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金杰专利>正文

转基因抗虫棉快速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2254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速转基因抗虫棉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棉籽萌动,然后与棉铃虫人工饲料混合,放在养虫盒内并接棉铃虫幼虫,测定该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判别是否为转基因抗虫棉。优选判别标准为:棉铃虫死亡率高于65%以上的棉花品种为转基因抗虫棉,而死亡率低于40%的棉花品种为非转基因抗虫棉。该方法具有检测周期短、检测成本低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虫棉的检测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单粒棉籽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PCR(po1ymerase chains reaction)方法。针对现有转基因抗虫棉花普遍含有的内标准基因Sad1、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以及各类型cry1A抗虫基因,设计这些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以检测棉花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该方法仅限于实验室研究,且需要专门的检测仪器如PCR扩增仪等,检测成本高,一般公司和育种单位或个人难于承受高昂的检测费用。外源抗虫基因表达杀虫蛋白定量检测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样品中外源抗虫基因表达的杀虫蛋白量。需要专门的试验仪器酶标仪和试剂盒,检测成本高,检测费用偏高。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涂抹法。子叶期或苗期在棉花叶片上涂抹卡那霉素溶液2000-3000ppm,7天后检查叶片的颜色,叶片颜色正常的为转基因抗虫棉,叶片颜色变为黄色的为非转基因抗虫棉。该方法最大的缺点是准确度不够,研究标明其准确度只有80%左右,误差很大,只能表明抗虫基因的存在,不能表明基因是否表达和表达的效果即抗虫性如何。其次是试验周期太长,必须用棉花的叶片进行检测。生物测定的方法。田间或网室中种植受检的棉花品种,苗期采摘上部嫩叶,接棉铃虫幼虫,5-6天后观察其死亡率。该检测方法试验周期在30天以上,不能达到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要求。由于我国在转基因抗虫棉快速检测方面缺乏真正快速、简便、低成本而又准确有效的方法,严重制约了转基因抗虫棉的检测和筛选,同时给农业执法部门增加了难度,致使种子市场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坑农的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种子产业化的进程。加速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花的育种进程以及规范种子市场、保护棉农的利益、使种子产业化走向良性轨道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应用单粒棉籽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虫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方法,其包括将待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棉籽萌动,与棉铃虫人工饲料混合,放在养虫盒内并接棉铃虫幼虫,测定该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将其与用转基因抗虫棉和非转基因抗虫棉在相同条件下测出的棉铃虫幼虫死亡率比较,判别所测转基因抗虫棉是否为转基因抗虫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方法,可以包括(1)每品种(系)取待测棉的种子数粒,浸泡于常温水中,重复几次;(2)配制所述棉铃虫人工饲料,放于消毒过的养虫盒中;(3)取浸泡的棉籽匀浆,转入所述养虫盒中,并与盒中的所述饲料搅拌均匀;(4)加入水琼脂溶液,于所述养虫盒中,并快速搅拌均匀待其凝固;(5)在所述养虫盒接棉铃虫幼虫,并将所述养虫盒置于常温光照培养箱中饲养;(6)几天后,统计所述养虫盒的各孔中棉铃虫的存活数量,计算死亡率;(7)按照上述方法用常规转基因抗虫棉和非转基因抗虫棉在相同条件下测出的棉铃虫幼虫死亡率范围;(8)将第(6)步计算出的死亡率与第(7)步的死亡率范围比较,判别所测转基因抗虫棉是否为转基因抗虫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包括 (1)每品种(系)取待测棉的种子24粒,浸泡于25℃水中,浸泡时间为72h,每个品种均重复三次;(2)配制棉铃虫人工饲料,并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称量,放于24孔养虫盒中,每孔0.5g,试验前用10%次氯酸钠(NaClO)水溶液对养虫盒进行消毒;(3)于72h后,对浸泡的棉籽人工去壳,分别取所述单粒棉籽仁在研钵(内径5cm)中匀浆,分别将所述匀浆迅速转入所述24孔养虫盒中,并与盒中的所述饲料搅拌均匀;(4)按每1000ml蒸馏水17.5g琼脂的比例,配置水琼脂溶液,待熔化的琼脂温度降至约40~50℃时,分别取该水琼脂溶液约1ml放于所述24孔养虫盒中,并快速搅拌均匀待其凝固;(5)在所述24孔养虫盒的各孔中接1头棉铃虫的2日龄幼虫,并将所述24孔养虫盒置于25℃光照培养箱(湿度75%、光暗比为14∶10)中饲养;(6)3天后,统计养虫盒的各孔中棉铃虫的存活数量,计算死亡率,判别是否为转基因抗虫棉;判别标准为棉铃虫死亡率高于65%以上的棉花品种为转基因抗虫棉,而死亡率低于40%的棉花品种为非转基因抗虫棉。