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1204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中药领域,提供了一种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包括制备色谱柱、制备丹红样液及过色谱柱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成功筛选出丹红注中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活性成分,提高了筛选效率,同时大大提高了丹红针剂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中药注射剂是临床常用心血管类疾病治疗药物。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先进的制备工艺,将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制成可供注入体内的制剂,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注射以及其他组织器官注射用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与传统剂型相比,中药注射剂具有药效迅速、无消化吸收过程等特点,适用于危重急症的治疗,尤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宜。近20年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治疗主要涉及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合并休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等适应症。已批准生产的品种达30余种。按药物组成分类,可分为单方和复方两类。其中单方注射剂指由一味中药或中药提取物制备的注射剂,主要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如丹参、川芎等,也有补益类中药,如人参、黄芪、刺五加等;复方注射剂是指以两味及以上中药制备,例如丹参系列(丹香冠心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人参/红参系列(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从市场角度上讲,虽然目前心血管治疗仍以西药为主,但现实中中药的市场份额正逐步扩大,在目前心血管类中药制剂中,中药注射剂占有比例最大。但是,目前中药注射液存在诸多问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显著。中药注射剂形式具有疗效准确、起效快、疗程短等优点。因而很适宜应用到重症、急症以及一些疑难杂症当中,并且其作用和疗效是其他种类中药制剂所不可比拟和相提并论的。然而,中药注射制剂在医学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但愈来愈多的中药注射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医疗事故等现象频发,从而使得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于中药注射剂的应用都存在着很大程度的隐忧。原因主要有:注射剂由于直接进入人体,相对于口服制剂,对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明确的化学成分组成是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但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因而造成疗效安全性不确定。例如部颁标准收载的70种注射剂中,有9种规定测定总黄酮成分,以芦丁计算含量,这些品种的总黄酮成分中不一定都含有芦丁,结构不同,分子量不同,最大吸收波长也不尽相同,应采用该品种本身含有的黄酮成分作对照品并计算含量。复方蒲公英注射液中蒲公英、鱼腥草、野菊花三味药均含黄酮类成分,但其结构与分子量各异,均以芦丁作对照并计算含量,科学性较差。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缺乏信任的另一个重大原因是大多品种,尤其是早期研发品种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试验,作用机制不明,更多的是依赖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解释,而实际临床应用却大多在西医范畴,既没有中医的辩证论治,又没有机理说明,不能满足指导医生临床用药的需要。200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中药注射剂及其同品种不同剂型药品共72个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72个药品中有5个药品未检索到文献,17个药品无临床治疗性文献。含有大量不溶性微粒,致敏原不明确是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第三大因素。临床运用中常与输液配伍,出现配伍后不同粒径的微粒有倍增现象,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侵人机体能引起肉芽肿和肺气肿,造成供氧不足,引起静脉炎、局部组织血栓和坏死,造成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及肿瘤样反应,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一些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成分被认为有致敏作用,如双黄连注射液中所含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就具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清开灵注射液含有水牛角提取物,内含蛋白质,也可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紫癜),又如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机制,有报道说可能是由于丹参酮与酸性结晶体结合而非半抗原与血浆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可能是鞣质所致。由于活性成分不明确,是中药针剂的安全性较低,这也是中药针剂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解决现有技术中药制剂活性成分不明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包括如下步骤:提供a r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提供含丹红样液;将所述丹红样液经过所述a r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处理,将a ^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处理后的丹红样液经过反相色谱柱处理,收集保留成分,得到丹红活性成分;所述含丹红样液是指丹参提取液和红花提取液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根据“锁与钥匙”理论,针对a A-AR开展丹红注射液中心血管类活性成分快速筛选,具备以下优势:第一:作为二次开发,丹红注射液为中医临床常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大量文献考证及临床证明其有效性,活性成分筛选难度小;第二:已有文献研究表明丹参可通过阻断a 1-AR,减轻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的损害,从而达到抗去甲肾上腺素损伤的作用;第三:根据“锁与钥匙”理论,由于受体色谱能够较真实的反映体内药物和受体的作用规律,所以用这个体系筛选出的活性成分一般不会因为体内的影响因素而被淘汰,这就大大提高了筛选的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过程中六通阀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除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Ol制备色谱柱:提供a r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步骤S02制备丹红样液:提供含丹红样液;步骤S03过色谱柱:将所述丹红样液经过所述a r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处理,将a r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处理后的丹红样液经过反相色谱柱处理,收集保留成分(在254、280nm波长下,收集此时间之后的所有保留峰,以单个峰为收集单位,分开保存),得到丹红活性成分;所述含丹红样液是指丹参提取液和红花提取液的混合物。具体地,步骤SOl中,该a r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请参见申请号为201210423978.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文本。本专利技术包含申请号为201210423978.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本专利技术在申请号为201210423978.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究,该申请号为201210423978.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药物筛选模型,但是对于具体的药物的筛选,没有做进一步的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此基础上,将该药物筛选模型创造性的用于丹红类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之中,准确的确定了丹红类药物的活性成分,取得了积极的、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例如,:该a 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制备过程如下:K Q1A-肾上腺素受体的获得分别贴壁培养膜上高表达a ,-AR的HEK293细胞系,收集细胞保存在磷酸盐缓冲液中。4 °C高速离心30.0min,转速20000.0g.min-1,加入裂解液冰水浴超声波提取 20min,(裂解液:10.0X 10-3mol.L-1Tris.HCl, pH7.4 ;50.0X10-3mol.L-1NaCl ;5X10-3mol.L-1EDTA ;1% Trit1nX-100 (V/V) ;0.05% SDS (ff/V) ;50.0X 10-3mol.L-1NaF ;100.0X 10_6mol.L-1Na3VO4 ;10.0X 10_3mol.L-1Na4P2O7 ;20.0yg.ml-1抑肽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提供含丹红样液;将所述丹红样液经过所述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处理,收集保留成分;将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处理后的丹红样液经过反相色谱柱处理,收集保留成分,得到丹红活性成分;所述含丹红样液是指丹参提取液和红花提取液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a r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 提供含丹红样液; 将所述丹红样液经过所述a r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处理,收集保留成分; 将a r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生物色谱柱处理后的丹红样液经过反相色谱柱处理,收集保留成分,得到丹红活性成分; 所述含丹红样液是指丹参提取液和红花提取液的混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丹红样液为经过膜过滤处理后的丹红注射液。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艳郑晓晖裴渭静唐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