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63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属于电液伺服阀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偏转板开设V型槽结构的导流窗时,需要在导流窗与偏转板表面形成锐角结构的棱边(尖边)加工不大于R0.005的圆角,现有的电加工和线切割加工技术难以保证,加工后尖边不规则,易出现掉碴现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反馈杆;形成在反馈杆上的偏转板;偏转板开设有导流窗;导流窗包括集流段和连接在集流段下端的射流段;射流段与偏转板表面呈90°夹角,并且射流段与偏转板表面连接处形成的棱边加工有不大于R0.005mm的圆角,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易加工、射流稳定,有利于提高射流盘两接收口的恢复压差,从而提高电液伺服阀的抗污染能力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液伺服阀
,尤其涉及一种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
技术介绍
射流偏转板式电液伺服阀是电液伺服阀中的一种,具有抗污染能力强、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射流偏转板式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图参见附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力矩马达、偏转板射流放大器和油滤、阀芯、阀套、壳体等零件组成;偏转板射流放大器包括射流盘和偏转板组成,射流盘上开有一个射流口和两个对称的接收口,偏转板上开有V型结构的导流窗,V型结构宽口对应射流盘的射流口,窄口对应射流盘的两个接收口,力矩马达主要由磁钢、衔铁组件、上下导磁体及线圈组件组成,衔铁组件包括衔铁、弹簧管和反馈杆组件,弹簧管和反馈杆组件固连在一起;在不考虑零偏电流的情况下,产品工作时,当力矩马达没有电流信号输入时,偏转板在射流盘中间位置,射流口喷出的油液被两个接收口均等地接收、并在两个接收口的槽道内形成相等的压力,阀芯处于中位,电液伺服阀无流量输出。当力矩马达接收到电流信号时,由于线圈组件电流的磁效应在衔铁上产生磁通,在控制磁通的相互作用下,该偏转力矩使衔铁组件绕旋转中心偏转,从而使反馈杆V型槽偏离中间位置,导致两个接收口接收的油液流量不同,进而改变两个接收口的槽道内的油液压力,使其中一个接收口的槽道内的压力增大,另一个接收口的槽道内的压力减小、形成控制压差推动阀芯运动;阀芯位移又带动反馈杆产生弯曲变形,以力矩的形式反馈到力矩马达衔铁上,与衔铁产生的电磁力矩相平衡。由于力矩马达力矩与控制电流基本成正比关系,反馈力矩与阀芯位移成正比,因此在各力矩平衡状态时,输入控制电流与阀芯位移成正比,即在阀压降为恒值情况下,输出流量与输入控制电流之间成比例关系;因此,偏转板V型结构的导流窗的射流特性是影响两个接收口油液压力和影响电液伺服阀零位工作稳定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参见附图2所示,偏转板上开设的V型槽结构的导流窗沿偏转板长度方向延伸,参见图3所示,由于V型结构的特殊性,其斜边一端与偏转板表面形成钝角结构的棱边,另一端与偏转板表面形成锐角结构的棱边(尖边),为保证导流窗射流出口(尖边)射流的油液集中不分散需要在尖边处加工不大于R0.005的圆角,现有的电加工和线切割加工技术难以保证,加工后尖边不规则,易出现掉碴现象,降低了电液伺服阀在零位附近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易加工、射流稳定,有利于提高射流盘两接收口的恢复压差,从而提高电液伺服阀的抗污染能力的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包括:反馈杆;固连在所述反馈杆上的偏转板;所述偏转板开设有导流窗;所述导流窗包括集流段和连接在所述集流段下端的射流段;所述射流段与所述偏转板表面呈90°夹角,并且所述射流段与所述偏转板表面连接处形成的棱边加工有不大于R0.005mm的圆角。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窗沿所述偏转板长度方向延伸、并以垂直于所述导流窗宽度方向的剖切平面切开呈Y型槽结构;所述Y型槽结构的V型部为所述集流段,所述Y型槽结构的竖直的一字部为所述射流段;所述射流段形成有引导油液平行于所述射流段的射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射流通道的长度h为0.005~0.01mm。进一步的,所述射流段与所述射流通道的长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射流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射流通道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射流段与所述集流段连接处形成有圆弧过渡段。