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9120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壳体的容纳空间内设有电器盒,电器盒内部空间内设有支架,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驱动板和散热器,电器盒主体的右侧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孔、后侧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孔,左侧设有多个出风孔,空气在风压作用下从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进入电器盒内部,而后从出风孔流出,实现电器盒的自然风散热。驱动板采用散热器和自然风双重散热,可有效快速降低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空气源热泵
本技术涉及采暖、空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空气源热泵。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有分体式的,也有一体式的。分体式空气热源泵与空调类似,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换热器、水泵等器件设置在室内机内,室内机会占据一部分室内居住空间,影响了用户的居住体验。为了减小或避免室内机占据室内居住空间的问题,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应运而生,其将换热器、水泵等器件都集成设置在室外机上。在寸土寸金的现代社会,对空间的最大化利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小机组大能力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如何实现一体式空气源热泵的小型化设计,是行业内较为热点的研究方向。电器盒作为空气源热泵的重要组成部件,在空气源热泵的小型化研发趋势下,电器盒的尺寸也必然需要缩小,这就需要电器盒内部实现更加紧凑的电器件布局。同时,电器盒在进行紧凑设计的同时,如何实现电器盒的高效散热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其电器盒的内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散热效果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包括:壳体,用于形成容纳空间;电器盒,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电器盒包括:电器盒主体,其内部形成电器盒内部空间;支架,用于其他部件的安装载体,所述支架设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内;驱动板,设于所述支架上;散热器,用于为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散热,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驱动板分设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第一进风孔,具有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孔设于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右侧;第二进风孔,具有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孔设于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后侧;出风孔,具有多个,所述出风孔设于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左侧。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电器盒还包括:主控板,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主控板位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的靠右位置处;电感线圈,其位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的靠左位置处;调试板,其设于所述主控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电器盒主体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之间形成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所述盒体包括底侧板以及设于所述底侧板四周的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及后侧板;所述支架和所述电感线圈均设于所述底侧板上;所述底侧板上设有开口,所述散热器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第一进风孔设于所述右侧板上,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后侧板上,所述出风孔设于所述左侧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右侧板;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朝向所述盒盖的一侧,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朝向所述底侧板的一侧;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第二支架朝向所述盒盖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之间具有空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靠近所述左侧板,所述第二散热片组靠近所述右侧板,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通风的通风风道,所述通风风道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的散热片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靠近所述左侧板的一侧形成有斜面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与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控板抵靠;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多个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控板卡接。进一步的,所述后侧板包括依次连接成阶梯结构的后侧板一部、后侧板二部及后侧板三部,所述后侧板一部与所述前侧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后侧板三部与所述前侧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进风孔设于所述后侧板一部上。进一步的,所述盒盖具有向下翻折的翻板,所述翻板与所述出风孔之间具有出风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电器盒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具有底板,所述底板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隔板和支撑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左右布置的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隔板正对;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上设有风机支架,所述风机支架上设有风机;所述第二空间内设有压缩机、制冷系统容器、水泵及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顶部设有所述电器盒,所述电器盒的左端与所述风机支架连接,所述电器盒的右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隔板插设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之间的所述空隙内,所述隔板与所述底侧板抵靠,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器为L型的翅片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风机支架沿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风机位于L型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围成的空间内;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侧边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风机支架具有风机支架竖向部和风机支架横向部,所述风机支架竖向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风机支架横向部位于所述风机的上方;所述风机与所述风机支架竖向部连接,所述底侧板与所述风机支架横向部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上的所述斜面部为所述风机支架横向部让位。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制冷系统容器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水泵位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制冷系统容器的上方;所述水泵固定设于水泵支架上,所述水泵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水泵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设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一端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支撑横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调试板与所述支撑横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L型结构,所述隔板包括隔板主体和隔板翻边,所述隔板主体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隔板翻边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驱动板一般集成CPU、压缩机及风机驱动芯片、硅桥等发热元器件,主控板一般集成电解电容、开关电源芯片等发热元器件,驱动板的运行电流大,驱动板的发热量高于主控板的发热量。则电器盒内部空间设置有驱动板的中部区域为高热区,设置有主控板的右侧区域为中热区,设置有电感线圈的左侧区域为低热区。电器盒的右侧和后侧均具有进风孔,左侧具有出风孔。安装驱动板的对应位置处还设置有散热器。电器盒安装在一体式空气源热泵的顶部,散热器朝向风机侧。空气在风压作用下从进风孔进入电器盒内部,依次流经中热区、高热区及低热区、而后从出风孔流出,实现电器盒的自然风散热、且散热效果好。与此同时,风机侧的风会流经散热器,有助于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电器盒的散热效果。高热区采用散热器和自然风双重散热,可有效快速降低该区域的温度。此外,将电器盒顶置,充分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有助于减小整机体积。该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内部结构紧凑,实现了整机的小型化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包括:/n壳体,用于形成容纳空间;/n电器盒,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n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包括:/n电器盒主体,其内部形成电器盒内部空间;/n支架,用于安装载体,所述支架设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内;/n驱动板,设于所述支架上;/n散热器,用于为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散热,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驱动板分设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n第一进风孔,具有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孔设于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右侧;/n第二进风孔,具有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孔设于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后侧;/n出风孔,具有多个,所述出风孔设于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包括:
壳体,用于形成容纳空间;
电器盒,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包括:
电器盒主体,其内部形成电器盒内部空间;
支架,用于安装载体,所述支架设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内;
驱动板,设于所述支架上;
散热器,用于为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散热,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驱动板分设于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
第一进风孔,具有多个,所述第一进风孔设于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右侧;
第二进风孔,具有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孔设于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后侧;
出风孔,具有多个,所述出风孔设于所述电器盒主体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板位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电器盒还包括:
主控板,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主控板位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的靠右位置处;
电感线圈,其位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的靠左位置处;
调试板,其设于所述主控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器盒主体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之间形成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
所述盒体包括底侧板以及设于所述底侧板四周的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及后侧板;
所述支架和所述电感线圈均设于所述底侧板上;
所述底侧板上设有开口,所述散热器从所述开口伸出;
所述第一进风孔设于所述右侧板上,所述第二进风孔设于所述后侧板上,所述出风孔设于所述左侧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电器盒内部空间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右侧板;
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朝向所述盒盖的一侧,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第一支架朝向所述底侧板的一侧;
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第二支架朝向所述盒盖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片组和第二散热片组,所述第一散热片组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之间具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片组靠近所述左侧板,所述第二散热片组靠近所述右侧板,所述第二散热片组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通风的通风风道,所述通风风道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组的散热片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片组靠近所述左侧板的一侧形成有斜面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多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与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控板抵靠;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多个卡爪,所述卡爪用于与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控板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侧板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西江龚振华张东立杨晓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