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桥谦三专利>正文

搅拌装置以及采用该搅拌装置的带搅拌装置熔解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44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搅拌金属熔液的搅拌装置包括:耐热容器,备有吹入用于冷却的空气的送风用开口,和用于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排气用开口;旋转磁铁体,由永久磁铁构成,可旋转地收放在该耐热容器的内部,来自上述永久磁铁的磁力线穿过上述耐热容器而到达外部,然后再次穿过上述耐热容器而返回到上述永久磁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和方法、以及采用该搅拌装置的带搅拌装置熔解炉。
技术介绍
以往,将Al、Cu、Zn或其中至少两种合金,或者Mg合金等传导体(导电体)的非铁金属等的废旧金属等溶解,制成坯料而产品化。此时,为了使坯料的品质均匀,要充分搅拌熔解炉中的铝等。因此,将搅拌棒放入熔解炉中,人为地搅拌熔解铝等,或者在炉底设置电动式的搅拌装置,通过该装置进行熔解铝等的搅拌。在现有的上述人为搅拌的情况下,成为超高温的恶劣环境下的作业,对作业者的不良影响不可忽视。而且,在上述电气式的搅拌装置中,要有效地形成搅拌所需的强力磁场。因此,必须要有大的电力。另外,虽然采用线圈用于形成磁场,但为了抑制该线圈的振荡,必须要可靠地进行冷却,不仅要对冷却十分留意,而且因装置整体复杂而成本必然增加。这样一来,现状是装置整体成为价格昂贵的装置,采用其则必须要有大的资金投入,从而不是能够轻易采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这一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电力作为动力,并且能够以低成本采用的搅拌装置和方法、以及采用该搅拌装置的带搅拌装置熔解炉。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搅拌金属熔液的搅拌装置包括耐热容器,备有吹入用于冷却的空气的送风用开口,和用于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排气用开口;旋转磁铁体,由永久磁铁构成,可旋转地收放在该耐热容器的内部,来自上述永久磁铁的磁力线穿过上述耐热容器而到达外部,然后再次穿过上述耐热容器而返回到上述永久磁铁。本专利技术的搅拌金属熔解炉主体内的金属熔液的搅拌方法,在上述金属熔解炉主体内或者上述金属熔解炉主体的外侧设置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包括耐热容器,备有吹入用于冷却的空气的送风用开口,和用于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排气用开口;旋转磁铁体,由永久磁铁构成,可旋转地收放在该耐热容器的内部,来自上述永久磁铁的磁力线穿过上述耐热容器而到达外部,然后再次穿过上述耐热容器而返回到上述永久磁铁;通过使上述搅拌装置中的上述旋转磁铁体旋转,搅拌上述金属熔解炉主体内的金属熔液。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搅拌金属熔液的搅拌装置包括具有非磁性材料制的壳体主体和覆盖该壳体主体的上盖的壳体,上述上盖具有使该壳体的内外连通的、送风用的第1开口和排气用的第2开口;收放在上述壳体内、可绕大致垂直的轴旋转地轴支承的旋转磁铁体,具有作为旋转轴的上侧轴和下侧轴,至少上述上侧轴是中空体,该上侧轴通过上述第1开口与上述壳体的外部连通,可从外部向上述壳体内送风,并且磁化成相互不同的磁极沿着外周排列。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搅拌金属熔液的搅拌装置备有耐热容器和可旋转地收放在该耐热容器内部的旋转磁铁体;在上述旋转磁铁体上固定有穿过该旋转磁铁体的中空的旋转轴,上述旋转磁铁体通过该旋转轴可旋转地安装在上述耐热容器内;上述中空的旋转轴的一端穿过上述耐热容器而向外气开口,可从外部送入冷却用的空气,另一端向上述耐热容器内开口,上述耐热容器具有用于将上述送入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口;上述旋转磁铁体磁化成沿着外周相互不同的磁极绕上述旋转轴排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带搅拌装置熔解炉的整体结构图。图2将组装在图1中的搅拌装置的一部分剖开的侧视图。图3是平面地表示图2中的旋转磁铁体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图4是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不同的搅拌装置的一部分剖开的侧视图。