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将寨卡病毒灭活和用于确定灭活完全性的方法关于联邦政府发起的研究的声明本专利技术是在政府支持下根据与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the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备灾及应变助理秘书长办公室(OfficeoftheAssistantSecretaryforPreparednessandResponse)、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开发局(BiomedicalAdvancedResearchandDevelopmentAuthority)的合同号HHSO100201600015C作出的。本专利技术是在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的一个机构)的合作研究和开发协议的执行中建立的。美国政府在本专利技术中具有一定的权利。
本公开涉及用于将可用于疫苗和免疫原性组合物中的寨卡病毒(Zikavirus)灭活的方法。本公开还涉及一种用于确定虫媒病毒制剂的灭活完全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寨卡病毒係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寨卡病毒制剂灭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a)从一个或多个体外培养的细胞分离所述寨卡病毒制剂,其中所述细胞用于产生所述寨卡病毒制剂;以及/n(b)将所述寨卡病毒制剂用0.005%至0.02%w/v的甲醛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3 US 62/581,500;20171130 US 62/592,9951.一种用于将寨卡病毒制剂灭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从一个或多个体外培养的细胞分离所述寨卡病毒制剂,其中所述细胞用于产生所述寨卡病毒制剂;以及
(b)将所述寨卡病毒制剂用0.005%至0.02%w/v的甲醛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为非人细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寨卡病毒制剂用0.01%甲醛处理。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寨卡病毒制剂处理八至十二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寨卡病毒制剂处理十天。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15℃至30℃的温度下处理所述寨卡病毒制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22℃的温度下处理所述寨卡病毒制剂。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c)确定灭活完全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包括:
(i)将培养的昆虫细胞用根据步骤(b)处理的寨卡病毒制剂接种并将所述昆虫细胞孵育第一段时间,由此产生昆虫细胞上清液;
(ii)将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用(i)中产生的所述昆虫细胞上清液接种并将所述哺乳动物细胞孵育第二段时间;以及
(iii)确定所述寨卡病毒制剂是否含有对所述哺乳动物细胞产生致细胞病变作用的残余复制病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昆虫细胞选自CCL-125细胞、Aag-2细胞、RML-12细胞、C6/36细胞、C7-10细胞、AP-61细胞、A.t.GRIP-1细胞、A.t.GRIP-2细胞、A.t.GRIP-3细胞、UM-AVE1细胞、Mos.55细胞、Sua1B细胞、4a-3B细胞、Mos.42细胞、MSQ43细胞、LSB-AA695BB细胞、NIID-CTR细胞和TRA-171细胞,例如C6/36细胞。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段时间为3至7天。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哺乳动物细胞选自VERO细胞、LLC-MK2细胞、MDBK细胞、MDCK细胞、ATCCCCL34MDCK(NBL2)细胞、MDCK33016(如WO97/37001中所述的保藏号DSMACC2219)细胞、BHK21-F细胞、HKCC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例如VERO细胞。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段时间为3至14天。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d)将经过甲醛处理的寨卡病毒制剂用焦亚硫酸钠中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甲醛处理后至少五天、至少七天、至少九天、至少11天或至少14天时将所述经过甲醛处理的寨卡病毒制剂中和。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e)制备包含灭活寨卡病毒制剂的药物组合物。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寨卡病毒制剂与佐剂混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佐剂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铝盐、toll样受体(TLR)激动剂、单磷脂酰脂质A(MLA)、合成脂质A、脂质A模拟物或类似物、MLA衍生物、细胞因子、皂角苷、胞壁酰二肽(MDP)衍生物、CpG寡核苷酸、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脂多糖(LPS)、聚磷腈、乳液、病毒颗粒、脂质卷、聚(丙交酯-共-乙交酯)(PLG)微粒、泊洛沙姆颗粒、微粒、脂质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A利文古德,H吉布勒,H迪安,T佐藤,R拉奥,J马克斯,M里昂,A新谷,J吉福德,
申请(专利权)人:武田疫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