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巴管识别的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932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淋巴管识别的碳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以生物质碳源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碳纳米球。进一步地,以透明质酸盐为配体,通过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的偶联反应,对碳纳米球进行表面透明质酸盐修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以生物质碳源为原料制备碳纳米球。所用原料生物安全性高、毒性小,碳纳米球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基团,易于进一步功能化。采用透明质酸盐为修饰剂,对淋巴管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有利于提高碳纳米球的靶向性。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连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球的制备和表面修饰技术。本方法属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面修饰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的发现,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对碳材料的研究热潮。生物质碳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碳源,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且廉价易得而得到了人们的青睐。由生物质碳源水热法制备碳纳米材料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特点,实验过程中没有引入任 何引发剂以及有毒溶剂,得到的炭球粒径均匀,大小可控,同时表面含有大量活性官能团,具有优良的亲水性和表面反应活性,可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诊断以及药物传输领域,也可以作为制备核壳结构材料或者多孔材料的模板等等,具有令人欣喜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地,最近的研究表明,碳纳米球等碳纳米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能应用于细胞成像中(J.Y. Fan, P. K. Chu, small 2010, 19(6),2080-2098)。但关于碳纳米材料的靶向成像未见报道。众所周知,淋巴管异常可导致如淋巴水肿和肿瘤转移等严重疾病。但是,随着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和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使得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在分子水平上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为淋巴管生成的靶向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淋巴管识别的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碳纳米球的制备:配制浓度为15~150g/L的生物质碳源溶于去离子中,充分搅拌后转入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高压反应釜,在80~200℃条件下,反应时间1~24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釜自然冷却到约60℃,用乙醇和去离子水依次洗涤数次,离心分离,真空烘干,得到碳纳米球;b、透明质酸盐的表面改性:配制浓度为10~200g/L的透明质酸盐溶液,其分子量为2000~20000,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与透明质酸盐摩尔比为1:1的偶联剂,室温下反应6~24小时,然后将反应溶液加入透析袋中,在去离子水中透析3~7天,得溶液a;c、碳纳米球的表面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君周涓何丹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