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63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包括阀块、螺纹插装式二通电磁换向阀、阻尼、螺纹插装式单向阀、螺纹插装式溢流和压力表;进油口P1、P2分别连通两个液压泵的输出油口,负载敏感反馈口LS1、LS2分别与这两个液压泵的LS口相连,出油口P与系统连接,回油口T与油箱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阀组集成了泵的待机卸荷功能,保证了机器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起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同时将两个泵的安全控制集成到一个阀组上,减少了安装空间,降低了制造成本,也利于拆装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属于船舶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锚绞设备的液压系统中会存在两个或多个泵组,常为两组。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泵排出高压油驱动执行机构工作,并设置安全阀,以便于当液压系统管路中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工作压力时,把液压油排到油箱中,防止管路超过允许压力值发生爆裂。现有的锚绞设备液压系统中安全阀组功能单一,且在待机状态下,泵的压力仍保持较高状态,造成能源浪费和系统发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要克服这些技术缺陷,提供的一种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保证了机器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阀块,所述阀块上安装有螺纹插装式二通电磁换向阀、螺纹插装式单向阀及螺纹插装式溢流阀;所述阀块内部设有主油路,阀块通过主油路互相连通二通电磁换向阀、单向阀及溢流阀;所述阀块上加工出连通主油路的液压泵1进油口P1、液压泵2进油口P2,主出油口P,回油口T,液压泵1负载敏感反馈口LS1及液压泵2负载敏感反馈口LS2;两个二通电磁换向阀分别与进油口P1、P2,负载敏感反馈口LS1、LS2及出油口T连通;两个单向阀分别与进油口P1、P2及出油口P连通;两个溢流阀分别与进油口P1、P2,负载敏感反馈口LS1、LS2及回油口T连通;压力表与出油口P连通,用于检测出油口压力。进一步的,所述阀块主油路P上装有螺纹连接式压力表开关和压力表对出油口压力进行检测。进一步的,所述阀块的流道内,在油路P1与LS1、P2与LS2之间各设置一个阻尼。进一步的,所述阀组上的阀件均采用螺纹插装阀。进一步的,所述阀块的后表面开有两个安装孔,用于安装螺纹插装式二通电磁换向阀;所述阀块的正表面开有两个安装孔和一个螺纹孔,两个安装孔用于安装螺纹插装式单向阀,螺纹孔与出油口P连通,可用于安装压力开关及能够检测出油口压力的压力表。进一步的,所述阀组上的控制采用二通电磁换向阀。进一步的,所述阀组上的控制采用泵为负载敏感变量柱塞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对原常用的锚绞设备液压控制安全阀组进行了改进,其上集成了泵的待机卸荷功能,原理是在低压情况下,利用泵的负载敏感反馈功能使泵的斜盘处于小角度状态,降低液压泵的输出排量,最终达到低压小排量待机目的。原常用的安全阀组,泵在待机时却是处于高压状态,无法卸荷,仍消耗能量造成液压系统发热。因此比较而言,本专利技术起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同时将两个泵的安全控制集成到一个阀组上,减少了安装空间,降低了制造成本,也利于拆装与维修。本专利技术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使用方便且制作成本低,能够满足需要开展此项工作的市场需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如图1-3所示,阀组包括了溢流阀1、单向阀2、阻尼3、二通电磁换向阀4、压力表5和阀块6。