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纵梁与下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50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纵梁与下壳体,在中纵梁本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座,使得上壳体稳定支撑在第一固定座上,避免因上壳体受力不稳而影响电池包结构的稳定性。由于衬套本体插入穿孔中,且第一抵触件抵触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二抵触件抵触在中纵梁本体上,因此,通过第一抵触件与第二抵触件配合,使得衬套本体的两端稳定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上。当固定件穿入衬套本体内,并与上壳体连接时,上壳体则能够稳定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上,如此,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同时,由于衬套本体套设在第一固定座内,因此,对于衬套本体而言,则相当在外部套有一层防护层,即使衬套本体上发生渗水,水也会被第一固定座阻挡,而不会直接流入电池包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纵梁与下壳体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纵梁与下壳体。
技术介绍
新能源车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电池系统,电池系统中的电池模组一般以电池包的形式固定在车体上。其中,电池包主要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盖设在下壳体上,电池模组则安装在下壳体内的中纵梁上。作为下壳体中的主要梁,中纵梁不仅起着稳定承载电池模组的作用,而且还担负与上壳体连接的责任。在与上壳体连接过程中,在中纵梁上设置衬套;再将上壳体支撑在衬套上;接着,将螺栓通过衬套中,并从上壳体伸出;最后,旋上螺帽,使得上壳体固定在下壳体上。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很容易导致上壳体受力不稳而影响电池包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容易导致电池包的气密性失效,从而导致电池包内发生进水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中纵梁与下壳体,使得上壳体稳定固定,提高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保证电池包的气密性稳定。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纵梁,包括:中纵梁本体,所述中纵梁本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用于承载上壳体,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贯穿所述中纵梁本体设置;与衬套结构,所述衬套结构包括衬套本体、及设置在所述衬套本体两端的第一抵触件与第二抵触件,所述衬套本体插入所述穿孔中,且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抵触配合,所述第二抵触件与中纵梁本体抵触配合。上述的中纵梁,在中纵梁本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座,使得上壳体稳定支撑在第一固定座上,大大提高了中纵梁本体的承载力,避免因上壳体受力不稳而影响电池包结构的稳定性。由于衬套本体插入穿孔中,且第一抵触件抵触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二抵触件抵触在中纵梁本体上,因此,通过第一抵触件与第二抵触件配合,使得衬套本体的两端稳定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上。当固定件穿入衬套本体内,并与上壳体连接时,上壳体则能够稳定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上,如此,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同时,由于衬套本体套设在第一固定座内,因此,对于衬套本体而言,则相当在外部套有一层防护层,即使衬套本体上发生渗水,水也会被第一固定座阻挡,而不会直接流入电池包内,如此,有利于保证电池包的气密性稳定,使得电池模组在电池包内安全、稳定运行。下面结合上述方案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中纵梁本体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抵触件抵触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抵触件抵触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纵梁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触件和/或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装入所述第一密封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纵梁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件装入所述第二密封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纵梁还包括第三密封件与第四密封件,所述第三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抵触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之间,所述第四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抵触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触件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二抵触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壁之间设有第四密封槽,所述第三密封件装入所述第三密封槽中,所述第四密封件装入所述第四密封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纵梁本体包括连接底座、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底座上的支撑梁,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所述连接底座用于安装底板结构。一种下壳体,包括边框、底板结构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纵梁,所述底板结构装设在所述边框与所述中纵梁本体上,所述中纵梁本体装设在所述边框上。上述的下壳体,采用以上的中纵梁,在中纵梁本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座,使得上壳体稳定支撑在第一固定座上,大大提高了中纵梁本体的承载力,避免因上壳体受力不稳而影响电池包结构的稳定性。由于衬套本体插入穿孔中,且第一抵触件抵触在第一固定座上,第二抵触件抵触在中纵梁本体上,因此,通过第一抵触件与第二抵触件配合,使得衬套本体的两端稳定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上。当固定件穿入衬套本体内,并与上壳体连接时,上壳体则能够稳定在连接在第一固定座上,如此,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同时,由于衬套本体套设在第一固定座内,因此,对于衬套本体而言,则相当在外部套有一层防护层,即使衬套本体上发生渗水,水也会被第一固定座阻挡,而不会直接流入电池包内,如此,有利于保证电池包的气密性稳定,使得电池模组在电池包内安全、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中纵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中纵梁结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下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下壳体沿着A-A的方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圈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4中圈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衬套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中纵梁,110、中纵梁本体,111、连接底座,1111、第一安装面,1112、第二安装面,112、支撑梁,120、第一固定座,121、穿孔,122、第一安装槽,123、第一密封槽,124、第二密封槽,125、第二安装槽,126、第三密封槽,127、第四密封槽,130、衬套结构,131、衬套本体,132、第一抵触件,133、第二抵触件,140、第一安装件,150、第二安装件,160、第二固定座,170、第一密封件,171、第二密封件,172、第三密封件,173、第四密封件,200、边框,300、底板结构,400、中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4、图5及图6,一种中纵梁100,包括:中纵梁本体110与衬套结构130。中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纵梁本体,所述中纵梁本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用于承载上壳体,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贯穿所述中纵梁本体设置;与/n衬套结构,所述衬套结构包括衬套本体、及设置在所述衬套本体两端的第一抵触件与第二抵触件,所述衬套本体插入所述穿孔中,且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抵触配合,所述第二抵触件与中纵梁本体抵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纵梁本体,所述中纵梁本体上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用于承载上壳体,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贯穿所述中纵梁本体设置;与
衬套结构,所述衬套结构包括衬套本体、及设置在所述衬套本体两端的第一抵触件与第二抵触件,所述衬套本体插入所述穿孔中,且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抵触配合,所述第二抵触件与中纵梁本体抵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中纵梁本体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抵触件抵触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抵触件抵触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触件和/或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装入所述第一密封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第一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华许俊海何凯欣刘太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