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对转基因抗虫棉进行检测,具有以下优点1、检测周期短,一般为7天左右。和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涂抹法和生物测定法相比,试验周期缩短23天左右。2、检测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只需要购买琼脂、养虫盒等常用试验用品,棉铃虫的价格为每头0.03元人民币,成本降低50%~80%。3、准确性高。对100多个品种的转基因抗虫棉和常规棉(非转基因抗虫棉)进行验证试验,准确率为100%,比现有检测方法提高约20个百分点。4、重复性好。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检测,结果一致性好,比现有方法提高约20个百分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这些描述并不是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的等同替换,或相应的改进,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1)分别取待测棉1、2和待测棉3、4的种子24粒,浸泡于25℃水中,浸泡时间为72h,每个品种均重复三次;(2)配制棉铃虫人工饲料,并用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称量,放于24孔养虫盒中,每孔0.5g,试验前用10%次氯酸钠(NaClO)水溶液对养虫盒进行消毒;(3)于72h后,对浸泡的棉籽人工去壳,分别取所述单粒棉籽仁在研钵(内径5cm)中匀浆,分别将所述匀浆迅速转入所述24孔养虫盒中,并与盒中的所述饲料搅拌均匀;(4)按每1000ml蒸馏水17.5g琼脂的比例,配置水琼脂溶液,待熔化的琼脂温度降至约40~50℃时,分别取该水琼脂溶液约1ml放于所述24孔养虫盒中,并快速搅拌均匀待其凝固;(5)在所述24孔养虫盒的各孔中接1头棉铃虫的2日龄幼虫,并将所述24孔养虫盒置于25℃光照培养箱(湿度75%、光暗比为14∶10)中饲养;(6)3天后,统计养虫盒的各孔中棉铃虫的存活数量,计算出待测棉1、2和待测棉3、4的棉铃虫死亡率分别为68%、75%和38%、20%,故待测棉1、2为转基因抗虫棉,且待测棉3、4为非转基因抗虫棉。待测棉1、2实际为中棉所41、中棉所45,均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种室提供,其棉铃虫死亡率分别约为68%、75%,是转基因抗虫棉;且待测棉3、4实际为中棉所35和中棉所23,均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种室提供,其棉铃虫死亡率分别约为38%、20%,是非转基因抗虫棉。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验结果与实际相符。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转基因抗虫棉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棉籽萌动,然后与棉铃虫人工饲料混合,接棉铃虫幼虫,测定该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以此判别是否为转基因抗虫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1)每品种(系)取待测棉的种子数粒,浸泡于常温水中,重复几次;(2)配制所述棉铃虫人工饲料,放于消毒过的养虫盒中;(3)取浸泡的棉籽匀浆,转入所述养虫盒中,并与盒中的所述饲料搅拌均匀;(4)加入水琼脂溶液,于所述养虫盒中,并快速搅拌均匀待其凝固;(5)在所述养虫盒接棉铃虫幼虫,并将所述养虫盒置于常温光照培养箱中饲养;(6)几天后,统计所述养虫盒的各孔中棉铃虫的存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转基因抗虫棉的检测方法,其特征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棉籽萌动,然后与棉铃虫人工饲料混合,接棉铃虫幼虫,测定该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以此判别是否为转基因抗虫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杰雒珺瑜申春玲马艳白雪莉
申请(专利权)人:崔金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