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用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406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具备:电介质树脂薄膜、和设置在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的一个面的金属层。在第1方式中,特征在于,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在225℃下的交联密度为2700mol/m

Film capacitors and films for film capaci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用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用薄膜。
技术介绍
作为电容器的一种,有如下构造的薄膜电容器,即,将具有挠性的树脂薄膜用作电介质,并且配置了夹着树脂薄膜而相互对置的第1对置电极以及第2对置电极。薄膜电容器通常呈将作为电介质的树脂薄膜卷绕而成的大致圆柱状的形态,在该圆柱的相互对置的第1端面以及第2端面上,分别形成有第1外部端子电极以及第2外部端子电极。而且,第1对置电极与第1外部端子电极电连接,第2对置电极与第2外部端子电极电连接。作为薄膜电容器用的电介质树脂薄膜,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由热固化性树脂构成的电介质树脂薄膜。构成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介质树脂薄膜的树脂组成物的特征在于,是包含第1有机材料以及第2有机材料的至少两种有机材料发生反应而得到的固化物,上述第1有机材料是多元醇,上述第2有机材料是在分子内具有多个官能团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树脂或蜜胺树脂,具备从亚甲基(CH2基)、芳香环以及醚基(-O-基)中选择的、包含摩尔极化率比较小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第1原子团、和从羟基(OH基)、氨基(NH基)以及羰基(C=O基)中选择的、包含摩尔极化率比较大的至少一种官能团的第2原子团,由(第1原子团的吸收带强度的总和)/(第2原子团的吸收带强度的总和)所表示的值为1.0以上。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943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对薄膜电容器要求能够在125℃以上的高温环境中长期间使用的耐热性。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至少两种有机材料发生反应而得到固化物,从而能够使树脂组成物的玻璃化温度为130℃以上,因此电介质树脂薄膜的耐热性变高,能够将薄膜电容器的保证温度提高至例如125℃以上。但是,在由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树脂组成物构成的电介质树脂薄膜中,通过玻璃化温度来评价耐热性,关于能够在高温环境中长期间使用的耐热性未进行研究。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中长期间使用的长寿命的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用薄膜。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具备:电介质树脂薄膜、和设置在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的一个面的金属层。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的第1方式中,特征在于,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通过以下的式子算出的225℃下的交联密度为2700mol/m3以上。n=E’/3ΦRT[式中,n表示交联密度,E’表示225℃下的储能模量(storageelasticmodulus),T表示作为225℃的绝对温度的498K,Φ表示前系数(frontcoefficient),R表示作为气体常数的8.31J/mol·K]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的第1方式中,上述交联密度优选为5600mol/m3以下,更优选为3000mol/m3以上且5400mol/m3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的第2方式中,特征在于,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在125℃下的储能模量为1.1GPa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的第2方式中,上述储能模量优选为1.6GPa以下。此外,上述储能模量优选为1.3GPa以上。以下,在不特别区分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的第1方式以及第2方式的情况下,简称为“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中,优选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包含具有氨基甲酸酯键以及脲键的至少一方的树脂作为主要成分。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中,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也可以包含固化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中,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也可以包含异氰酸酯基以及羟基的至少一方。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中,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中,优选上述金属层具有熔断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在第1方式中,特征在于,通过以下的式子算出的225℃下的交联密度为2700mol/m3以上。n=E’/3ΦRT[式中,n表示交联密度,E’表示225℃下的储能模量,T表示作为225℃的绝对温度的498K,Φ表示前系数,R表示作为气体常数的8.31J/mol·K]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的第1方式中,上述交联密度优选为5600mol/m3以下,更优选为3000mol/m3以上且5400mol/m3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在第2方式中,特征在于,125℃下的储能模量为1.1GPa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的第2方式中,上述储能模量优选为1.6GPa以下。此外,上述储能模量优选为1.3GPa以上。以下,在不特别区分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的第1方式以及第2方式的情况下,简称为“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优选包含具有氨基甲酸酯键以及脲键的至少一方的树脂作为主要成分。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也可以包含固化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也可以包含异氰酸酯基以及羟基的至少一方。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优选厚度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用薄膜中,优选在一个面设置有具有熔断部的金属层。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中长期间使用的长寿命的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用薄膜。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的一例的剖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具有熔断部的金属层的一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以及薄膜电容器用薄膜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结构,能够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来应用。将在以下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各个优选结构组合两个以上的结构也还是本专利技术。[薄膜电容器]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具备:电介质树脂薄膜、和设置在上述电介质树脂薄膜的一个面的金属层。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以设置有第1金属层的第1电介质树脂薄膜和设置有第2金属层的第2电介质树脂薄膜在被层叠的状态下被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薄膜电容器为例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也可以是设置有第1金属层的第1电介质树脂薄膜和设置有第2金属层的第2电介质树脂薄膜被层叠而成的层叠型的薄膜电容器。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电容器的一例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薄膜电容器1是卷绕型的薄膜电容器,具备卷绕状态的第1电介质树脂薄膜11以及第2电介质树脂薄膜12、和夹着第1电介质树脂薄膜11或第2电介质树脂薄膜12而相互对置的第1金属层(第1对置电极)21以及第2金属层(第2对置电极)22,并且具备与第1金属层21电连接的第1外部端子电极31以及与第2金属层22电连接的第2外部端子电极32。第1金属层21形成在第1电介质树脂薄膜11上,第2金属层22形成在第2电介质树脂薄膜12上。形成有第1金属层21的第1电介质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n电介质树脂薄膜;和/n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的一个面,/n所述薄膜电容器的特征在于,/n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通过以下的式子算出的225℃下的交联密度为2700mol/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15 JP 2017-220109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
电介质树脂薄膜;和
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的一个面,
所述薄膜电容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通过以下的式子算出的225℃下的交联密度为2700mol/m3以上,
n=E’/3ΦRT
式中,n表示交联密度,E’表示225℃下的储能模量,T表示作为225℃的绝对温度的498K,Φ表示前系数,R表示作为气体常数的8.31J/mol·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联密度为5600mol/m3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联密度为3000mol/m3以上且5400mol/m3以下。


4.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
电介质树脂薄膜;和
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的一个面,
所述薄膜电容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在125℃下的储能模量为1.1GPa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模量为1.6GPa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模量为1.3GPa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包含具有氨基甲酸酯键以及脲键的至少一方的树脂作为主要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包含固化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包含异氰酸酯基以及羟基的至少一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介质树脂薄膜的厚度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智道稻仓智生小林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