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高温高压容器内壁面温度测量传感器,特别是涉及发动机气缸套内壁面温度的测量传感器。1982年《中国内燃机测试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集)第111-118页登载的“增压柴油机气缸盖温度和热流的研究”一文,介绍了在柴油机气缸盖上利用贯穿式热电偶作为测温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热电偶热接点为一扁圆柱状铜块,与一圆柱闷头的小孔接触并可在小孔中滑动。该圆柱闷头过盈配合安装于气缸盖火力面侧,与热接点配合的小孔是一个盲孔,盲孔底距燃烧室壁火力面约1mm厚未钻穿。热电偶丝用不锈钢注射针管保护,外用铜管作为密封及导向的管,穿越冷却水腔引至机器外部。这种贯穿式热电偶测温传感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其结构所限,其所能穿越的冷却水腔的距离有限,故只适于小型发动机使用;2.其热电偶热接点是感知与其接触的闷头的温度,而该闷头的盲孔底部距燃烧室壁面尚有1mm厚的金属层相隔,因此,该热接点无法直接测得内壁面(燃烧室壁面)的温度。其利用所测盲孔处温度推算壁面温度的方法,存在误差。3.其保护套管的针管及铜管,主要是出于安装及绝缘问题的考虑而采用的,对于大、中型发动机气缸套内壁温度测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气缸套内壁温度测量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体[4]、热电偶丝[5],其特征在于:传感器体[4]头部钻两个小孔,一个小孔在中心,另一个小孔在其旁边,两小孔后接有一稍大的中心孔;两对热电偶丝[5]分别从两小孔穿出;从中心小孔穿出的一对热电偶丝[5]热端焊在传感器体[4]端面上,另一对热电偶丝[5]热端待传感器安装在气缸套上后直接焊在气缸套内壁上;热电偶丝[5]用聚四氟乙烯包履层[3]予以包履;热电偶丝[5]与传感器体[4]中心孔之间采用硅酸盐胶粘剂[2]密封;传感器体[4]冷端中心孔口用环氧树脂[1]密封;传感器体[4]的螺纹和光杆与被测气缸套上的传感器安装孔配合,螺纹设计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国,陆小明,崔可润,龚齐清,秦毅,朱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