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64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7
本申请属于摩托车和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包括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双撑横梁、安装机构、脚蹬机构、弹性件连接部以及缓冲机构。由于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可以在车体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点,本申请提供的双撑底座相比现有的单撑底座具有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等技术优势;同时,由于双撑底座上设置有缓冲机构,还可以通过滑动缓冲作用,降低使用过程中发出的噪音以及减少双撑底座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硬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
本申请属于摩托车和电动车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
技术介绍
现有摩托车或电动车的支撑底座一般为单撑结构,稳定性欠佳且强度不够。并且,现有摩托车或电动车的支撑底座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发出较大的噪音,影响环境保护且容易造成底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提供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包括:第一支撑脚,用作第一支撑点;第二支撑脚;用作第二支撑点;双撑横梁,用于连接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安装机构,用于将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安装到摩托车或电动车上;脚蹬机构,用于接受外力以使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发生旋转;弹性件连接部,用于连接弹性件以增加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恢复力;缓冲机构,用于降低噪音并通过缓冲作用减少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受到的损伤。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优选,第一支撑脚上还设置有第一支撑脚护垫,第二支撑脚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撑脚护垫。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优选,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和双撑横梁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优选,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第一安装机构和第二安装机构分别设置在双撑横梁的两侧。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优选,第一安装机构包括第一装配孔和第一肋板;第二安装机构包括第二装配孔和第二肋板。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优选,脚蹬机构包括一体成型的脚蹬杆和脚蹬部。进一步优选地,脚蹬部上还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结构。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优选,弹性件连接部包括连接板体,连接板体的一端设置有钩状的连接部。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优选,缓冲机构包括轮框和装配在轮框内的滑轮。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优选,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和双撑横梁为U型结构。有益的技术效果:1、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分别形成车体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点,有助于增加支撑底座的机械强度和支撑的稳定性。2、缓冲机构可以通过滑动缓冲作用降低使用过程中发出的噪音,并通过滑动缓冲作用减少双撑底座受到的损伤。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进行详细介绍。附图说明图1:本申请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正面透视图;图2:本申请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右侧透视图。标识说明:10-第一支撑脚,20-第二支撑脚,30-双撑横梁,40-安装机构,50-脚蹬机构,60-弹性件连接部,70-缓冲机构,80-第一支撑脚护垫,90-第二支撑脚护垫;410-第一安装机构,420-第二安装机构;510-脚蹬杆,520-脚蹬部;610-连接板体,620-连接部;710-轮框,720-滑轮;4110-第一装配孔,4120-第一肋板;4210-第二装配孔,4220-第二肋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公开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包括第一支撑脚10、第二支撑脚20、双撑横梁30、安装机构40、脚蹬机构50、弹性件连接部60以及缓冲机构70。第一支撑脚10、第二支撑脚20和双撑横梁30采用空心金属管一体弯折成型,整体呈现U型结构,第一支撑脚10和第二支撑脚20分别用作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第一支撑点和第二支撑点。安装机构40包括分别设置在双撑横梁30两侧的第一安装机构410和第二安装机构420,第一安装机构410包括第一装配孔4110和第一肋板4120,第二安装机构420包括第二装配孔4210和第二肋板4220。第一装配孔4110和第二装配孔4210用于将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安装到车体上。脚蹬机构50包括一体成型的脚蹬杆510和脚蹬部520,脚蹬部520用于接受外力以使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发生旋转,脚蹬杆510用于传递脚蹬部520受到的外力。为增加摩擦力,脚蹬部520上还设置有摩擦结构。弹性件连接部60包括连接板体610,连接板体610的一端紧固在第一支撑脚10上,另一端设置有钩状的连接部620。连接部620用于连接弹性件比如弹簧以增加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恢复力。缓冲机构70包括轮框710和装配在轮框710内的滑轮720,滑轮720用于降低噪音并通过缓冲作用减少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受到的损伤。由于第一支撑脚10和第二支撑脚20可以在车体两侧形成两个支撑点,本申请提供的双撑底座相比现有的单撑底座具有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等技术优势;同时,由于双撑底座上设置有缓冲机构,还可以通过滑轮720的滑动缓冲作用,降低使用过程中发出的噪音以及减少双撑底座使用中受到的硬性损伤。在本申请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对第一支撑脚10和第二支撑脚20的保护,第一支撑脚10和第二支撑脚20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脚护垫80和第二支撑脚护垫90。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较佳的实施例而已,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的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申请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和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申请,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特征在于,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包括:/n第一支撑脚(10),用作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第一支撑点;/n第二支撑脚(20);用作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第二支撑点;/n双撑横梁(3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脚(10)和所述第二支撑脚(20);/n安装机构(40),用于将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安装到摩托车或电动车上;/n脚蹬机构(50),用于接受外力以使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发生旋转;/n弹性件连接部(60),用于连接弹性件以增加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恢复力;/n缓冲机构(70),用于降低噪音并通过缓冲作用减少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受到的损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特征在于,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包括:
第一支撑脚(10),用作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第一支撑点;
第二支撑脚(20);用作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第二支撑点;
双撑横梁(3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脚(10)和所述第二支撑脚(20);
安装机构(40),用于将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安装到摩托车或电动车上;
脚蹬机构(50),用于接受外力以使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发生旋转;
弹性件连接部(60),用于连接弹性件以增加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恢复力;
缓冲机构(70),用于降低噪音并通过缓冲作用减少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受到的损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脚(10)上还设置有第一支撑脚护垫(80);
所述第二支撑脚(20)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撑脚护垫(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脚(10)、所述第二支撑脚(20)和所述双撑横梁(30)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机构(40)包括第一安装机构(410)和第二安装机构(420);
所述第一安装机构(410)和第二安装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桂阳谈福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君强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