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865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目的在于提高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的乘员保护性能。具有乘员乘坐的座椅(15)的车辆(1)的乘员保护装置(40)具有:上推机构(49),对于乘员乘坐的座椅(15)的座面,其将座面的在车辆(1)的车宽方向(W)的外侧部分相比于座面的内侧部分上推;推入机构(48),其将坐在座椅(15)上的乘员的至少肩部从车宽方向(W)的外侧向内侧推入;车载传感器(41、42),其检测车辆(1)将发生侧面碰撞或有可能发生侧面碰撞;控制部(47)。当车载传感器(41、42)检测到车辆(1)将发生侧面碰撞或有可能发生侧面碰撞时,控制部(47)使上推机构(49)和推入机构(48)都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等车辆的车体侧面部有时会与其他车辆等发生碰撞。

2、当发生这种侧面碰撞时,车辆很难确保较长距离作为车体侧面部到座椅的间隔,因此例如与前部碰撞等相比,侧面碰撞更容易对坐在座椅上的乘员产生直接影响。

3、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使设置在座椅座面的安全气囊展开,将座面的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外侧部分相比于座面的内侧部分上推的机构。

4、而且,专利文献1记载了,通过将座椅的座面上推,能够让乘坐的乘员离开车体的侧面部而向内侧躲避。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60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仅仅通过像专利文献1那样将座椅座面的外侧部分上推,坐在座椅座面上的乘员的上身很难整体向内侧移动。即使一并展开帘式安全气囊和侧安全气囊,这些沿车体侧面展开的安全气囊本身也不会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大幅展开,因此在现实中很难产生使坐在座椅座面上的乘员的上身向内侧移动的作用。

3、另外,坐在座椅座面上的乘员并不是像现有的假人模型那样整个体格是坚硬的。例如,基本上,人腹部坚硬的东西只有脊柱。

4、当以这种人体骨骼为前提时,即使像专利文献1那样将座椅座面的外侧部分上推,被上推的也只有骨盆部的外侧部分,骨盆部更上侧的肩部和头部则不会和骨盆部一起被上推。即使骨盆部的外侧部分被上推,肩部和头部也会由于重力和惯性力而保持在之前的位置。结果,坐在座面外侧部分被上推的座椅上的乘员,其被上推的骨盆部和未发生位移的肩部之间的腹部的外侧部分有可能遭到挤压。在发生了这种挤压的状态下,如果再有侧面碰撞产生的力输入,则坐在座椅上的乘员的腹部的外侧部分有可能进一步遭到挤压。

5、如此,要求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提高侧面碰撞时的乘员保护性能。

6、解决课题的手段

7、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是具有乘员乘坐的座椅的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具有:上推机构,对于乘员乘坐的所述座椅的座面,所述上推机构能够将所述座面的在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的外侧部分相比于所述座面的内侧部分上推;推入机构,其将坐在所述座椅上的乘员的至少肩部从所述车宽方向的外侧向内侧推入;车载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车辆将发生侧面碰撞或有可能发生侧面碰撞;以及控制部。其中,当所述车载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车辆将发生侧面碰撞或有可能发生侧面碰撞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上推机构和所述推入机构都工作。

8、专利技术效果

9、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具有:上推机构,对于乘员乘坐的座椅的座面,上推机构能够将座面的在车辆的车宽方向的外侧部分相比于座面的内侧部分上推;推入机构,其能够将坐在座椅上的乘员的至少肩部从车宽方向的外侧向内侧推入。而且,当车载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将发生侧面碰撞或有可能发生侧面碰撞时,控制部使上推机构和推入机构都工作。

10、由此,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坐在座椅上的乘员,在至少肩部被推入机构向所述车宽方向的内侧推入、姿势向内侧变形的状态下,骨盆部的外侧部分与内侧部分相比,被上推机构上推。在座椅上姿势向内侧变形的乘员,其骨盆部更上侧的整个上身可以倒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由此,能够使乘员离开汽车的侧面碰撞位置。

11、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乘员的骨盆部更上侧的上身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其整体会一并倒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由于整个上身会如此一并被推入并倒向内侧,因此乘员的上身不易在车宽方向上发生大幅弯曲。坐在座椅上的乘员不易因上身在车宽方向弯曲而导致腹部遭受挤压。

12、结果,本专利技术在发生侧面碰撞时,使坐在座椅上的乘员离开侧面碰撞位置,使侧面碰撞不易对该乘员产生直接影响,并且,通过将该乘员的上身整体向内侧推入,可以让整个上身适宜地倒向内侧,在上身的腹部等不易产生局部挤压。本专利技术可以期待提高侧面碰撞时的乘员保护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所述车辆具有乘员乘坐的座椅,所述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具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所述车辆具有乘员乘坐的座椅,所述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乘员保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川满晴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巴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