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8065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其包括套筒以及缸体,所述套筒和所述缸体均为底端开槽的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套筒和所述缸体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套筒的顶端和所述缸体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缸体的内腔设有可滑动式活塞以及顶杆,所述活塞将缸体内腔纵向空间分隔成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槽孔延伸至套筒的内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罗拉拆卸装置,通过在装置内设有可滑动式活塞以及顶杆,通过活塞和顶杆提供的动力能完成整个罗拉的拆卸过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罗拉不方便拆卸,增加操作难度和降低了装卸效率,从而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及设备
本技术涉及多线切割机
,尤其涉及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数控多线切割机是一种应用切割线的高速往复运动,把磨料带入加工区域对工件进行研磨,将棒料或锭件一次同时切割为数百片甚至数千片薄片的一种新型切割加工方法的数控加工设备。在数控多线切割机进行切割过程中,细金属线缠绕在罗拉(由“roller”音译而来,是套于传动轴上的圆柱形滚筒)上形成一张线网,晶棒固定于工作台上,传动轴带动罗拉转动,罗拉转动带动金属线与晶棒做相对运动,金属线慢慢地与晶棒靠近,金属线完全通过晶棒后,晶棒被切割为数百或上千的薄片。罗拉在整个设备加工中对加工尺寸起到决定性作用,由于加工尺寸的变更,同一台线锯常需要更换不同槽间宽度的罗拉,因此罗拉需要经常拆装、更换,依靠现有方法拆卸罗拉时费时费力,且可能造成罗拉的损坏,而罗拉不方便拆卸,增加操作难度和降低了装卸效率,从而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现有技术的罗拉拆卸方法一般是将法兰环通过螺纹套于传动轴上,因为罗拉是固定在传动轴上的,罗拉本体设有分布均匀的螺孔位,法兰环上也设有与罗拉本体的螺孔位数量对应的螺孔,在拆卸罗拉的过程中,把法兰环上的螺孔对准罗拉本体上的螺孔,再用螺杆穿过法兰环的孔位旋入罗拉本体上的螺孔内,用扳手不断地把螺杆往里旋入,在往里旋入直至螺杆上的螺帽会抵触法兰环,再继续把螺杆往里旋入,最终将罗拉与传动轴分离,从而完成整个拆卸工作,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往往需要5-6个小时,才能将罗拉取下,且由于螺杆受力较大,螺杆容易出现滑丝甚至断裂的情况,一旦螺杆出现滑丝甚至断裂的情况就需要维修,增长了拆卸时间。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能提高罗拉拆卸效率的装置是本行业内急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罗拉拆卸效率的罗拉拆卸装置。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其包括套筒以及缸体,所述套筒和所述缸体均为底端开槽的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套筒和所述缸体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套筒的顶端和所述缸体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缸体的内腔设有可滑动式活塞以及顶杆,所述活塞将缸体的内腔纵向空间分隔成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槽孔延伸至套筒的内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为一圆柱体,所述顶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槽孔的直径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底端设置有由内向外翻出形成的环形凸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凸台的表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螺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顶端设置有用于给第二空腔进出气的第三槽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顶端和所述缸体的底端分别设有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通过第一螺杆相互配合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设有顶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活塞设有与所述顶杆螺纹相互配合固定的第四螺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螺纹的根部还设有用于加固所述顶杆和所述活塞位置的螺母。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罗拉拆卸设备,用于多线切割机的罗拉拆卸,包含上述任意一项的所述的罗拉拆卸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罗拉拆卸装置,通过在装置内设有可滑动式活塞以及顶杆,通过活塞和顶杆提供的动力能完成整个罗拉的拆卸过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罗拉不方便拆卸,增加操作难度和降低了装卸效率,从而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罗拉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罗拉拆卸装置拆卸罗拉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套筒;2-缸体;3-活塞;4-顶杆;5-第一螺杆;6-顶盘;7-螺母;8-罗拉;9-传动轴;10-第二螺杆;101-第一槽孔;102-环形凸台;103-第一螺孔;104-第三槽孔;105-第二螺孔;201-第二槽孔;202-第一空腔;203-第二空腔;204-第三螺孔;301-第四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其包括套筒1以及缸体2,套筒1和缸体2均为底端开槽的空心圆柱体结构,套筒1和缸体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孔101和第二槽孔201,套筒1的顶端和缸体2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套筒1的顶端和缸体2的底端分别设有第二螺孔105和第三螺孔204,第二螺孔105和第三螺孔204通过第一螺杆5相互配合固定连接,缸体2的内腔设有可滑动式活塞3以及顶杆4,活塞3将缸体2的内腔纵向空间分隔成第一空腔202与第二空腔203,顶杆4一端与活塞3固定连接,顶杆4靠近活塞3的一端设有螺纹,活塞3设有与顶杆4螺纹相互配合固定的第四螺孔301,顶杆4螺纹的根部还设有用于加固顶杆4和活塞3位置的螺母7,顶杆4旋转进入活塞3后通过螺纹咬合方式固定,再由螺母7拧入顶杆4的根部固定位置,顶杆4远离活塞3的一端贯穿第一槽孔101延伸至套筒1的内筒,顶杆4为一圆柱体,顶杆4的直径与第一槽孔101的直径相同,或顶杆4的直径小于第一槽孔101的直径,使顶杆4可以顺畅的贯穿第一槽孔101,工作时,往第二槽孔201通入气体或者液体,通过气压或者液压的作用使活塞3推动顶杆4贯穿第一槽孔101向下移动。参考图2,套筒1的底端设置有由内向外翻出形成的环形凸台102,罗拉8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五螺孔(图中未示出),环形凸台102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螺孔103,第一螺孔103与罗拉8上的第五螺孔一一对应,要针对不同规格的罗拉8进行拆卸时,只需要更换套筒1的规格,工作时,使环形凸台102的表面上第一螺孔103对准罗拉8上第五螺孔的位置,再通过第二螺杆10拧入配合固定,使套筒1与罗拉8固定在一起,顶杆4远离活塞3的一端设有顶盘6,顶盘6起到的作用就是让受力面更加均匀,顶盘6的中心设有与顶杆4相互配合的螺纹,顶杆4靠近顶盘6的根部设有对应的螺纹,顶盘6与顶杆4通过螺纹咬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在顶杆4往下移动的过程中,顶盘6抵靠传动轴9,接着顶盘6挤压传动轴9,使套筒1和罗拉8一起脱离传动轴9,从而完成对罗拉8的拆卸,套筒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给第二空腔203进出气的第三槽孔104,在活塞3往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空腔203的空间会慢慢变小,空气就会受到挤压,挤压过后会通过第三槽孔104中排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罗拉拆卸设备,用于多线切割机的罗拉拆卸,包含上述的罗拉拆卸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罗拉拆卸装置,通过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筒以及缸体,所述套筒和所述缸体均为底端开槽的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套筒和所述缸体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套筒的顶端和所述缸体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缸体的内腔设有可滑动式活塞以及顶杆,所述活塞将缸体的内腔纵向空间分隔成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槽孔延伸至套筒的内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筒以及缸体,所述套筒和所述缸体均为底端开槽的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套筒和所述缸体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所述套筒的顶端和所述缸体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缸体的内腔设有可滑动式活塞以及顶杆,所述活塞将缸体的内腔纵向空间分隔成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所述顶杆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槽孔延伸至套筒的内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为一圆柱体,所述顶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槽孔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底端设置有由内向外翻出形成的环形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罗拉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台的表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辉李晓伟周磊周铁军严卫东余敬桂江炼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先导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