在阀块6上加工出连通主油路的进油口P1、P2,出油口P,回油口T和负载敏感反馈口LS1、LS2。阀块6的上表面开有两个安装孔,用于安装螺纹插装式溢流阀1;阀块6的后表面开有两个安装孔,用于安装螺纹插装式二通电磁换向阀4。阀块的正表面还开有两个安装孔和一个螺纹孔,两个安装孔用于安装螺纹插装式单向阀2,螺纹孔与出油口P连通,可用于安装压力开关及能够检测出油口压力的压力表5。螺纹插装阀本身结构精巧,安装孔还可以与阀块内部的流道结合,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孔道,使整体结构紧凑,并且螺纹结构拆装方便且不易泄漏,安全性能更佳。阀块6的进油口P1、P2分别连通两个液压泵的输出油口,负载敏感反馈口LS1、LS2分别与这两个液压泵的LS口相连,出油口P与系统连接,回油口T与油箱相通。在电机刚刚启动或者系统待机时,二通电磁换向阀4不得电,两个液压泵上负载敏感反馈控制阀弹簧腔的LS口与阀块上的LS1、LS2口相连接,两个液压泵的输出油口即阀组的进油口P1,P2经过阀块内设置的阻尼3后也与油箱相通,液压泵被卸荷,阻尼能使泵的卸荷时间不至于过快,起到了0.5s左右的延时缓冲的作用,卸荷时间根据选择阻尼的型号确定,因大小而异。同时阻尼3还可产生压降,使泵出口仍保留了一个15bar左右的低压,由于泵出口连接了泵负载敏感反馈控制阀的非弹簧腔,保留的低压与另一端弹簧力保持平衡,推动泵的斜盘摆角减小,排量降低,最终达到低压小排量待机目的。当系统需要开始工作时,二通电磁换向阀4得电,泵的LS口不再与油箱连接,变量泵的斜盘摆角增大,建立起系统压力,同时阻尼3在泵的出口与LS口之间建立压降,压力差同样与弹簧力平衡,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阀块内所设置的阻尼3既起到压降和延时缓冲的作用,又保留了待机时泄漏油通流的作用,因此其通流面积选择要恰当合适,阻尼直径推荐值在0.6~0.8mm之间。如果过大会导致泵内输出压力过低,无法推动泵斜盘角度变小,使得泵切换小排量状态难以实现;过小则会使泄漏油无法顺利流回油箱,泵输出的液压油压力升高,造成系统发热。螺纹插装式溢流阀1在系统工作时起到保护作用。当系统压力过大,超过溢流阀调定压力时,溢流阀打开,保证系统压力不至于过载,引起故障。两个单向阀2可以保证当液压系统的仅有一个泵工作或者两个泵的输出压力差距较大时,高压液压油不会反冲到液压泵中,造成液压泵的损坏。这种集成安全阀组结构简单,整体体积小,拆装方便,成本低,不易泄漏,安全可靠。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块,所述阀块上安装有螺纹插装式二通电磁换向阀、螺纹插装式单向阀及螺纹插装式溢流阀;所述阀块内部设有主油路,阀块通过主油路互相连通二通电磁换向阀、单向阀及溢流阀;/n所述阀块上加工出连通主油路的液压泵1进油口P1、液压泵2进油口P2,主出油口P,回油口T,液压泵1负载敏感反馈口LS1及液压泵2负载敏感反馈口LS2;两个二通电磁换向阀分别与进油口P1、P2,负载敏感反馈口LS1、LS2及出油口T连通;两个单向阀分别与进油口P1、P2及出油口P连通;两个溢流阀分别与进油口P1、P2,负载敏感反馈口LS1、LS2及回油口T连通;压力表与出油口P连通,用于检测出油口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块,所述阀块上安装有螺纹插装式二通电磁换向阀、螺纹插装式单向阀及螺纹插装式溢流阀;所述阀块内部设有主油路,阀块通过主油路互相连通二通电磁换向阀、单向阀及溢流阀;
所述阀块上加工出连通主油路的液压泵1进油口P1、液压泵2进油口P2,主出油口P,回油口T,液压泵1负载敏感反馈口LS1及液压泵2负载敏感反馈口LS2;两个二通电磁换向阀分别与进油口P1、P2,负载敏感反馈口LS1、LS2及出油口T连通;两个单向阀分别与进油口P1、P2及出油口P连通;两个溢流阀分别与进油口P1、P2,负载敏感反馈口LS1、LS2及回油口T连通;压力表与出油口P连通,用于检测出油口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绞设备的液压集成控制安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主油路P上装有螺纹连接式压力表开关和压力表对出油口压力进行检测。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古津孟庆文程西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