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009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2:46
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使电池放电的车辆用电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10)具有:电池(11);电力供给线路(14),其由电力供给正极线路(12)以及电力供给负极线路(13)构成;功率控制单元;第1主开关(16),其安装于电力供给正极线路(12);第2主开关(17),其安装于电力供给负极线路(13);电阻用开关(20)和预充电用电阻(19),它们在旁通线路(18)串联连接;以及充电用插头(21),其安装于电力供给线路(14)。另外,在车辆用电源装置(10)中,如果充电用插头(21)变为断开状态,则通过使电阻用开关(20)变为导通状态而使得电流从电池(11)向预充电用电阻(19)流动,由此使得电池(11)安全地放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够在废弃时或者发生事故时有效地使电池放电的车辆用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乘用车等车辆,出现了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这些车辆搭载有大型电池。例如,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这样的电池的结构。在随着车辆的废弃而对电池进行处理时,为了保护环境、保障安全而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使电池放电的放电作业。通常,在该放电作业中,将电池从车辆拆下,将拆下的电池与放电装置连接,由放电装置的负载将电池的电力吸收,由此进行放电直至电池的电压小于或等于恒定值为止。另外,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也需要进行电池的放电作业,以保护乘员、救助者等免受电击。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470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0760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14580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24772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2465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即,在维修工厂,将电池从车辆拆下并与放电装置连接是伴随着作为几百千克的重量体的电池的移动的重体力劳动,因此提高作业效率并不简单。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即,如果因电池的无力化而利用专用的放电装置,则产生放电装置的导入、维持管理成本,因此会使得车辆的废弃成本提升。并且,存在如下问题,即,能够通过与放电装置连接而使得电池的电压下降,但放电装置所具有的负载的电阻值较高,因此使电池完全无力化并不简单。并且,还存在如下问题,即,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了使电池实现无力化,考虑到在发生事故时需要进行救助活动的情况,携带放电装置而使电池无力化并不现实。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使电池放电的车辆用电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电池;电力供给线路,其具有电力供给正极线路以及电力供给负极线路;功率控制单元,其经由所述电力供给线路而与所述电池连接;第1主开关,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正极线路;第2主开关,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负极线路;预充电用电阻和电阻用开关,它们在将所述电力供给正极线路和所述电力供给负极线路旁通的旁通线路串联连接;以及充电用插头,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线路,能够实现将电力从所述电池供给至所述功率控制单元的电力供给状态、以及将所述电力的供给断开的断开状态,如果所述充电用插头变为所述断开状态,则通过使所述电阻用开关变为导通状态而使得电流从所述电池向所述预充电用电阻流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充电用插头变为所述断开状态,则电流向所述充电用插头所具有的放电用电阻流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电源控制装置,如果电流从所述电池向所述预充电用电阻流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恒定时间,则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将电流从所述电池向所述预充电用电阻的供给断开,使得电流从所述电池供给至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电源控制装置,如果所述电池的电压小于规定值,则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将电流从所述电池向所述预充电用电阻的供给断开,使得电流从所述电池供给至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能够将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和所述电池一起从车辆拆下。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用插头安装成能够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移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主开关、所述第2主开关以及所述电阻用开关分别由继电器构成。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电池;电力供给线路,其具有电力供给正极线路以及电力供给负极线路;功率控制单元,其经由所述电力供给线路而与所述电池连接;第1主开关,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正极线路;第2主开关,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负极线路;预充电用电阻和电阻用开关,它们在将所述电力供给正极线路和所述电力供给负极线路旁通的旁通线路串联连接;以及充电用插头,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线路,能够实现将电力从所述电池供给至所述功率控制单元的电力供给状态、以及将所述电力的供给断开的断开状态,如果所述充电用插头变为所述断开状态,则通过使所述电阻用开关变为导通状态而使得电流从所述电池向所述预充电用电阻流动。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在将电池废弃时或者发生车辆事故时,如果充电用插头变为断开状态,则通过使电阻用开关变为导通状态而使得电流从电池向预充电用电阻流动。由此,无需将电池与电池放电用的专用设备连接便能够使电池放电。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充电用插头变为所述断开状态,则电流向所述充电用插头所具有的放电用电阻流动。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电流向充电用插头具有的放电用电阻流动而能够使得放电时的整个放电用电路的电阻值增大,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放电。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电源控制装置,如果电流从所述电池向所述预充电用电阻流动的时间大于或等于恒定时间,则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将电流从所述电池向所述预充电用电阻的供给断开,使得电流从所述电池供给至所述电源控制装置。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在经过了恒定时间之后,通过使电流从电池向电源控制装置流动而能够更可靠地使电池放电。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的电源控制装置,如果所述电池的电压小于规定值,则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将电流从所述电池向所述预充电用电阻的供给断开,使得电流从所述电池供给至所述电源控制装置。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在电池的电压小于规定值之后,通过使电流从电池向电源控制装置流动而能够使电池更靠地放电。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能够将所述电源控制装置和所述电池一起从车辆拆下。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能够将电源控制装置和电池一起从车辆拆下并废弃,因此即使在废弃之后也能够使电池放电。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用插头安装成能够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移位。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充电用插头能够沿前后方向移位,从而,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电池等向前方移动而使得充电用插头变为断开状态,能够使电池放电。因而,在发生车辆碰撞事故时,即使不利用人力进行操作也能够使电池放电。并且,在车辆的维修时,机修师以手动方式对充电用插头施加冲击而能够使电池放电。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主开关、所述第2主开关以及所述电阻用开关分别由继电器构成。由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电源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构成各开关。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电源装置的图,(A)是表示具有车辆用电源装置的车辆的斜视图,(B)是表示车辆用电源装置的框图。图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电池;/n电力供给线路,其具有电力供给正极线路以及电力供给负极线路;/n功率控制单元,其经由所述电力供给线路而与所述电池连接;/n第1主开关,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正极线路;/n第2主开关,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负极线路;/n预充电用电阻和电阻用开关,它们在将所述电力供给正极线路和所述电力供给负极线路旁通的旁通线路串联连接;以及/n充电用插头,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线路,能够实现将电力从所述电池供给至所述功率控制单元的电力供给状态、以及将所述电力的供给断开的断开状态,/n如果所述充电用插头变为所述断开状态,则通过使所述电阻用开关变为导通状态而使得电流从所述电池向所述预充电用电阻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4 JP 2019-0473811.一种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池;
电力供给线路,其具有电力供给正极线路以及电力供给负极线路;
功率控制单元,其经由所述电力供给线路而与所述电池连接;
第1主开关,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正极线路;
第2主开关,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负极线路;
预充电用电阻和电阻用开关,它们在将所述电力供给正极线路和所述电力供给负极线路旁通的旁通线路串联连接;以及
充电用插头,其安装于所述电力供给线路,能够实现将电力从所述电池供给至所述功率控制单元的电力供给状态、以及将所述电力的供给断开的断开状态,
如果所述充电用插头变为所述断开状态,则通过使所述电阻用开关变为导通状态而使得电流从所述电池向所述预充电用电阻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充电用插头变为所述断开状态,则电流向所述充电用插头所具有的放电用电阻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电源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