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轮总成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508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轮总成治具,该治具包括承载体,承载体具有承载面;承载面从其边缘向内侧延伸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承载体沿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还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槽连通的通孔,第一限位槽与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两者的轴向延伸并与承载体的外表面相通的间隙,间隙的间距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变;承载面具有垂直于承载面延伸的轴承拆卸槽,轴承拆卸槽的内壁沿周向凸设有竖向限位部。该治具可在对导轮总成进行拆解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固定,降低导轮总成的拆解难度,提高对导轮总成的拆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轮总成治具
本技术属于治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轮总成治具。
技术介绍
线切割是一种通过金属丝的高速往复运动,把磨料带入半导体加工区域进行研磨,将半导体等硬脆材料一次同时切割为数百片薄片的一种切割加工方法。线切割中金属丝的运动是通过导轮总成来引导的。由于线切割对精度的要求,导轮总成需要经常进行轴承或者导轮的更换。导轮总成自线切割机构上拆卸下来后更换导轮、轴承等部件时,由于没有专门的治夹具,导轮总成无法得到有效的固定,使得拆卸过程效率较低,拆卸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轮总成治具,该治具可在对导轮总成进行拆解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固定,降低导轮总成的拆解难度,提高对导轮总成的拆解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轮总成治具,该治具包括承载体,承载体具有承载面;承载面从其边缘向内侧延伸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承载体沿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还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槽连通的通孔,第一限位槽与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两者的轴向延伸并与承载体的外表面相通的间隙,间隙的间距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变;承载面具有垂直于承载面延伸的轴承拆卸槽,轴承拆卸槽的内壁沿周向凸设有竖向限位部。第一限位槽与通孔用于放置导轮总成,其中第一限位槽可对导轮总成进行限位,通孔可对导轮总成进行固定,由于间隙的存在,间隙两侧的承载体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间隙的变化会导致通孔大小的改变,由此可允许治具对更多不同尺寸的导轮总成进行固定,且可通过施加外力增加间隙之间间距以放入大于通孔尺寸的导轮总成,也可通过施加外力减小间隙之间的间距以固定放入通孔中的导轮总成,方便对导轮总成进行拆卸以取出导轮总成中的导轮;轴承拆卸槽中的竖向限位部可对导轮总成进行竖向的限位,导轮总成放置于竖向限位部上方的轴承拆卸槽中,竖向限位部以下的轴承拆卸槽则处于空置的状态,轴承在被拆下后可掉落其中,避免自导轮总成中拆出的轴承卡在导轮总成中。导轮总成在拆卸过程中可首先通过第一限位槽和通孔进行导轮的拆卸,之后通过轴承拆卸槽进行轴承的拆卸,导轮总成在整个拆卸过程中均可以使用该治具进行辅助拆卸,降低了整个拆卸过程的难度,提高了拆卸效率。在一个示例中,承载面具有沿承载面的延伸方向开设的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为通槽,且第二限位槽的内壁绕其轴向凸设有横向限位部。第二限位槽可对导轮总成起到支撑以及限位的作用,通槽可在对导轮总成进行有效地固定的同时还保证了导轮总成的自由度,导轮总成可直接从第二限位槽中拿出而无需进行更复杂的操作;横向限位部可对导轮总成沿第二限位槽的延伸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方便对导轮总成进行拆卸。对导轮总成进行拆卸时,导轮总成处于固定放置的状态,降低了导轮总成的拆卸难度,提高了拆卸效率。在一个示例中,承载体在间隙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在间隙的另一侧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间隙两侧的承载体能够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连接并调整间隙。间隙两侧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以与螺栓螺母配合,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母对间隙进行调整,从而对通孔内的导轮总成进行锁紧固定,避免导轮总成在进行拆卸时在通孔内旋转。在一个示例中,轴承拆卸槽包括同轴开设的第一轴承拆卸槽和第二轴承拆卸槽,第二轴承拆卸槽开设于第一轴承拆卸槽的底面。第一轴承拆卸槽与第二轴承拆卸槽之间形成的台阶式结构即为竖向限位部,该种形式的竖向限位部强度大,在对轴承进行拆卸时更加牢固可靠,且第一轴承拆卸槽与第二轴承拆卸槽开槽简单,竖向限位部的形成工艺简单方便,治具的制造工艺简单。