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171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3
薄膜电容器A的主体部(3)具有一对相对置的面、将该一对的面连接的一对在第1方向x相对置的第2侧面(3c、3d)。主体部(3)的电介质薄膜(1)具有在第1方向x连续的绝缘边缘部(6),第1金属膜(2a)以及第2金属膜(2b)通过具有与绝缘边缘部(6)相接的第1端部(N1)并与第2侧面(3c、3d)形成θ1角度的第1缝隙(8)、以及第2缝隙(9)被分离。第2缝隙(9)与第1缝隙(8)在接触点(M)相连。在第1方向x,在将从第1端部(N1)朝向接触点(M)的方向设为正方向时,第2缝隙(9)相对于接触点(M)在第1方向的负方向具有第2端部(N2)。第2端部(N2)与在第1方向x的负方向相邻的第2缝隙(9)所相连的第1缝隙(8)的第1端部(N1)在第1方向x被配置于相同的位置,或者被配置于比该第1端部(N1)更靠负方向,tan(θ1)为0.15以上且0.3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本公开涉及薄膜电容器、连结型电容器、逆变器以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薄膜电容器例如具有:将聚丙烯树脂薄膜化的电介质薄膜、在该电介质薄膜的表面通过蒸镀而形成的金属膜。金属膜被用作为电极。通过这种结构,在薄膜电容器中,在电介质薄膜的绝缘缺陷部产生了短路的情况下,通过短路的能量而缺陷部周边的金属膜蒸发、飞散,电介质薄膜的绝缘缺陷部被绝缘化。薄膜电容器具有这种自我修复性,难以出现绝缘击穿。这样,薄膜电容器难以产生电路短路时的着火、触电。因此,近年来,薄膜电容器的用途正在扩大至LED(LightEmittingDiode)照明等的电源电路、混合动力汽车的马达驱动、太阳能发电的逆变器系统等。薄膜电容器的构造被分类为卷绕型和层叠型。对于卷绕型的薄膜电容器,若卷绕数变多,则在卷绕的中央附近自我修复性容易降低。此外,卷绕型的薄膜电容器在收纳于壳体时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空间。在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中,难以引起卷绕型的薄膜电容器中所见到的自我修复性的降低。此外,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即便收纳于壳体也难以产生不必要的空间。将层叠有多个电介质薄膜和金属膜的层叠体切断而得到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的情况较多。通过同时切断电介质薄膜和金属膜,从而在切断面处金属膜露出。为了减少切断面的绝缘劣化,公开了去除切断部位的金属膜的方法、可进行切断面的绝缘化的金属膜的分割形状(参照专利文献1、2)等。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82951号专利文献2:JP特开2015-1539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薄膜电容器,具备:长方体状的主体部,至少层叠了一组电介质薄膜和夹着所述电介质薄膜而对置的第1金属膜以及第2金属膜;以及外部电极,位于该主体部的表面。所述主体部具有:位于所述电介质薄膜的厚度方向的一对相对置的面;和将该一对的面连接的一对相对置的第1侧面以及一对相对置的第2侧面。在所述第1侧面配置所述外部电极。在将所述第2侧面所在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时,所述电介质薄膜具有未被所述第1金属膜或者第2金属膜覆盖的部分在所述第1方向连续地延伸的绝缘边缘部。所述第1金属膜以及所述第2金属膜均包含通过多个第1缝隙以及多个第2缝隙而相互被分离的多个部分膜,所述多个第1缝隙与所述第2侧面形成θ1角度并具有与所述绝缘边缘部相接的第1端部,所述多个第2缝隙包含与所述第1侧面形成θ2角度的倾斜缝隙。在所述第1方向,将从一个所述第1缝隙的所述第1端部朝向所述接触点的方向设为所述第1方向的正方向时,所述第2缝隙具有相对于所述接触点位于与所述绝缘边缘部相反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1方向的负方向的第2端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2缝隙之中的位于所述第1方向的正方向的所述第2缝隙的所述第2端部与位于所述第1方向的负方向的所述第2缝隙所相连的所述第1缝隙的所述第1端部在所述第1方向被配置于相同的位置,或者被配置于比该第1端部更靠所述第1方向的负方向,并且关于所述θ1,tan(θ1)为0.15以上且0.35以下。本公开的连结型电容器具备:多个薄膜电容器;以及将该多个薄膜电容器电连接的汇流条,所述多个薄膜电容器包含上述薄膜电容器。本公开的逆变器具备:具有开关元件的桥电路;以及与该桥电路连接的电容部,所述电容部包含上述薄膜电容器。本公开的电动车辆具备:电源;与该电源连接的逆变器;与该逆变器连接的马达;以及通过该马达进行驱动的车轮,所述逆变器是上述逆变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的一个例子。图3是表示金属化薄膜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4是对层叠体的切断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金属化薄膜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金属化薄膜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金属化薄膜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第1金属膜与第2金属膜的配置的俯视图。图9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的一个例子。图10是图9的例子中使用的第1金属化薄膜的俯视图。图11是图9的例子中使用的第2金属化薄膜的俯视图。图12是示意地表示连结型的薄膜电容器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逆变器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结构图。图14是表示电动车辆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结构图。图15是表示实施例中使用的金属化薄膜的金属膜的尺寸的俯视图。