进一步的,所述偏转板与所述反馈杆为一体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偏转板,偏转板上开设有导流窗,导流窗包括集流段和射流段,通过在射流段与偏转板表面呈90°夹角,并在射流段与偏转板表面连接处加工有不大于R0.005mm的圆角,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大了射流段与偏转板拐角处的面积,提高了拐角处强度,便于通过线切割工艺加工不大于R0.005mm的圆角,保证了加工后的棱边规则,避免掉渣现象,射流稳定、保证射流段射流稳定不分散;其次,导流窗呈Y型槽结构,Y型槽结构的V型部为集流段,Y型槽结构的竖直的一字部为射流段,射流段形成有引导油液平行于射流段的射流通道,通过将射流通道的长度h设置为0.005~0.01mm,改善了导流槽的加工工艺性,提高了电液伺服阀零位附近工作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射流盘两接收口的恢复压差,从而提高产品的抗污染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射流偏转板式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反馈杆主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反馈杆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反馈杆A-A剖视图;图6是现有技术和本专利技术导流窗对应两个接收口压差折线图。附图标记说明:1、反馈杆;2、偏转板;3、导流窗;301、集流段;302、射流段;303、射流通道;(射流偏转板伺服阀工作原理图中;10、磁钢;20、线圈;30、衔铁;40、弹簧管;50、射流盘;60、接收口;70、射流口;80、油滤;90、阀套;100、阀芯;110、壳体;A1控制窗;A2控制窗;R回油口;P进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4、5所示;专利技术一种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包括:反馈杆1;固连在反馈杆1上的偏转板2;偏转板2开设有导流窗3;导流窗3包括集流段301和连接在集流段301下端的射流段302,射流段302与偏转板2表面呈90°夹角,并且射流段302与偏转板2表面连接处形成的棱边加工有不大于R0.005mm的圆角。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该结构中反馈杆1一端形成有球体,球体插在阀芯100内,反馈杆1另一端与弹簧管40压装或焊接固连在一起,弹簧管40通过衔铁30带动、并以反馈杆1长度方向的轴线为转轴左右转动;参见图4所示,反馈杆1位于弹簧管40端固连有偏转板2,优选的,偏转板2与反馈杆1为一体结构。通过将偏转板2与反馈杆1为一体结构,有利于保证偏转板2与反馈杆1动作同步,提高了偏转板2的灵敏度;偏转板2为呈长方体结构,其长度方向与反馈杆1长度方向同向,偏转板2宽度方向的两条边均为弧形边;偏转板2与反馈杆1长度方向重叠的轴线上开设有导流窗3。参见图5所示,导流窗3包括集流段301和射流段302,射流段302连接在集流段301下端,油液通过集流段301进入、并从射流段302射出,射流段302与偏转板2表面呈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包括;/n反馈杆(1);/n固连在所述反馈杆(1)上的偏转板(2);/n所述偏转板(2)开设有导流窗(3),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流窗(3)包括集流段(301)和连接在所述集流段(301)下端的射流段(302);/n所述射流段(302)与所述偏转板(2)表面呈90°夹角,并且所述射流段(302)与所述偏转板(2)表面连接处形成的棱边加工有不大于R0.005mm的圆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包括;
反馈杆(1);
固连在所述反馈杆(1)上的偏转板(2);
所述偏转板(2)开设有导流窗(3),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窗(3)包括集流段(301)和连接在所述集流段(301)下端的射流段(302);
所述射流段(302)与所述偏转板(2)表面呈90°夹角,并且所述射流段(302)与所述偏转板(2)表面连接处形成的棱边加工有不大于R0.005mm的圆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液伺服阀偏转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窗(3)沿所述偏转板(2)长度方向延伸、并以垂直于所述导流窗(3)宽度方向的剖切平面切开呈Y型槽结构;
所述Y型槽结构的V型部为所述集流段(301),所述Y型槽结构的竖直的一字部为所述射流段(302);
所述射流段(302)形成有引导油液平行于所述射流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成坤李园园郑树伟满春雷曹洋张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