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缩性的拉拔式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12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收缩性的拉拔式散热结构,涉及电子产品的散热领域。该可收缩性的拉拔式散热结构,包括屏幕、后壳和侧外框,所述屏幕与后壳之间通过侧外框连接固定,所述屏幕与后壳形成的内腔设有电池和发热元件,所述电池与发热元件并排设置,所述侧外框的一侧开设有凹槽。该可收缩性的拉拔式散热结构,采用导热板结构,导热板属于新型高导热率材料,热传递的阻力比一般界面材料小,当内部发热过大影响元件的正常使用性能的时候,本结构可以通过手动或者程序自动控制的方式进行自由的伸出来增大散热面积,降低内部传热阻力,减少热量造成内部元件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收缩性的拉拔式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的散热
,具体为一种可收缩性的拉拔式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消费者对手机追求也越来越趋于智能化,轻量化,小巧化,与此同时,手机内部的单位密度的功耗也随之增大,进而导致手机的单位面积上的发热量也不断增大,手机散热问题也成为手机用户较好体验感的拦路虎,目前手机内部发热元器件主要的散热物料有凝胶,硅脂,热管和均温板,这些散热物料均只能在固定的区域面积之上填充,在发热元件面上填充好后,无法实现增大散热接触面积的目的。基于此种技术背景下,本专利就是为解决手机内部散热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利用一种高导热率材料贴附于手机内部高发热区域内的元器件之上一种可收缩性的拉拔式散热结构,当发热元件功耗一定时,散热界面物料材料面积也确定了时,所转移的热量也就确定不变了,然而本专利利用一种可变散热转移面积的新思路来转移高发热元件更多的热量,进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收缩性的拉拔式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收缩性的拉拔式散热结构,包括屏幕(1)、后壳(2)和侧外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1)与后壳(2)之间通过侧外框(3)连接固定,所述屏幕(1)与后壳(2)形成的内腔设有电池(4)和发热元件(5),所述电池(4)与发热元件(5)并排设置,所述侧外框(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底部与屏幕(1)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凹槽(6)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导热板(7),所述导热板(7)的一侧设有限位板(8),所述导热板(7)的另一侧延伸至屏幕(1)与后壳(2)形成的内腔,所述导热板(7)的上表面横向开设有导热槽(9),所述导热板(7)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所述凹槽(6)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缩性的拉拔式散热结构,包括屏幕(1)、后壳(2)和侧外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1)与后壳(2)之间通过侧外框(3)连接固定,所述屏幕(1)与后壳(2)形成的内腔设有电池(4)和发热元件(5),所述电池(4)与发热元件(5)并排设置,所述侧外框(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的内底部与屏幕(1)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凹槽(6)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导热板(7),所述导热板(7)的一侧设有限位板(8),所述导热板(7)的另一侧延伸至屏幕(1)与后壳(2)形成的内腔,所述导热板(7)的上表面横向开设有导热槽(9),所述导热板(7)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所述凹槽(6)的内顶壁且与导热槽(9)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清理板(11),所述凹槽(6)的内壁两侧且与滑槽(10)相对应的设有滑条(12),所述滑槽(10)的内壁与滑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唐高宋文龙邓青徐天猛陈继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弗勒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