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隆盛专利>正文

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88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包括:一管体,于其管壁中,设有一上限位突缘及一下限位突缘;一滑块,滑置于该管体中,并形成有一挡肩,以抵靠于该管体的上限位突缘,挡阻该滑块继续向上滑移;一弹簧,置于该管体中,且其上、下簧端顶撑于该滑块及下限位突缘间;以及一电流输出导体,连接于该管体的底端。据此,使探针的电流可顺着管体的管壁流向电流输出导体,由于管体的电阻低,因而可测得较为准确的测量值,使误测率大幅下降。(*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路测量装置,尤指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技术背景目前运用于万用探针的转接座, 一般有两种型式, 一种是于弹簧的一端焊接有 导线,藉由该弹簧的另一端与探针接触,使探针所测得的电流,可以经由弹簧传递 至导线,以测得电量数据,然而此一型式的万用探针转接座,采用弹簧做为传导电 流的媒介,不但阻抗较高,且在接触时,无法测出初压,因此不易获得正确的测试 结果,且弹簧易断裂,使用寿命较短。另一种万用探针转接座,将一弹簧套置于一管体中,并于该弹簧的末端连接一 导线,藉由该弹簧的另一端与探针接触,使探针所测得的电流,可以经由弹簧传递 至导线,以测得电量数据,然而,上述两种习知的万用探针转接座,皆是应用弹簧 直接与探针接触,除无法测出接触瞬间的初压值外,在应用上,探针常常会刺入弹 簧的簧圈与簧圈的间距,造成弹簧易变型、断裂,也影响到测试的测量值,而使误 判率大增,而显有改进的必要。本技术创作人有鉴于此,乃予以研究创新,揭示出一种万用探针讯号的转 接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 缺陷,可测得较为准确的测量值,降低误测率。根据上述目的,一种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管体,于其管壁中,设有一上限位突缘及一下限位突缘;一滑块,滑置于该管体中,于其外缘形成有一用以抵靠于该管体的上限位突缘 而挡阻该滑块继续向上滑移的挡肩;一弹簧,置于该管体中,且其上、下簧端顶撑于该滑块及管体的下限位突缘间;以及电流输出导体,连接于该管体的底端。其中,该管体具有滚压成型的上限位突缘及下限位突缘。其中,该滑块,呈一工字型,其中段形成有一颈部。其中,该电流输出导体,以焊锡焊连于该管体底部的管壁周缘。其中,该电流输出导体,以焊锡焊连于该管体外缘。本技术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当探针的底端首先触碰 该滑块的顶端端面时,便可于电流输出导体测得一初电压,当继续下压该探针 后,该探针便可以顺着滑块的顶端端面,朝管体的管壁方向滑移,并与该管壁 接触,使探针的电流可顺着管体的管壁流向电流输出导体,由于管体的电阻低, 因而可测得较为准确的测量值,使误测率大幅下降。本技术的可取实体,可由以下的说明及所附各图式,而得以明晰之。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于组合后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3-3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于应用时,首度接触探针时的状态图。图5:是自图4持续朝探针施压使探针与管体搭接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有关于一种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包括 一管体IO,于其管壁ll中,设有一上限位突缘111及一下限位突缘112; —滑块20,滑置于该管体10中,并于其外缘,形成有一挡肩21,以抵靠于该管体10的 上限位突缘lll,挡阻该滑块20继续向上滑移; 一弹簧30,置于该管体10中,且 其上、下簧端31、 32顶撑于该滑块20及管体10的下限位突缘112间;以及一电 流输出导体40,连接于该管体10的底端。如此,当一抵住电路板50的探针60, 如斜置式探针,此为习知元件,并非本技术专利申请的目的,故不赘述,其底 端首先触碰该滑块20的顶端端面22时,便可于电流输出导体40测得一初电压, 当继续下压该探针60后,该探针60便可以顺着滑块20的顶端端面22,朝管体10 的管壁11方向滑移,并与该管壁11接触,使探针60所测得的电路板50电子元件 的电流可顺着管体10的管壁11流向电流输出导体40,由于管体10采用铜等低电 阻导电材制成,其电阻极低,因而可以在电流输出导体40测得较为准确的电压值, 使误测率大幅下降。