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640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7
本申请属于摩托车和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包括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双撑横梁、安装机构、脚蹬机构、弹性件连接部以及缓冲机构。由于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可以在车体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点,本申请提供的双撑底座相比现有的单撑底座具有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等技术优势;同时,由于双撑底座上设置有缓冲机构,还可以通过滑动缓冲作用,降低使用过程中发出的噪音以及减少双撑底座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硬性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
本申请属于摩托车和电动车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
技术介绍
现有摩托车或电动车的支撑底座一般为单撑结构,稳定性欠佳且强度不够。并且,现有摩托车或电动车的支撑底座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发出较大的噪音,影响环境保护且容易造成底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提供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包括:第一支撑脚,用作第一支撑点;第二支撑脚;用作第二支撑点;双撑横梁,用于连接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安装机构,用于将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安装到摩托车或电动车上;脚蹬机构,用于接受外力以使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发生旋转;弹性件连接部,用于连接弹性件以增加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恢复力;缓冲机构,用于降低噪音并通过缓冲作用减少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受到的损伤。作为本申请提供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优选,第一支撑脚上还设置有第一支撑脚护垫,第二支撑脚上还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特征在于,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包括:/n第一支撑脚(10),用作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第一支撑点;/n第二支撑脚(20);用作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第二支撑点;/n双撑横梁(3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脚(10)和所述第二支撑脚(20);/n安装机构(40),用于将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安装到摩托车或电动车上;/n脚蹬机构(50),用于接受外力以使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发生旋转;/n弹性件连接部(60),用于连接弹性件以增加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恢复力;/n缓冲机构(70),用于降低噪音并通过缓冲作用减少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受到的损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特征在于,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包括:
第一支撑脚(10),用作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第一支撑点;
第二支撑脚(20);用作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第二支撑点;
双撑横梁(30),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脚(10)和所述第二支撑脚(20);
安装机构(40),用于将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安装到摩托车或电动车上;
脚蹬机构(50),用于接受外力以使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发生旋转;
弹性件连接部(60),用于连接弹性件以增加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的恢复力;
缓冲机构(70),用于降低噪音并通过缓冲作用减少该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受到的损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脚(10)上还设置有第一支撑脚护垫(80);
所述第二支撑脚(20)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撑脚护垫(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脚(10)、所述第二支撑脚(20)和所述双撑横梁(30)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双撑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机构(40)包括第一安装机构(410)和第二安装机构(420);
所述第一安装机构(410)和第二安装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桂阳谈福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君强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