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49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选料:选择颗粒度在20~60目的小麦麸皮;调湿:将小麦麸皮加入拌粉机中,加入饮用水搅拌均匀;挤压膨化:将混匀调湿后的小麦麸皮加入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内经双螺杆轴高温高压剪切;并旋切成颗粒完成膨化;烘炒:将电磁炒货机预热,将挤压膨化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加入至电磁炒货机中进行烘炒去水;在120℃~130℃条件下保持20min;超微粉碎:将烘炒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加入至超微粉碎机的螺旋输送料斗内,粉碎得到80~120目小麦膳食纤维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可以提升小麦麸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改善产品口感;并且制备工艺绿色无污染,条件参数更易管控,设备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膳食纤维是不被人体消化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的总称,通常分为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水溶性纤维素包括果胶、β~葡聚糖和低聚糖等。膳食纤维具有吸水、粘附等特性,因而具有防治便秘、利于减肥、预防结肠和直肠癌、防治痔疮、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改善糖尿病症状等一系列生理功能,因此,被誉为人类的第七大营养素,在国内外受到了高度关注。但由于麸皮的粗纤维造成食用口感差,导致多数麸皮被用作饲料,无法成为广泛食用的物料,即使掺加在面粉中制作高纤维麸皮面包、饼干等食品,其加入量也是受到限制,极大浪费了麸皮中的营养成分。小麦麸皮是小麦面粉加工中的副产品,占小麦重量的15%以上,我国每年加工小麦产生的麸皮可达2000万吨。小麦麸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约占麸皮质量的42~46%,是制备高纯度膳食纤维的主要原料。目前,有关以小麦麸皮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的研究,主要包括酶解法、化学处理法和酶解结合物理处理法。如:中国专利200410006552.X公开了一种麦麸的多功能转化~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是将麦麸高温蒸煮后加硫酸除去植酸、加淀粉酶和糖化酶水解淀粉,洗涤后干燥得到产品;中国专利200510019123.0公开了一种多酶分步法制备小麦麸膳食纤维粉的方法,利用麸皮中的内源植酸酶,并以此添加淀粉酶、脂肪酶、中性蛋白酶分步水解非膳食纤维成分,然后洗涤干燥和超微粉碎得到产品。等等。但是,虽然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操作方便,但是化学法提取不可避免会排出大量污水,污染环境,而且过多的酸或碱的浸泡会降低膳食纤维的生物活性,同时会使麦麸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酶解法中酶制剂的选择和用量是酶解法提取工艺中的关键因素,应针对原料的成分差异及产品品质的要求,选择相适应的酶制剂;酶解法需要控制酶反应适宜温度和pH,相对化学法其操作条件较为复杂,反应时间长,设备投入高。酶解结合物理法,超声波辅助法的设备的使用和维修设备较高;微波辅助辐射法存在局部过热和微波辐射不均匀的问题;物理粉碎主要受限制于球磨的研磨精细程度,不能保证产品的口感及冲调性得到更好的改善。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提升小麦麸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改善产品口感;并且制备工艺绿色无污染,条件参数易管控,设备成本低的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通过将调湿、挤压膨化、烘炒与超微粉碎的处理方法进行有序有机结合,不仅获得口感细腻的麸皮膳食纤维粉,而且在营养方面极大保留了小麦富含的矿物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价值,从而获得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可广泛用做食品加工原料或可直接食用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料:选择颗粒度在20~60目的小麦麸皮;(2)调湿:将小麦麸皮加入拌粉机中,加入饮用水搅拌均匀;控制小麦麸皮的水分含量为20%~30%;(3)挤压膨化:将混匀调湿后的小麦麸皮加入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内,控制一段加热温度为60~80℃,二段加热温度为90~110℃,出口温度为170~200℃;在螺杆转速为35~40HZ,喂料转速为45~50HZ的条件下经双螺杆轴高温高压剪切;并旋切成颗粒,完成膨化;(4)烘炒:将电磁炒货机预热至90℃后,将挤压膨化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加入至电磁炒货机中进行烘炒去水;电磁炒货机温度升至120℃时,停止加热,并打开冷却系统,在120℃~130℃条件下,保持15~30min后,得到烘炒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5)超微粉碎:将烘炒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加入至超微粉碎机的螺旋输送料斗内,粉碎得到80~120目的小麦膳食纤维粉。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中,所述步骤(3)中在压力为7~10Mpa的条件下经双螺杆轴高温高压剪切,并在旋切转速为28~34HZ的条件下,旋切成颗粒。