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制冷空调与供暖设备中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由于CFCs(氯氟烃)与HCFCs(氢氯氟烃)等制冷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以及产生温室效应,目前世界各国从事此方面的科学家正在抓紧研究其替代工作。其中二氧化碳以其优良的环保特性和良好的传热性质被重新引入到制冷热泵行业中来。前国际制冷学会主席Gustav Lorentzen教授于90年代初期最早提出采用跨临界循环,以CO2为制冷剂是解决CFC替代的根本性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技术应用中实现CO2跨临界循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普通换热器的结构是管板将换热管簇固定,穿入壳体,然后通过密封垫和螺栓将端盖、管板、和壳体法兰锁紧固定。工质由端盖的入口管进入,经固定管板流入各换热管道。如果管侧或壳侧换热工质压力较大时,将容易在管板两侧(端盖与管板;管板与壳体)法兰连接处泄漏。如果使用高温高压换热器则换热器的端盖和封头需要设计得较厚。对于CO2跨临界循环而言,管侧流动的是CO2工质,换热管的系统压力相对较高,而壳侧基本是常压,因此采用高温高压换热器则造成系统设备的总成本提高。针对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的特定要求设计出耐压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一太,管海清,杨昭,张云宪,杨俊兰,卢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