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88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支撑杆、固定架、第二支撑杆、传送箱、进料口、转动辊、第一驱动电机、滑槽、滑动板、滑块、第一连接杆、第二驱动电机、转动盘、固定杆及第二连接杆;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固定架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驱动电机转动,能够带动转动盘转动,从而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滑动板在传送箱上进行滑动,从而自动将放置在固定架上的棒材或者管材顶起,通过传送箱顶部的斜面结构进入到转动辊内,将其传送至矫直机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制造
,具体而言,是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
技术介绍
对金属塑性加工产品的形状缺陷进行的矫正,是重要的精整工序之一。轧材在轧制过程或在以后的冷却和运输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种种形状缺陷,诸如棒材、型材和管材的弯曲,板带材的弯曲、波浪、瓢曲等。通过各种矫直工序可使弯曲等缺陷在外力作用下得以消除,使产品达到合格的状态。在棒材及管材进行矫直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导入辊作为动力将棒材及管材导入到矫直机内,进行矫直,由于一些棒材及管材重量较重,长度较长,人工将其放入导入辊内时,较为困难,劳动强度较大,这样急需一种自动将棒材及管材自动导入到导入辊内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例如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支撑杆、固定架、第二支撑杆、传送箱、进料口、转动辊、第一驱动电机、滑槽、滑动板、滑块、第一连接杆、第二驱动电机、转动盘、固定杆及第二连接杆;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固定架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第一支撑杆(2)、固定架(3)、第二支撑杆(4)、传送箱(5)、进料口(6)、转动辊(7)、第一驱动电机(8)、滑槽(9)、滑动板(10)、滑块(11)、第一连接杆(12)、第二驱动电机(13)、转动盘(14)、固定杆(15)及第二连接杆(16);/n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固定架(3)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上,所述第二支撑杆(4)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传送箱(5)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上,所述传送箱(5)顶部为斜面结构,且开设有进料口(6),若干所述转动辊(7)设置于所述传送箱(5)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矫直机的导入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第一支撑杆(2)、固定架(3)、第二支撑杆(4)、传送箱(5)、进料口(6)、转动辊(7)、第一驱动电机(8)、滑槽(9)、滑动板(10)、滑块(11)、第一连接杆(12)、第二驱动电机(13)、转动盘(14)、固定杆(15)及第二连接杆(16);
四个所述第一支撑杆(2)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固定架(3)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上,所述第二支撑杆(4)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传送箱(5)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上,所述传送箱(5)顶部为斜面结构,且开设有进料口(6),若干所述转动辊(7)设置于所述传送箱(5)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设置于所述传送箱(5)侧壁面上,且与若干中的第一个所述转动辊(7)相连接;
所述传送箱(5)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机(8)一侧对称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动板(10)通过所述滑块(11)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9)内,所述滑动板(10)顶部为斜面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静张瑞青李崇明
申请(专利权)人:本溪晟恒精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