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及其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禽疫病免疫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及其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鸭圆环病毒(duckcircovirus,Du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新成员,无囊膜,单股环型DNA结构。该病毒于2003年由Hanemann在德国首次报道。在我国,姜世金等(2007)首次从2006年在福建省采集的鸭疫里默氏菌病鸭样品中检测到DuCV。刘少宁等(2008-2009)对来自山东、江苏、四川、福建和广东5个省份36个鸭群343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发现DuCV检出率高达81.63%,鸭群阳性率达94.44%;其中山东18个肉鸭场阳性率为88.89%,12个种鸭场的阳性率为75%。这些数据说明鸭圆环病毒在中国主要养鸭省市鸭群中其感染相当普遍。从2016-2019年对全国各地发病鸭群的检测数据来看,DuCV的感染率仍然极高,并且多数与腺病毒、鸭细小病毒、坦布苏病毒、呼肠孤病毒、流感病毒和细菌等病原混感。对混感鸭群治疗发现,只要混感有D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其特征在于:其有效组分为:/n疫苗由质量比为1-5:1的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组织抗原液组成;同时抗原液中添加5-40mg/mL浓度松花粉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n其中采用的鸭圆环病毒毒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29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其特征在于:其有效组分为:
疫苗由质量比为1-5:1的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组织抗原液组成;同时抗原液中添加5-40mg/mL浓度松花粉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
其中采用的鸭圆环病毒毒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92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其特征在于:
所述鸭圆环病毒抗原是通过将病毒腹腔注射病毒种感染1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此后每隔7天用静脉注射方式加强感染一次,每次感染病毒量不低于1×107copies,每次接种同时注射250mg/kg的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加强病毒复制,于25日龄采集感染鸭整个肝脏组织,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中的病毒含量≥1×108copies/g,即可作为原始抗原组织;
腺病毒抗原是通过肌肉注射病毒种感染20-30日龄SPF雏鸡并采集死亡鸡只的肝脏获得,感染病毒量不低于1×108copies,肝脏组织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脏中的病毒含量≥1×109copies/g,即可作为原始抗原组织;
之后按照两种肝脏组织的重量1-5:1配比,然后再加5倍水一起研磨、匀浆、冻融、离心、过滤制备疫苗用抗原液;同时,抗原液中添加5-40mg/mL浓度松花粉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
抗原液经过甲醛灭活,与白油佐剂乳化,制作而成疫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二联灭活疫苗中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两种肝脏组织的重量比为2-4:1,松花粉多糖的浓度为10-3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联灭活疫苗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两种肝脏组织的重量比为3:1,松花粉多糖的浓度为20mg/mL。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圆环病毒和腺病毒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选用1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腹腔注射接种纯化的鸭圆环病毒毒种,每隔7天静脉注射补接一次,每次感染病毒量不低于1×107copies,每次感染时同时注射250mg/kg剂量的环磷酰胺人工诱导免疫抑制以利于病毒复制,至25日龄时,采集鸭肝脏,检测鸭圆环病毒的含量≥1×108copies/g,备用;
选用20-30日龄SPF鸡接种纯化的腺病毒毒种,感染病毒量不低于1×108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龙,丁树新,庄晓峰,滕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百瑞凯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