在一个示例中,承载体开设有横向的螺纹孔。导轮总成中导轮的两端有螺纹的可通过承载体上的螺纹孔对导轮的一端进行固定,以方便拆卸。在一个示例中,治具还包括支架和底座,承载体与底座通过支架连接;支架开设有横向的螺纹孔。在一个示例中,底座的外周尺寸大于承载体的外周尺寸,在将治具放置于平面使用时,导轮总成放置或固定于治具上,导轮总成的重量会导致治具的重心偏移,底座的外周尺寸大时可保证治具使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轮总成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轮总成治具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导轮总成治具1、承载体10、承载面11、第一限位槽12、通孔13、间隙14、轴承拆卸槽15、竖向限位部151、第一轴承拆卸槽152、第二轴承拆卸槽153、第二限位槽16、横向限位部161、第一连接孔17、第二连接孔18、第一螺纹孔19、支架20、第二螺纹孔21、底座30、底座开孔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轮总成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导轮总成治具1,其包括承载体10,承载体10具有承载面11;承载面11从其边缘向内侧延伸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图1中箭头指示方向为第一限位槽12的开设方向,也即第一限位槽12的延伸方向),承载体10沿第一限位槽12的延伸方向还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槽12连通的通孔13,第一限位槽12与通孔13的内壁开设有沿两者的轴向延伸并与承载体10的外表面相通的间隙14,间隙14的间距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变,如图1中所示,间隙14横贯于第一限位槽12与通孔13右侧的承载体10的中部并与第一限位槽12、通孔13相贯通,即第一限位槽12、通孔13与间隙14共同将右端部的承载体10分隔为相互分离的上下两部分,以使承载体10的右端部的上下两部分得以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有一定自由度的相对运动;承载面11具有垂直于承载面11延伸的轴承拆卸槽15,轴承拆卸槽15的内壁沿周向凸设有竖向限位部151。在对导轮总成进行更换导轮时,首先要拆卸出导轮总成中的导轮,第一限位槽12与通孔13用于放置导轮总成,以对导轮进行拆卸。其中,第一限位槽12可对导轮总成进行限位,由于间隙14的存在,通孔13可对导轮总成进行固定。间隙14两侧的承载体10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间隙14的变化会导致通孔13大小的改变,由此可允许导轮总成治具1对更多不同尺寸的导轮总成进行固定,且可通过施加外力增加间隙14之间间距以放入大于通孔13尺寸的导轮总成,也可通过施加外力减小间隙14之间的间距以固定放入通孔13中的导轮总成,方便对导轮总成进行拆卸以取出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轮总成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承载体,所述承载体具有承载面;/n所述承载面从其边缘向内侧延伸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承载体沿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两者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承载体的外表面相通的间隙,所述间隙的间距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变;/n所述承载面具有垂直于所述承载面延伸的轴承拆卸槽,所述轴承拆卸槽的内壁沿周向凸设有竖向限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轮总成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承载体,所述承载体具有承载面;
所述承载面从其边缘向内侧延伸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承载体沿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两者的轴向延伸并与所述承载体的外表面相通的间隙,所述间隙的间距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变;
所述承载面具有垂直于所述承载面延伸的轴承拆卸槽,所述轴承拆卸槽的内壁沿周向凸设有竖向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轮总成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具有沿所述承载面的延伸方向开设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为通槽,且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壁绕其轴向凸设有横向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轮总成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体在所述间隙的一侧设置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立志宋建刘乐乐周敏姜兴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岳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