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中,所述步骤(4)中在主机频率为30~40Hz,加热功率为25~40kW的条件下进行烘炒去水。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中,所述步骤(4)中打开冷却系统,在120℃的条件下保证20min。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中,所述步骤(5)中在主机频率为30~50Hz,喂料频率为5~15Hz,分级机频率为15~35Hz,温度为32℃~37℃的条件下进行粉碎。优选的,在上述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中,所述步骤(5)中在主机频率为40Hz,喂料频率为10Hz,分级机频率为25Hz,温度为34℃的条件下进行粉碎。有益效果:1.纯物理加工方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小麦麸皮中的天然营养及比例;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为纯物理组合工艺,未使用其他的化学试剂酶等物质,过程中采用精准的温度控制,避免了有效营养成分的破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小麦麸皮中的天然营养成分。2.改善小麦麸皮中可溶与不可溶膳食纤维的比例:双螺杆挤压膨化机的工作参数直接影响不可溶膳食纤维向可溶性膳食纤维转化,膨化处理过程,麸皮在双螺杆的挤压剪切的作用下,麸皮内在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物理特性得到改变,纤维组织细胞壁裂解、纤维状细胞组织裂断,不可溶膳食纤维向可溶膳食纤维发生了转化。3.有效去除植酸,促进营养的吸收;植酸是一种抗营养因子,过多的植酸会妨碍人体对铁、镁、锌、铜、锰等矿物质的吸收。经过该专利技术的工艺处理过的麦麸,可破坏植酸的结合结构,导致植酸发生降解作用从而能有效降低植酸的含量(见表一),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4.双重破壁技术,促进营养的吸收;采用双重细胞破壁技术打破植物细胞壁,释放植物生化素,最大限度地融合植物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其他营养元素。生产工艺中的挤压膨化技术与超微粉碎技术均属于物理法机械破壁技术。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通过将调湿、挤压膨化、烘炒与超微粉碎的处理方法进行有序有机结合,不仅获得口感细腻的麸皮膳食纤维粉,而且在营养方面极大保留了小麦富含的矿物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价值,从而获得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可广泛用做食品加工原料或可直接食用的小麦麸皮膳食纤维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小麦麸皮未经工艺处理的小麦膳食纤维粉100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选料:选择颗粒度在20~60目的小麦麸皮;/n(2)调湿:将小麦麸皮加入拌粉机中,加入饮用水搅拌均匀;控制小麦麸皮的水分含量为20%~30%;/n(3)挤压膨化:将混匀调湿后的小麦麸皮加入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内,控制一段加热温度为60~80℃,二段加热温度为90~110℃,出口温度为170~200℃;在螺杆转速为35~40HZ,喂料转速为45~50HZ的条件下经双螺杆轴高温高压剪切;并旋切成颗粒,完成膨化;/n(4)烘炒:将电磁炒货机预热至90℃后,将挤压膨化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加入至电磁炒货机中进行烘炒去水;电磁炒货机温度升至120℃时,停止加热,并打开冷却系统,在120℃~130℃条件下,保持15~30min后,得到烘炒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n(5)超微粉碎:将烘炒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加入至超微粉碎机的螺旋输送料斗内,粉碎得到80~120目的小麦膳食纤维粉。/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30 CN 20191094050781.一种小麦膳食纤维纯物理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选择颗粒度在20~60目的小麦麸皮;
(2)调湿:将小麦麸皮加入拌粉机中,加入饮用水搅拌均匀;控制小麦麸皮的水分含量为20%~30%;
(3)挤压膨化:将混匀调湿后的小麦麸皮加入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内,控制一段加热温度为60~80℃,二段加热温度为90~110℃,出口温度为170~200℃;在螺杆转速为35~40HZ,喂料转速为45~50HZ的条件下经双螺杆轴高温高压剪切;并旋切成颗粒,完成膨化;
(4)烘炒:将电磁炒货机预热至90℃后,将挤压膨化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加入至电磁炒货机中进行烘炒去水;电磁炒货机温度升至120℃时,停止加热,并打开冷却系统,在120℃~130℃条件下,保持15~30min后,得到烘炒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
(5)超微粉碎:将烘炒后的小麦麸皮颗粒料加入至超微粉碎机的螺旋输送料斗内,粉碎得到80~120目的小麦膳食纤维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长义郑洪亮杨毅李云杰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中宏康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