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395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架,轮毂架的内壁固定设有五个轮辐,五个轮辐等距离分布在轮毂架的内壁,五个轮辐的一端固定设有轴毂,每一个轮辐轴心处的外部均开设有衔接槽,每个衔接槽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弹簧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弹簧支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板,从而实现对支撑弹簧的固定,配合衔接槽的内壁固定安装的挡板从而避免弹簧支杆从衔接槽的内部脱离,配合支撑弹簧的弹性作用,实现对弹簧支杆的弹性支撑,配合弹簧支杆一端的弧形板,从而对轮毂架进行防护,从而达到了对轮毂架的抗冲击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毂,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属于汽车轮毂

技术介绍
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目前现有的轮辋边缘会加工的很厚来弥补轮胎在受到冲击时强度的不足,当轮辋边缘受到冲击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形时,汽车再继续行驶时,轮辋会划破轮胎,从而导致使汽车出现失控的问题发生,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当轮辋边缘受到冲击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形时,汽车再继续行驶时,轮辋会划破轮胎,从而导致使汽车出现失控的问题发生,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架,所述轮毂架的内壁固定设有五个轮辐,五个所述轮辐等距离分布在轮毂架的内壁,五个所述轮辐的一端固定设有轴毂,每一个所述轮辐轴心处的外部均开设有衔接槽,每个所述衔接槽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弹簧支杆,每个所述弹簧支杆的一端均贯穿衔接槽并延伸至轮辐的外部,所述衔接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位于同一竖直水平面,所述弹簧支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板,所述弹簧支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支撑弹簧,所述弹簧支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弧形板,每个所述轮辐的外部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插槽,两个所述限位插槽以衔接槽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所述限位插槽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限位插杆,两个所述限位插杆的一端均贯穿限位插槽并延伸至轮辐的外部且与弧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弹簧支杆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固定插接有档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轮毂架内部设有固定若干个加强板,若干个所述加强板等距离分布在轮毂架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毂的内部开设有五个螺丝孔,五个所述螺丝孔等距离分布在轴毂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位插杆的外壁均与限位插槽的内壁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通过在弹簧支杆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板,从而实现对支撑弹簧的固定,配合衔接槽的内壁固定安装的挡板从而避免弹簧支杆从衔接槽的内部脱离,配合支撑弹簧的弹性作用,实现对弹簧支杆的弹性支撑,配合弹簧支杆一端的弧形板,从而对轮毂架进行防护,从而达到了对轮毂架的抗冲击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毂架;2、轮辐;3、轴毂;4、螺丝孔;5、加强板;6、弧形板;7、衔接槽;8、弹簧支杆;9、弹簧固定板;10、支撑弹簧;11、挡板;12、限位槽;13、限位插槽;14、限位插杆;15、档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架1,轮毂架1的内壁固定设有五个轮辐2,五个轮辐2等距离分布在轮毂架1的内壁,五个轮辐2的一端固定设有轴毂3,每一个轮辐2轴心处的外部均开设有衔接槽7,每个衔接槽7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弹簧支杆8,每个弹簧支杆8的一端均贯穿衔接槽7并延伸至轮辐2的外部,衔接槽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挡板11,两个挡板11位于同一竖直水平面,弹簧支杆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板9,弹簧支杆8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支撑弹簧10,弹簧支杆8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弧形板6,每个轮辐2的外部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插槽13,两个限位插槽13以衔接槽7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限位插槽13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限位插杆14,两个限位插杆14的一端均贯穿限位插槽13并延伸至轮辐2的外部且与弧形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由此实现对轮毂架1具有抗冲击的能力。优选的,每个弹簧支杆8内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2,每个限位槽12的内部均固定插接有档杆15,通过设置档杆15,由此避免弧形板6出现脱落的问题发生;轮毂架1内部设有固定若干个加强板5,若干个加强板5等距离分布在轮毂架1的内部,通过设置加强板5,由此实现对轮毂架1进行加固的作用;轴毂3的内部开设有五个螺丝孔4,五个螺丝孔4等距离分布在轴毂3的内部,通过设置螺丝孔4,由此实现对轮毂架1固定在车架的内部;支撑弹簧10的一端与弹簧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支撑弹簧10的另一端与挡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弹簧10,由此实现对弧形板6进行弹性支撑,从而实现对轮毂架1的防冲击的能力;两个限位插杆14的外壁均与限位插槽13的内壁相接触,通过将限位插杆14与限位插槽13的内壁相接触,由此避免限位插杆14出现晃动的问题发生。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首先通过在每个轮辐2的内部开设有衔接槽7,通过在衔接槽7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弹簧支杆8,从而使得弹簧支杆8进行伸缩,通过在弹簧支杆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板9,从而实现对支撑弹簧10进行固定,配合衔接槽7的内壁固定安装的挡板11从而避免弹簧支杆8从衔接槽7的内部脱离,配合支撑弹簧10的弹性作用,实现对弹簧支杆8的弹性支撑,配合弹簧支杆8一端的弧形板6,从而对轮毂架1进行防护,从而达到了对轮毂架1的抗冲击作用,再配合轮毂架1的内部设有加强板5,从而对轮毂架1进行加强,实现对轮毂架1进行加固的作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架(1)的内壁固定设有五个轮辐(2),五个所述轮辐(2)等距离分布在轮毂架(1)的内壁,五个所述轮辐(2)的一端固定设有轴毂(3),每一个所述轮辐(2)轴心处的外部均开设有衔接槽(7),每个所述衔接槽(7)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弹簧支杆(8),每个所述弹簧支杆(8)的一端均贯穿衔接槽(7)并延伸至轮辐(2)的外部,所述衔接槽(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挡板(11),两个所述挡板(11)位于同一竖直水平面,所述弹簧支杆(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板(9),所述弹簧支杆(8)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支撑弹簧(10),所述弹簧支杆(8)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弧形板(6),每个所述轮辐(2)的外部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插槽(13),两个所述限位插槽(13)以衔接槽(7)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所述限位插槽(13)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限位插杆(14),两个所述限位插杆(14)的一端均贯穿限位插槽(13)并延伸至轮辐(2)的外部且与弧形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冲击结构的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架(1)的内壁固定设有五个轮辐(2),五个所述轮辐(2)等距离分布在轮毂架(1)的内壁,五个所述轮辐(2)的一端固定设有轴毂(3),每一个所述轮辐(2)轴心处的外部均开设有衔接槽(7),每个所述衔接槽(7)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弹簧支杆(8),每个所述弹簧支杆(8)的一端均贯穿衔接槽(7)并延伸至轮辐(2)的外部,所述衔接槽(7)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两个挡板(11),两个所述挡板(11)位于同一竖直水平面,所述弹簧支杆(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弹簧固定板(9),所述弹簧支杆(8)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支撑弹簧(10),所述弹簧支杆(8)的外部固定套接有弧形板(6),每个所述轮辐(2)的外部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插槽(13),两个所述限位插槽(13)以衔接槽(7)的轴心为中心对称分布,两个所述限位插槽(13)的内部均活动插接有限位插杆(14),两个所述限位插杆(14)的一端均贯穿限位插槽(13)并延伸至轮辐(2)的外部且与弧形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钧宇洪途洪欣洪美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航通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