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内皮细胞物质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9236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从混合细胞群分离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和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识别VEGFR-3胞外区的特定抗体可用于特异性分离基本不含其它污染性非-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用于制备所述细胞以及使用所述细胞的方法和组合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与内皮细胞分离相关的物质和方法,以及根据本专利技术而分离的细胞。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获取分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群。
技术介绍
淋巴系统是一种以与循环系统平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与循环体统不同的是,循环系统是利用心脏将血液泵送至全身,而淋巴系统则是用淋巴管自身伸缩泵送淋巴液。淋巴管没有象血管一样交叉相连,而是形成一套辐射状(coordinated)结构,包括初级淋巴窦,淋巴液由此流入淋巴毛细管,随后到达汇集淋巴管,然后流入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最终流入静脉循环系统。淋巴液所流经管道的组成是不同的,包括初级淋巴管的单内皮层,汇集淋巴管(collecting lymphatic)的复合层,其中包含内皮、肌肉及外膜层,以及淋巴结的复合结构。机体的不同器官如皮肤、肺及GI通道含有具各种独特特性的淋巴组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内皮细胞增殖、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及血管通透性的主要调节因子(Ferrara,JMol Med77527-543,1999)。除VEGF之外,生长因子的VEGF家族目前还含有其它5种已知成员,名为胎盘生长因子(P1GF)、VEGF-B、VEGF-C、VEGF-D和orf病毒VEGF同系物(eriksson and alitalo,Curr TopMicrobiol Immunol.,23741-57;1999)。近来还从蛇毒中分离出了其它新的VEGF-样肝素结合蛋白(Gasmi等,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68(1)69-72,2000;Gasmi等,Biochem Biophys Acta 1481(1)209-12,2000;Komori等,1999)。编码VEGF或VEGF家族三受体VEGFR-1/Flt1、VEGFR-1/Flt1/KDR或VEGFR-1/Flt4中任一的基因的断裂都会由于血管无法发育而导致胚胎的死亡(Dumont等,Science,282946-949,1998;Fong等,Nature,37666-70,1995;Shalaby等,Nature,37662-66,1995)。这些受体及其配体的详细描述见美国专利5,776,755;美国专利5,607,918;美国专利5,840,693;美国专利5,928,939;美国专利5,776,755;美国专利6,130,071;美国专利6,221,839;美国专利6,235,713;美国专利6,245,530;1999年10月2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09/427,657美国专利申请;2000年3月2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09/534,376美国专利申请;2001年1月1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262,476美国专利申请;以及1998年2月2日提交的PCT申请PCT/US98/01973。这些文献中的每一篇在此都是作为一个整体专门引入作为参考。其它涉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文献还可参见例如,美国专利6,245,512;美国专利6,168,778;美国专利6,100,071;美国专利6,051,698;美国专利6,040,157;美国专利6,020,473;美国专利6,011,003,在此引入作为参考。VEGFR-2被认为是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有丝分裂中主要的具信号传导活性的VEGF受体。VEGF通过VEGFR-2的活化诱导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存活,随后的信号传导途径包括MAP(有丝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ERK(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和磷脂酰肌醇(PI)-3途径(有关综述,参见Petrova等,Exp.Cell.Res.253117-130,1999;Shibuya等,In Clasesson-Welsh,L(ed.)Vasular Growth Factors And Angiogenesis.Springer Verlag,GmbH&Co.,KG,Heidelberg,23759-83,1999)。许多细胞中p42/p44 MAPK(ERK1/ERK2)级联反应的活化与增殖反应联系在一起。另外,该途径还能通过刺激原存活基因(pro-survival gene)转录和翻译后修饰以及细胞死亡机制中成分的灭活导致细胞存活率提高(Bonni等,Science,2861358-1362,1999;Gupta等,Exp.Cell.Res.,247495-504,1999)。起初认为所述PI-3激酶途径还与有丝分裂相连,但是随后的几个试验表明该途径通过活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蛋白激酶B)在调控细胞存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Datta等Genes Dev.132905-2927)。最近的试验还表明MAPK和PI-3激酶信号传导途径之间存在一些交叉影响(crosstalk)Raf被Akt磷酸化导致Raf-MEK(MAP激酶的激酶)-ERK途径被抑制(rommel等,Science,2861738-1741,1999;Zimmermannand Moelling,Science,2861741-1744,1999)。分子生物学已证实至少有一些基因和蛋白在调节胚胎生长和/或胚胎发育中发挥着作用。所述基因/蛋白其中之一是名为Flt4的受体酪氨酸激酶(fms-样酪氨酸激酶4;也称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或VEGFR-3),克隆自人白血病细胞及胎盘cDNA文库。试验表明,在小鼠胚胎中,VEGFR-3基因的断裂会导致基本血管网络无法改型(remodeling),胚胎9.5天后死亡。其它试验还表明VEGFR-3内的某些突变在遗传性淋巴水肿中起着因果作用(公开号为WO00/58511的PCT申请)。但是,VEGFR-3并不仅局限于淋巴管。在淋巴管出现之前,VEGFR-3在胚胎血管系统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另外有试验表明,在进一步发育过程中,VEGFR-3的表达变得主要限于淋巴管。但是,VEGFR-3的表达还出现在至少一些肿瘤的新生血管中(公开号为WO00/21560的PCT申请)。在小鼠胚龄8.5天时VEGFR-3在发育的血管中开始表达,VEGFR-3缺陷胚胎会由于基本血管网络无法改型而死于midgestation(Dumont等,Science,282946-949,1998)。但是,在成人组织中,VEGFR-3的表达主要发生在淋巴内皮(Kaipainen,等,proc.Natl.Acad.Sci.USA,923566-3570,1995;Partanen等,FASEBJ.,142087-2096,2000),VEGFR-3的配体VEGF-C和VEGF-D能引发淋巴管的生长(Jeltsch等,Science,2761423-1425,1997;Veikkola等,EMBOJ.201223-1231)。相反,用可溶性VEGFR-3蛋白阻断VEGFR-3信号传导途径会因引发内皮细胞凋亡而导致发育中的淋巴管退化(Mkinen等,Nature Med.,7199-205,2001)。但是,通过VEGFR-3活化的生化信号传导途径效果不如VEGFR-2的信号传导途径,因而使得该途径难以确证这些淋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含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生物样本中分离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让所述样本与能优先识别淋巴管内皮细胞而非其它内皮细胞的抗体在该抗体能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结合的条件下接触,以及b)分离与所述抗体结合的淋巴管内皮细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里阿利塔洛泰加马基嫩
申请(专利权)人:路德维格癌症研究院利森蒂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