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065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包括上横梁、下底座、上压辊和下压辊,上横梁下方设置上安装板,且上横梁与上安装板之间安装多组升降液压缸,下底座上方设置下安装板,下底座与下安装板之间安装多组减震组件,上安装板下端面安装多个上压辊安装架,上压辊安装架上安装上压辊,下安装板上端面安装多个下压辊安装架,下压辊安装架上安装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辊压铜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能够实现铜条的快速软化,此外,便于辊压不同直径的铜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软化
,具体为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
技术介绍
辊压机,又名压延机、对辊机、轧机、挤压磨、辊压磨,是国际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水泥节能粉磨设备,具有替代能耗高、效率低球磨机预粉磨系统,并且降低钢材消耗及噪声的功能,适用于新厂建设,也可用于老厂技术改造,使球磨机系统产量提高30-50%,经过挤压后的物料料饼中0.08mm细料占20-35%,小于2mm占65-85%,小颗粒的内部结构因受挤压而充满许多微小裂纹,易磨性大为改善。辊面采用热堆焊,耐磨层维修更为方便。铜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软化,软化一般采用辊压软化,目前的辊压设备结构单一,软化效果差,无法有效的提高铜条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包括上横梁、下底座、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横梁下方设置上安装板,且所述上横梁与上安装板之间安装多组升降液压缸,所述下底座上方设置下安装板,所述下底座与下安装板之间安装多组减震组件,所述上安装板下端面安装多个上压辊安装架,所述上压辊安装架上安装上压辊,所述下安装板上端面安装多个下压辊安装架,所述下压辊安装架上安装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辊压铜条。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其中,每组所述的减震组件包括上套筒、下套筒和螺旋形弹簧体,所述上套筒安装于下安装板下端面,所述下套筒安装于下底座上端面,所述螺旋形弹簧体安装于上套筒和下套筒之间。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其中,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结构完全一致,包括外辊筒、内辊筒和支撑筋,所述内辊筒设置于外辊筒内腔,所述外辊筒内壁与内辊筒外壁之间安装多根支撑筋。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其中,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外周面均开设环形辊压槽。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其中,所述减震组件设置6-8组。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其中,所述上横梁与上安装板之间安装多根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和升降液压缸间隔设置。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其中,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需要对铜条进行软化时,铜条穿过上压辊和下压辊;B、升降液压缸控制上安装板下降,上安装板带动上压辊下降,进而对铜条进行辊压软化;C、下安装板收到压力后,减震组件起到减震和反向支撑作用,防止上压辊和下压辊出现变形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能够实现铜条的快速软化,此外,便于辊压不同直径的铜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减震组件减震效果好,不易变形,能够有效的减缓上压辊和下压辊受到的压力,防止其变形。(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压辊由外辊筒和内辊筒组成,其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压辊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横梁1、下底座2、上压辊3、下压辊4、上安装板5、升降液压缸6、下安装板7、减震组件8、上压辊安装架9、下压辊安装架10、上套筒11、下套筒12、螺旋形弹簧体13、外辊筒14、内辊筒15、支撑筋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包括上横梁1、下底座2、上压辊3和下压辊4,所述上横梁1下方设置上安装板5,且所述上横梁1与上安装板5之间安装多组升降液压缸6,上横梁1与上安装板5之间安装多根导向杆17,且所述导向杆17和升降液压缸6间隔设置,设置的导向杆,能够在升降时起到导向作用;所述下底座2上方设置下安装板7,所述下底座2与下安装板7之间安装多组减震组件8,减震组件8设置6-8组。所述上安装板5下端面安装多个上压辊安装架9,所述上压辊安装架9上安装上压辊3,所述下安装板7上端面安装多个下压辊安装架10,所述下压辊安装架10上安装下压辊4,所述上压辊3和所述下压辊4之间辊压铜条,上压辊3和下压辊4外周面均开设环形辊压槽。本专利技术中,每组所述的减震组件8包括上套筒11、下套筒12和螺旋形弹簧体13,所述上套筒11安装于下安装板7下端面,所述下套筒12安装于下底座2上端面,所述螺旋形弹簧体13安装于上套筒11和下套筒12之间。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减震组件减震效果好,不易变形,能够有效的减缓上压辊和下压辊受到的压力,防止其变形。本专利技术中,上压辊3和下压辊4结构完全一致,包括外辊筒14、内辊筒15和支撑筋16,所述内辊筒15设置于外辊筒14内腔,所述外辊筒14内壁与内辊筒15外壁之间安装多根支撑筋1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压辊由外辊筒和内辊筒组成,其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寿命。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需要对铜条进行软化时,铜条穿过上压辊和下压辊;B、升降液压缸控制上安装板下降,上安装板带动上压辊下降,进而对铜条进行辊压软化;C、下安装板收到压力后,减震组件起到减震和反向支撑作用,防止上压辊和下压辊出现变形现象。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能够实现铜条的快速软化,此外,便于辊压不同直径的铜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1)、下底座(2)、上压辊(3)和下压辊(4),所述上横梁(1)下方设置上安装板(5),且所述上横梁(1)与上安装板(5)之间安装多组升降液压缸(6),所述下底座(2)上方设置下安装板(7),所述下底座(2)与下安装板(7)之间安装多组减震组件(8),所述上安装板(5)下端面安装多个上压辊安装架(9),所述上压辊安装架(9)上安装上压辊(3),所述下安装板(7)上端面安装多个下压辊安装架(10),所述下压辊安装架(10)上安装下压辊(4),所述上压辊(3)和所述下压辊(4)之间辊压铜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1)、下底座(2)、上压辊(3)和下压辊(4),所述上横梁(1)下方设置上安装板(5),且所述上横梁(1)与上安装板(5)之间安装多组升降液压缸(6),所述下底座(2)上方设置下安装板(7),所述下底座(2)与下安装板(7)之间安装多组减震组件(8),所述上安装板(5)下端面安装多个上压辊安装架(9),所述上压辊安装架(9)上安装上压辊(3),所述下安装板(7)上端面安装多个下压辊安装架(10),所述下压辊安装架(10)上安装下压辊(4),所述上压辊(3)和所述下压辊(4)之间辊压铜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的减震组件(8)包括上套筒(11)、下套筒(12)和螺旋形弹簧体(13),所述上套筒(11)安装于下安装板(7)下端面,所述下套筒(12)安装于下底座(2)上端面,所述螺旋形弹簧体(13)安装于上套筒(11)和下套筒(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软化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3)和下压辊(4)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田生易金喜谭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宁市隆源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