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筛选镇痛中药活性成分的细胞膜色谱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4842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同时筛选镇痛中药活性成分和确定其结合的阿片受体亚型的细胞膜色谱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白芷醇提液指纹图谱的建立;输精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效应成分的结合与解离;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合前后图谱变化。通过使中药作用于不同种属输精管平滑肌细胞,考查其解离液在高效液相色谱柱上的行为,并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和阿片受体拮抗剂作参比,即可考查该中药活性成分与某种阿片受体亚型的亲和力。以输精管上的阿片受体作为镇痛药作用关键环节的筛选模型,除可对具有镇痛作用的中药进行活性成分筛选外,还可直接确定该活性成分与某种阿片受体亚型有亲和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筛选中 药镇痛活性成分和确定其结合的阿片受体亚型的细胞膜色谱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模式,如整体动物、系统、器官模型,存在着研 究周期长、花费高、效率低的缺点;酶、受体模型无法反映中药多组分、多靶 点的特点。在众多模型中,细胞膜色谱法脱颖而出,成为高效筛选中药活性成 分的新方法。细胞膜色谱法(Cell Membrane Chromatography, CMC)是将人或动物的 活性组织细胞膜固定在特定载体表面,制备成细胞膜固定相,通过紫外在线检 测被分析成分在细胞膜固定相上的保留特性,所得色谱参数与药物和细胞膜及 膜受体特异性结合密切相关,已成功用于多种中药的活性成分筛选,克服了以 往先从中药中分离有效部位或单体,再分析其药效,从而使成分分离与效应筛 选脱节的弊端,是一种化学成分——效应——作用机制联动的药物研究方法。 但此法同时也存在着不能满足细胞膜所需要的温度、压力、离子强度及溶液 pH等要求,且不能完全排除非特异性结合的问题。现代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是通过作用于阿片受体而产生镇痛作用的,体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筛选镇痛中药活性成分的细胞膜色谱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白芷醇提液指纹图谱的建立:称取20g白芷药材,加入160ml95%乙醇,回流提取1~2h,挥干乙醇,残渣用甲醇溶解定容至20ml,从中取250μl用甲醇稀释至7.5ml,过0.45μm微孔滤膜,得到滤液即为白芷醇提液;吸取滤液20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测定,得到白芷醇提液有效成分群指纹图谱,确定13个共有指纹峰;    所述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系统,柱温30℃,进样量20μl,波长254nm,长度为250mm、直径为4.6mm的Lichrospher5-C18色谱柱,流动相梯度:0~5m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红尹震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