本技术所揭示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其中该管体10,可制自铜、铝… 等等金属材料,如图1所示,于组装时,先将滑块20及弹簧30置入管体10后, 可以滚压方式,于该管体10的管壁11上,成型该上限位突缘111及下限位突缘112,如图2、图3所示。如图3所示,本技术所揭示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其中该滑块20,呈 一工字型滑块20,其中段,含有一颈部23,以容许该管体10的上限位突缘111于 该颈部23的外缘,相对滑移。本技术所揭示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其中该电流输出导体40,以焊锡 41焊连于该管体10底部的管壁11周缘;当然该电流输出导体40也可以焊接于该 管体10的外缘,本技术并不予自限。本技术于应用上,藉由一治具,同时联动数个本技术所示 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于操作上,可令数个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一同上升、下 降,以趋近该探针60,当本技术的滑块20顶部接触到探针60时,由探针60 所侦测的电路板上电子元件的电流,便可以经由滑块20、弹簧30、与该弹簧30接 触的管体10的下限位突缘112传递至电流输出导体40,使操作人员可以先行测得 一初电压,如图4所示;当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继续朝探针60方向相对施压时, 如图5所示,该探针60便会随着滑块20的顶端端面22,滑向管体10的管壁11, 此时,探针60所测得的电流,便直接经由电阻最小的管体10传递至电流输出导体 40上,缘此,本技术可以大大的降低误测值,使测量更为精准。本技术由于以滑块20的顶端端面22接触探针60,其接触面积极大,因 此除了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探针60,而且也没有接触不良的现像,而显其新颖 性。本技术所揭示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乃具有以下的结构特征及优点,而 显本技术的实用性及新颖性1. 以滑块20弹性地滑置于管体10中,且为管体10的上、下限位突缘111、 112限制于管体10中滑移。2. 当滑块20与探针60—接触,操作者便可以在电流输出导体40上,测得一初电压,使后续的电流侦测更为准确。3. 该探针60受滑块20的顶端端面22的顶堆,而朝向管体10的管壁11方向 偏移,而与管壁11接触,此时,探针60的电流,便可经由电阻极小的管体10, 直接传递至电流输出导体(40),由于电阻极小,因此可以降低误测率。本技术所揭示的结构、形状,可于不违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予以修 饰应用,本技术并不予自琅。权利要求1. 一种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体,于其管壁中,设有一上限位突缘及一下限位突缘;一滑块,滑置于该管体中,于其外缘形成有一用以抵靠于该管体的上限位突缘而挡阻该滑块继续向上滑移的挡肩;一弹簧,置于该管体中,且其上、下簧端顶撑于该滑块及管体的下限位突缘间;以及电流输出导体,连接于该管体的底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滚压成 型的上限位突缘及下限位突缘。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呈一工字 型,其中段形成有一颈部。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该电流输出导体, 以焊锡焊连于该管体底部的管壁周缘。5.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该电流输出导体, 以焊锡焊连于该管体外缘。专利摘要一种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包括一管体,于其管壁中,设有一上限位突缘及一下限位突缘;一滑块,滑置于该管体中,并形成有一挡肩,以抵靠于该管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用探针讯号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管体,于其管壁中,设有一上限位突缘及一下限位突缘;    一滑块,滑置于该管体中,于其外缘形成有一用以抵靠于该管体的上限位突缘而挡阻该滑块继续向上滑移的挡肩;    一弹簧,置于该管体中,且其上、下簧端顶撑于该滑块及管体的下限位突缘间;以及    电流输出导体,连接于该管体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隆盛
申请(专利权)人:陈隆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