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微细表面结构的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7460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1 07:42
包含以下工序的具有微细表面结构的膜的制造方法和装置:向表面形成有正交的两方向的槽的模具间歇性地膜的工序、使膜接触并按压到模具上,在膜表面上成型出与模具的表面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工序和将贴附在模具的表面上的成型后的膜剥离开的脱模工序,其特征在于,模具的槽的彼此正交的两方向与膜的移送方向和宽度方向基本相同,脱模工序中的膜的剥离方向相对膜的移送方向成15度~75度的角度。在将模具的表面的微细结构转印到膜表面上进行成型、成型后脱模、移送之际,能够抑制脱模造成缺失和收率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连续状的膜依次供给成型装置、在该膜的表面上成型微细结构的具有微细表面结构的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特别是,涉及能够将具有正交的多条微细槽的微细表面结构的成型膜从模具顺畅地剥离的具有微细表面结构的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作为在导光板、光扩散板、透镜等的光学介质中使用的膜的制造方法,过去就知道 在膜表面成型微细结构的方法,已经提出了例如、对筒状的超长膜间歇性地形成微细结构的装置和方法(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2)。在这些装置和方法中,借助在表面上形成微细结构的模具对从退卷辊供给加压装置内的膜进行按压,从而在膜表面转印上模具的表面的微细结构。需说明的是,在通过按压进行转印时,通过将膜加热到构成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来使膜软化,提高成型性。在成型结束后,释放按压压力,同时对膜赋予一定的张力,来将膜从模具的表面剥离。然后将膜送向下游侧,同时将后面要成型的膜供给模具的表面,反复通过按压进行转印。在上述的一系列工序中,将膜从模具的表面顺畅地剥离,这从该成型膜的性能的观点来看极为重要。当在剥离过程中在模具内残留树脂时,在后面成型出的膜上会在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箕浦洁野村文保平田肇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