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图6是组装了图4的搅拌装置的带搅拌装置熔解炉的整体结构图。图7是图6的变形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平面地表示组装了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搅拌装置101的熔解炉系统(带搅拌装置熔解炉)100的整体结构。即,熔解炉(熔解炉主体)102可使用现有的熔解炉。也就是说,这种熔解炉102是投入铝等非铁金属(Al、Cu、Zn或其中至少两种的合金,或者Mg合金等传导体(导电体)的非铁金属)的坯料,通过各种燃烧器(未图示)进行加热而使其熔解。另外,本专利技术除了非铁金属的熔解炉之外,当然也可以适用于除此之外的金属的熔解炉。在这种熔解炉102四边的侧壁中的一边上开有熔液出口104和熔液入口105。通过弯曲成大致U字形的耐火材料制(或者耐热材料制)的熔液通路部件107使熔液出口104和熔液入口105流通。这样一来,熔解炉102中的熔液103从熔液出口104流出,从熔液入口105循环到熔解炉102中。在上述U字形的熔液通路部件107的内侧、即该部件107和熔解炉102之间,沿着上述通路部件107的内侧面配置有上述搅拌装置101。通过该搅拌装置102的后面详细叙述的动作,熔解炉102中的熔液如图中的箭头A所示,连续地进行从熔液出口104流出,并环流到熔液入口105的动作。因此,在熔解炉102中,熔液103的搅拌沿着箭头B进行。上述搅拌装置101的详细结构示于图2。该搅拌装置101大致上是通过使磁铁旋转而使从其上发出的磁力线(磁场)旋转,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使熔液通路部件107中的熔液强制地朝向图1中箭头A的方向流动。另外,备有用于有效地冷却此时产生的热的空冷机构。以下,对搅拌装置101进行详细说明。图2中,作为不锈钢等非磁性部件制的壳体的外筒1备有上盖2。在该外筒1的内部轴支承有可绕大致垂直的轴L旋转的旋转磁铁体4。也就是说,在外筒1的底面内侧安装有下侧轴承。而且,在上盖2的外表面上安装有上侧轴承6。另一方面,由这些轴承5、6轴支承的上述旋转磁铁体4具有上下隔开的、作为支承板的上镜板8和作为下支承板的下镜板9,在其间固定有四个永久磁铁的磁铁体11、11、……。这些磁铁体11的数量并不仅限于四个,也可以是除此之外的任意数量、例如六个等。从作为去除了上镜板8的图的图3可知,这些磁铁体11、11、……是大致以90°的间隔配置的。各磁铁体11、11、……以各磁铁体11是内侧和外侧为N、S的磁极、极性每隔90°相反的方式交替地配置的。这样一来,如图3所示形成磁力线ML。该磁力线ML在图1的设置状态下自然穿过熔液通路部件107中的熔液。另外,在上述上和下镜板8、9上,以贯穿状态固定有作为用于使其旋转的上、下的旋转轴的上中空轴13和下中空轴14。也就是说,上中空轴13穿过上盖2的送风用开口2b。这些上和下中空轴13、14可旋转地轴支承在上述上和下侧轴承6、5上。在上述上盖2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旋转磁铁体4旋转的驱动马达15。在该马达15的驱动轴15a上安装有驱动侧链轮16,在上述上中空轴13上安装有从动侧链轮17。在该一对链轮16、17之间绕挂有传动用的链条18。因此,旋转磁铁体4在上述驱动马达15的驱动力作用下旋转。另外,在上述上盖2上安装有鼓风机19。该鼓风机19的排出口19a经由管接头22以连通状态固定在上述上中空轴13上。该管接头22将图中下侧的旋转的中空轴13和图中上侧的鼓风机19的静止状态的排出口19a支承在连通状态。因此,来自鼓风机19的风横向穿过磁铁体11、11、……之间,并且在穿设于下镜板9上的通风孔9a、9a、……以及下中空轴14中向下流动。进而,这些风的流向变为朝上,从穿设于上盖2上的排风孔2a、2a、……以及排风管20、20、……排放到外气中。在这种流动的过程中,因电磁力(涡电流)而在外筒1上产生的热被冷却。另外,外筒1也可以由耐热树脂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焦耳热产生的自发热,但鼓风机19进行的冷却有效地用于对来自熔液等的辐射热的冷却。这样一来,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搅拌金属熔液的搅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耐热容器,备有吹入用于冷却的空气的送风用开口,和用于排出热交换后的空气的排气用开口;旋转磁铁体,由永久磁铁构成,可旋转地收放在该耐热容器的内部,来自上述永久磁铁的磁力线穿过上述 耐热容器而到达外部,然后再次穿过上述耐热容器而返回到上述永久磁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谦三
申请(专利权)人:高桥谦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