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理科学领域,涉及一种预准直孔系的结构及其实现监测原子束冷却效果的 方法。
技术介绍
激光冷却原子技术就是利用辐射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效应,通过适当选择激光的 偏振、频率和强度,使原子减速逐步达到超冷状态(最低可致纳开量级)。激光冷却原子技术 一经发展就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与技术的各个前沿领域。主要应用领域有原子光刻技术、 原子干涉仪、冷原子钟、单原子的俘获及操控等。这种技术在原子光刻中的典型应用方案是 使激光束垂直于原子束构成横向一维光学粘胶激光冷却区,它可以将原子束的横向发散角大 大压縮,而原子束的通量却不会被减小,为原子光刻实验提供了高性能的准直原子束源。在 目前利用激光汇聚原子束沉积纳米光栅样品的研究中,原子束被准直的效果是影响沉积纳米 光栅结构品质的主要因素。但是,横向一维光学粘胶激光冷却区对原子束的准直作用要求原子的横向速度分量满足捕获条件。通常的方法是在原子进入激光冷却区之前让它经过一个lXlmm的小孔对它进行 预准直,利用机械的方法减小原子的横向发散角到毫弧度量级。这种小孔通常被称为"机械 预准直孔"。经预准直后的原子束,在横向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准直孔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主预准直孔和两个监测孔,两个监测孔对称的分布于主预准直孔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保,马艳,张宝武,张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