁总成的表面进行抛光和喷涂防腐蚀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横梁与后纵梁本体之间设置三角形斜撑板来扩大横梁与后纵梁本体之间的搭接面积,提高了连接部的结构刚度,在后纵梁延伸段和后纵梁本体之间的焊接处以及后纵梁本体和横梁之间的焊接处设置加强板和加强件,极大提高了后纵梁整体的抗压能力,使汽车在行驶时更安全;将后纵梁整体分为后纵梁延伸段、后纵梁本体、横梁进行分段建造,避免了一体式成型容易产生拉裂和成型性较差的缺陷,分段式的建造降低了工艺难度;采用低碳合金作为后纵梁延伸段、后纵梁本体和横梁的制作材料,低碳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韧性,适合作为高抗压的纵梁材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不设置加强件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减震弹簧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后纵梁延伸段,2、后纵梁本体,3、横梁,4、减震弹簧座,41、焊接板,42、弹簧座,5、三角形斜撑板,51、减重通孔,6、加强板一,7、加强板二,8、加强板三,9、加强件,91、翻边,92、通孔,93、焊接夹具定位孔,10、支撑件,101、支撑架,102、侧壁,103、焊接孔,11、连接翻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具体的介绍。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包括后纵梁延伸段1、后纵梁本体2、横梁3、减震弹簧座4以及三角形斜撑板5,后纵梁延伸段1、后纵梁本体2和横梁3的底部与两侧边形成凹槽结构,后纵梁延伸段1的后端与后纵梁本体2前端相焊接,在后纵梁延伸段1与后纵梁本体2的焊接部位设置加强板一6,后纵梁延伸段1的内表面上设置加强板二7,后纵梁本体2与横梁3之间水平焊接,在后纵梁本体2与横梁3的焊接部位设置加强板三8,后纵梁本体2与横梁3的侧壁分别与三角形斜撑板5的两边缘部位焊接;在加强板一6和加强板三8上覆盖加强件9,加强件9中间形成有内凹的空腔,在加强件9的各个边缘形成有翻边91,翻边91上设置有通孔92;在后纵梁本体2的内表面上设置支撑件10,支撑件10的两侧壁102间内设置两个支撑架101,支撑件10的两侧壁102与后纵梁本体2的两个侧壁之间间隙贴合,在两个侧壁102上设置若干个焊接孔103;将后纵梁本体2的侧边与减震弹簧座4上的焊接板41相焊接。本实施例中,在加强板二7上设置网状或条形状加强筋;网状或条形状加强筋进一步增强了加强板二7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高了后纵梁延伸段1的承重能力与抗压能力。本实施例中,后纵梁延伸段1的前端设置有带通孔的连接翻边11;带通孔的连接翻边11便于后纵梁延伸段1的前端与汽车其他部位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减震弹簧座4包括带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纵梁延伸段(1)、后纵梁本体(2)、横梁(3)、减震弹簧座(4)以及三角形斜撑板(5),所述后纵梁延伸段(1)、后纵梁本体(2)和横梁(3)的底部与两侧边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后纵梁延伸段(1)的后端与后纵梁本体(2)前端相焊接,在后纵梁延伸段(1)与后纵梁本体(2)的焊接部位设置加强板一(6),所述后纵梁延伸段(1)的内表面上设置加强板二(7),所述后纵梁本体(2)与横梁(3)之间水平焊接,在后纵梁本体(2)与横梁(3)的焊接部位设置加强板三(8),所述后纵梁本体(2)与横梁(3)的侧壁分别与三角形斜撑板(5)的两边缘部位焊接;在所述加强板一(6)和加强板三(8)上覆盖加强件(9),所述加强件(9)中间形成有内凹的空腔,在所述加强件(9)的各个边缘形成有翻边(91),所述翻边(91)上设置有通孔(92);在后纵梁本体(2)的内表面上设置支撑件(10),所述支撑件(10)的两侧壁(102)间内设置两个支撑架(101),所述支撑件(10)的两侧壁(102)与后纵梁本体(2)的两个侧壁之间间隙贴合,在所述两个侧壁(102)上设置若干个焊接孔(103);将所述后纵梁本体(2)的侧边与减震弹簧座(4)上的焊接板(41)相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纵梁延伸段(1)、后纵梁本体(2)、横梁(3)、减震弹簧座(4)以及三角形斜撑板(5),所述后纵梁延伸段(1)、后纵梁本体(2)和横梁(3)的底部与两侧边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后纵梁延伸段(1)的后端与后纵梁本体(2)前端相焊接,在后纵梁延伸段(1)与后纵梁本体(2)的焊接部位设置加强板一(6),所述后纵梁延伸段(1)的内表面上设置加强板二(7),所述后纵梁本体(2)与横梁(3)之间水平焊接,在后纵梁本体(2)与横梁(3)的焊接部位设置加强板三(8),所述后纵梁本体(2)与横梁(3)的侧壁分别与三角形斜撑板(5)的两边缘部位焊接;在所述加强板一(6)和加强板三(8)上覆盖加强件(9),所述加强件(9)中间形成有内凹的空腔,在所述加强件(9)的各个边缘形成有翻边(91),所述翻边(91)上设置有通孔(92);在后纵梁本体(2)的内表面上设置支撑件(10),所述支撑件(10)的两侧壁(102)间内设置两个支撑架(101),所述支撑件(10)的两侧壁(102)与后纵梁本体(2)的两个侧壁之间间隙贴合,在所述两个侧壁(102)上设置若干个焊接孔(103);将所述后纵梁本体(2)的侧边与减震弹簧座(4)上的焊接板(41)相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板二(7)上设置网状或条形状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延伸段(1)的前端设置有带通孔的连接翻边(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座(4)包括带焊接孔的焊接板(41)和弹簧座(42),所述焊接板(41)焊接在弹簧座(42)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压抗变形汽车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件(9)上开设有焊接夹具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新程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