图16是表示实施例中使用的金属化薄膜的金属膜的尺寸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实施例中使用的金属化薄膜的金属膜的尺寸的俯视图。图18是表示实施例中使用的金属化薄膜的金属膜的尺寸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具备:薄膜电容器主体部3、以及作为一对外部电极的第1外部电极4a、第2外部电极4b。以下,将薄膜电容器主体部3仅称为主体部3。主体部3是第1电介质薄膜1a、第1金属膜2a、第2电介质薄膜1b以及第2金属膜2b被层叠一组以上而成。主体部3为长方体状,具有位于层叠方向的一对相对置的面、将该一对的面连接的一对相对置的第1侧面3a、3b以及一对相对置的第2侧面3c、3d。第1外部电极4a以及第2外部电极4b通过金属喷镀而被设置于第1侧面3a以及3b。在主体部3的相对置的第2侧面3c、3d未设置外部电极。有时将第1外部电极4a以及第2外部电极4b仅称为外部电极4。图2所示的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A的主体部3是在第1电介质薄膜1a的第1面1ac具备第1金属膜2a的第1金属化薄膜5a、以及在第2电介质薄膜1b的第2面1bc具备第2金属膜2b的第2金属化薄膜5b相互被层叠而成。第1金属膜2a在主体部3的第1侧面3a,与第1外部电极4a电连接。第2金属膜2b在主体部3的第1侧面3b,与第2外部电极4b电连接。如图1所示,将未设置外部电极的第2侧面3c以及3d所在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x,将第1外部电极4a以及第2外部电极4b所在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y。此外,将第1电介质薄膜1a以及第2电介质薄膜1b的厚度方向设为第3方向z。第3方向z也是第1电介质薄膜1a以及第2电介质薄膜1b被层叠的方向。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图2中,第1电介质薄膜1a、第2电介质薄膜1b、第1金属膜2a、以及第2金属膜2b的长度方向是第1方向x,宽度方向是第2方向y,厚度方向是第3方向z。薄膜电容器A的第1电介质薄膜1a具有在第3方向z相对置的第1面1ac以及第2面1ad,具有在第2方向y相对置的第1侧部1ae以及第2侧部1af。第2电介质薄膜1b具有在第3方向z相对置的第1面1bc以及第2面1bd,具有在第2方向y相对置的第1侧部1be以及第2侧部1bf。第1金属化薄膜5a是在第1电介质薄膜1a的第1面1ac上形成有第1金属膜2a而得到的。第1金属化薄膜5a在第1面1ac上的第2侧部1af近旁,具有第1电介质薄膜1a露出的部分在第1方向x连续地延伸的所谓的绝缘边缘部6a。第2金属化薄膜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长方体状的主体部,至少层叠了一组电介质薄膜和夹着所述电介质薄膜而对置的第1金属膜以及第2金属膜;以及外部电极,位于该主体部的表面,/n所述主体部具有:位于所述电介质薄膜的厚度方向的一对相对置的面;和将该一对的面连接的一对相对置的第1侧面以及一对相对置的第2侧面,/n在所述第1侧面配置所述外部电极,/n在将所述第2侧面所在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时,所述电介质薄膜具有未被所述第1金属膜或者第2金属膜覆盖的部分在所述第1方向连续地延伸的绝缘边缘部,/n所述第1金属膜以及所述第2金属膜均包含通过多个第1缝隙以及多个第2缝隙而相互被分离的多个部分膜,所述多个第1缝隙与所述第2侧面形成θ1角度并具有与所述绝缘边缘部相接的第1端部,所述多个第2缝隙包含与所述第1侧面形成θ2角度的倾斜缝隙,/n一个所述第2缝隙与一个所述第1缝隙在接触点相连,/n在所述第1方向,将从一个所述第1缝隙的所述第1端部朝向所述接触点的方向设为所述第1方向的正方向时,/n所述第2缝隙具有相对于所述接触点位于与所述绝缘边缘部相反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1方向的负方向的第2端部,/n相邻的两个所述第2缝隙之中的位于所述第1方向的正方向的所述第2缝隙的所述第2端部与位于所述第1方向的负方向的所述第2缝隙所相连的所述第1缝隙的所述第1端部在所述第1方向被配置于相同的位置,或者被配置于比该第1端部更靠所述第1方向的负方向,并且/n关于所述θ1,tan(θ1)为0.15以上且0.35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9 JP 2018-012753;20180329 JP 2018-064799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长方体状的主体部,至少层叠了一组电介质薄膜和夹着所述电介质薄膜而对置的第1金属膜以及第2金属膜;以及外部电极,位于该主体部的表面,
所述主体部具有:位于所述电介质薄膜的厚度方向的一对相对置的面;和将该一对的面连接的一对相对置的第1侧面以及一对相对置的第2侧面,
在所述第1侧面配置所述外部电极,
在将所述第2侧面所在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时,所述电介质薄膜具有未被所述第1金属膜或者第2金属膜覆盖的部分在所述第1方向连续地延伸的绝缘边缘部,
所述第1金属膜以及所述第2金属膜均包含通过多个第1缝隙以及多个第2缝隙而相互被分离的多个部分膜,所述多个第1缝隙与所述第2侧面形成θ1角度并具有与所述绝缘边缘部相接的第1端部,所述多个第2缝隙包含与所述第1侧面形成θ2角度的倾斜缝隙,
一个所述第2缝隙与一个所述第1缝隙在接触点相连,
在所述第1方向,将从一个所述第1缝隙的所述第1端部朝向所述接触点的方向设为所述第1方向的正方向时,
所述第2缝隙具有相对于所述接触点位于与所述绝缘边缘部相反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1方向的负方向的第2端部,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2缝隙之中的位于所述第1方向的正方向的所述第2缝隙的所述第2端部与位于所述第1方向的负方向的所述第2缝隙所相连的所述第1缝隙的所述第1端部在所述第1方向被配置于相同的位置,或者被配置于比该第1端部更靠所述第1方向的负方向,并且
关于所述θ1,tan(θ1)为0.15以上且0.3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2缝隙向所述第1侧面投影时的该第2缝隙彼此重叠的长度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尾吉宏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