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蚀型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104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腐蚀型换热器。它解决了现有换热器底部易腐蚀等问题。包括具有两根相互对应设置的集流管的换热架体,所述的集流管之间设有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换热架体的下端设有能将换热组件架空的架空结构。本防腐蚀型换热器的优点在于:该换热架体的下端设有能将换热组件架空的架空结构从而达到防腐蚀的目的,便于将换热组件的冷凝水排出,换热组件内的散热翅片安装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腐蚀型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常见的热换热器具有多种形态,其中平行流换热器因其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最为广泛。常见的平行流换热器主要包括一对相互平行且彼此分开的集流管,若干根两端分别与两个集流管的内腔连通且相互平行的扁管,设置在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以及通过翅片与外侧扁管固定连接的两个边板,集流管上设有若干用于连接扁管的孔,组装后整个换热器呈扁平的板状结构。工作时,制冷剂沿着扁管在集流管之间沿设计方向流动,在流动的同时,与吹过翅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现有换热器在使用时由于安装位置较低或者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换热器底部易出现积水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换热器底部生锈、腐蚀,造成换热器换热效果变差,且严重影响换热器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增强的耐腐蚀性的换热器,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部件,该换热器部件包括壁,该壁具有与流体相接触的第一侧部和与烟道气相接触的第二侧部,第二侧部设置有保护性氧化物,以用于保护换热器部件免受由被携带或者包含在烟道气中的腐蚀性化合物引起的腐蚀,其中保护性氧化物包括α-Α1203。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氧化皮的方法,该氧化皮用于保护换热器部件免受由被携带或者包含在烟道气中的腐蚀性化合物引起的腐蚀。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换热器表面易腐蚀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由于底部积水导致的换热器底部生锈、腐蚀,换热效果变差,严重影响换热器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防止换热器底部腐蚀的防腐蚀型换热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防腐蚀型换热器,包括具有两根相互对应设置的集流管的换热架体,所述的集流管之间设有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换热架体的下端设有能将换热组件架空的架空结构。使用该结构能使换热器的底部架空,从而达到防腐蚀的目的。在上述的防腐蚀型换热器中,所述的架空结构包括两根分别由集流管向下延伸形成的架空管体,且两个架空管体之间形成位于换热组件下方的架空空间。这样能使换热组件架空从而提高本换热器的防腐蚀能力。在上述的防腐蚀型换热器中,所述的两个架空管体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横向设置且位于架空空间内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上有若干竖直方向延伸的导流槽,且所述的导流板端部均与架空管体相连。导流板使换热组件产生冷凝水,且顺着导流板排出。在上述的防腐蚀型换热器中,所述的导流板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的导流板设置在换热架体的任意一侧。在上述的防腐蚀型换热器中,所述的导流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导流板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设置在换热架体的两侧。在上述的防腐蚀型换热器中,所述的换热组件包括若干设置在两根集流管之间且分别与集流管相连通的扁管,当所述的导流板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的扁管均朝向换热架体具有导流板一侧倾斜设置;或者,当所述的导流板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的扁管均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当扁管水平设置时,冷凝水分别从扁管两侧流出,冷凝水能顺着导流板排出;当扁管倾斜设置时,导流板设置在扁管倾斜向下的一侧,这样扁管上流出的冷凝水能随扁管和导流板排出。在上述的防腐蚀型换热器中,所述的换热组件还包括若干设置在两根集流管之间且分别与扁管交叉设置的散热翅片,所述的散热翅片一侧设有若干与扁管相对应的插接槽,且所述的插接槽与扁管相互插接相连,所述的散热翅片另一侧超出扁管外侧。优选地,这里的插接槽的宽度与扁管宽度相等,散热翅片外侧超出扁管能增加换热面积,这样能弥补换热器下端设置架空空间造成换热面积不足的问题。在上述的防腐蚀型换热器中,所述的散热翅片宽度大小大于扁管的宽度大小。采用该结构使得散热翅片超出扁管外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防腐蚀型换热器的优点在于:该换热架体的下端设有能将换热组件架空的架空结构从而达到防腐蚀的目的,便于将换热组件的冷凝水排出,换热组件内的散热翅片安装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安装有导流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安装有导流板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安装有导流板状态下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中安装有导流板状态下的侧视图。图中,集流管1、换热架体2、换热组件3、架空结构4、架空管体41、架空空间5、导流板6、导流槽61、扁管7、散热翅片8、插接槽8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本防腐蚀型换热器,包括具有两根相互对应设置的集流管1的换热架体2,所述的集流管1之间设有换热组件3,该换热架体2的下端设有能将换热组件3架空的架空结构4,使用该结构能使换热器的底部架空,从而达到防腐蚀的目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防腐蚀型换热器的架空结构4包括两根分别由集流管1向下延伸形成的架空管体41,且两个架空管体41之间形成位于换热组件3下方的架空空间5来提高防腐蚀的能力;其中,两个架空管体4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横向设置且位于架空空间5内的导流板6,导流板6上有若干竖直方向延伸的导流槽61,并且导流板6端部均与架空管体41相连,从而导流板6使换热组件3产生冷凝水,且顺着导流板6排出。当导流板6数量为一个时该导流板6设置在换热架体2的任意一侧。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组件3包括若干设置在两根集流管1之间且分别与集流管1相连通的扁管7。当导流板6的数量为一个时,扁管7均朝向换热架体2具有导流板6 —侧倾斜设置;当扁管7倾斜设置时,导流板6设置在扁管7倾斜向下的一侧,这样扁管7上流出的冷凝水能随扁管7导流板6排出。其中,换热组件3还包括若干设置在两根集流管1之间且分别与扁管7交叉设置的散热翅片8,所述的散热翅片8 一侧设有若干与扁管7相对应的插接槽81,且插接槽81与扁管7相互插接相连,散热翅片8宽度大小大于扁管7的宽度大小,该结构使得散热翅片8的另一侧超出扁管7外侧。优选地,这里的插接槽81的宽度与扁管7宽度相等,散热翅片8外侧超出扁管7能增加换热面积,这样能弥补换热器下端设置架空空间5造成换热面积不足的问题。实施例二,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以及实施步骤和实施例一类似,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里的导流板6数量为两个,这两个导流板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设置在换热架体2的两侧,当导流板6的数量为两个时,扁管7均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当扁管7水平设置时,冷凝水分别从扁管7两侧流出,冷凝水能顺着导流板6排出。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集流管1、换热架体2、换热组件3、架空结构4、架空管体41、架空空间5、导流板6、导流槽61、扁管7、散热翅片8、插接槽8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腐蚀型换热器,包括具有两根相互对应设置的集流管(1)的换热架体(2),所述的集流管(1)之间设有换热组件(3),其特征在于,换热架体(2)的下端设有能将换热组件(3)架空的架空结构(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长盛朱晓国李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宸三普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