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缩型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5760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1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缩型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换热管组件,所述本体设置进气管组件、汇流管组件和总出液管;所述进气管组件包括多个进气管和多通管,各所述进气管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换热管组件连接且形成多个支路,各所述进气管另一端汇流于所述多通管;所述汇流管组件包括与各所述支路对应设置的出液支管、多通管和汇流管,所述出液支管包括通过所述多通管汇流至所述汇流管的第一出液支管和用于出液的第二出液支管;所述总出液管通过所述换热管组件与所述汇流管连接。可以保证换热器流路与冷凝剂体积变化吻合,充分利用了冷凝器换热面积,扩展空调使用工况范围,改善空调制冷制热效果,提高空调舒适度,使得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收缩型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换热管组件,所述本体设置进气管组件、汇流管组件和总出液管;所述进气管组件包括多个进气管和多通管,各所述进气管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换热管组件连接且形成多个支路,各所述进气管另一端汇流于所述多通管;所述汇流管组件包括与各所述支路对应设置的出液支管、多通管和汇流管,所述出液支管包括通过所述多通管汇流至所述汇流管的第一出液支管和用于出液的第二出液支管;所述总出液管通过所述换热管组件与所述汇流管连接。可以保证换热器流路与冷凝剂体积变化吻合,充分利用了冷凝器换热面积,扩展空调使用工况范围,改善空调制冷制热效果,提高空调舒适度,使得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专利说明】一种收缩型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缩型换热器。
技术介绍
空调在封闭空间或区域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以满足人体舒适度和满足室内温度的要求。随着空调的推广及使用,消费者对空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空调具备良好的制冷效果,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制热效果,随着变频空调的出现,其舒适性,制冷和制热的快捷性能,以及低负荷运行具备的高效节能效果,越来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之迎来的要求是所需要满足的工况越来越广泛,但现有技术的空调室外机换热器(冷凝器和/或蒸发器)的流路满足不了这么多工况的变化,不能随空调的制冷剂流量变化而改变,导致换热器的部分部件得不到充分利用,最终导致空调效果和舒适度低。现对现有技术中典型的换热器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典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本换热器包括换热器101,换热器101由换热管组件104、进气管103和出液管102等组成,进气管103和出液管102均由两支路组成。当换热器为冷凝器,开启冷凝器后,制冷剂的变化过程是:全部覆盖在换热管内表面的冷凝剂气体随着冷凝放热的进行,冷凝剂的体积减小,冷凝剂气体逐渐变成冷凝剂液体,相对于开启冷凝器时制冷剂气体全部覆盖在换热管内表面而言,此时的换热管内表面剩余的空间很多都没有被充分利用。当该换热器为蒸发器,制冷剂的流向在相对于上述冷凝器制冷剂的变化过程时流向相反,也就是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是蒸发吸热过程,制冷剂从液体变成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大,在开启蒸发器时,制冷剂在蒸发器入口处刚好全部覆盖换热管内表面,但随着制冷剂体积变大,蒸发器内部逐渐变得拥挤,此时蒸发器内的压降大,而制冷剂为处于低温低压的液体时对压降特别敏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制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收缩型换热器,在换热器体积一样的状态下,将换热器内体积分区利用,先在部分位置进行冷凝,将不需要使用的位置再集中进行进一步的冷凝,从而实现高冷凝效果,且保证换热器流路与冷凝剂体积变化吻合,充分利用了冷凝器换热面积,扩展空调使用工况范围,改善空调制冷制热效果,提高空调舒适度,使得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收缩型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换热管组件,所述本体设置进气管组件、汇流管组件和总出液管;所述进气管组件包括多个进气管和多通管,各所述进气管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换热管组件连接且形成多个支路,各所述进气管另一端汇流于所述多通管;所述汇流管组件包括与各所述支路对应设置的出液支管、多通管和汇流管,所述出液支管包括通过所述多通管汇流至所述汇流管的第一出液支管和用于出液的第二出液支管;所述总出液管通过所述换热管组件与所述汇流管连接。优选地,所述进气管设置为四个,所述第一出液支管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二出液支管设置为两个,所述多通管为三通管。优选地,所述三通管为Y型三通管。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多个列管和多个连接每两所述列管两端的连接管。优选地,所述总出液管通过两个所述列管和对应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汇流管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垂直截面呈梯形的柱状体连接管。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在垂直方向上的横向截面较小的一端指向所述总出液管所在的一端。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U型管。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铜管。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组件、所述汇流管组件和所述总出液管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一侦牝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另一侧。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设置进气管组件、汇流管组件和总出液管,当换热器为冷凝器时,换热器气体冷凝放热,从进气管组件开始至换热管组件,再通过汇流管组件的出液支管汇流至汇流管,汇流管通过连接的换热管组件加强冷凝,最终从总出液管出;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二出液支管流出,将换热器实现多支路的模式,蒸发器反之同理。在换热器体积一样的状态下,将换热器内体积分区利用,先在部分位置进行冷凝,将不需要使用的位置再集中进行进一步的冷凝,实现逐步收缩,从而实现高冷凝效果,且保证换热器流路与冷凝剂体积变化吻合,充分利用了冷凝器换热面积,扩展空调使用工况范围,改善空调制冷制热效果,提高空调舒适度,使得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典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收缩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收缩型换热器连接管的垂直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收缩型换热器连接管的横向剖面图。其中,图中标记如下所示:101—换热器、102—出液管、103—进气管、104 —换热管组件、2—进气管组件、201—进气管、202—多通管、3—汇流管组件、301—第一出液支管、302—多通管、303—汇流管、4 一总出液管、5—本体、6—换热管组件、601—列管、602—连接管、603—柱状体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收缩型换热器,在换热器体积一样的状态下,将换热器内体积分区利用,先在部分位置进行冷凝,将不需要使用的位置再集中进行进一步的冷凝,从而实现高冷凝效果,且保证换热器流路与冷凝剂体积变化吻合,充分利用了冷凝器换热面积,扩展空调使用工况范围,改善空调制冷制热效果,提高空调舒适度,使得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收缩型换热器可以为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是一种把气体转变成液体的装置,蒸发器是一种将液体变成气体的装置。实施例1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一种收缩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本实施例的一种收缩型换热器,包括本体,本体设置换热管组件6,本体设置进气管组件2、汇流管组件3和总出液管4 ;进气管组件2包括多个进气管201和多通管202,各进气管201 —端与对应的换热管组件6连接且形成多个支路,各进气管201另一端汇流于多通管202 ;汇流管组件3包括与各支路对应设置的出液支管(未在图中指出)、多通管302和汇流管,所述出液支管包括通过所述多通管302汇流至所述汇流管的第一出液支管301和用于出液的第二出液支管(未在图中显示);总出液管4通过换热管组件6与汇流管连接。该换热器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计支路数,其支路数可以根据进气管201的数量和出液支管的数量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缩型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进气管组件、汇流管组件和总出液管;所述进气管组件包括多个进气管和多通管,各所述进气管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换热管组件连接且形成多个支路,各所述进气管另一端汇流于所述多通管;所述汇流管组件包括与各所述支路对应设置的出液支管、多通管和汇流管,所述出液支管包括通过所述多通管汇流至所述汇流管的第一出液支管和用于出液的第二出液支管;所述总出液管通过所述换热管组件与所述汇流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利刘飞甘代辉高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