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电性金属的驱动方法以及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性金属(非铁金属以及铁)的驱动方法以及驱动装置,例如,涉及用于熔解Al、Cu、Zn或者其中至少两种的合金、Mg合金等导体(导电体)等非铁金属、或者铁金属等导电性金属的驱动方法以及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熔解导电性金属的技术,例如,本专利技术人此前提出了日本特愿2013-090729(在先申请)所示的技术。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了比该在先申请的专利技术更加优异的专利技术或者与该在先申请的专利技术构造不同、更加优异的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上述本专利技术人进行独自努力而作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更加优异的导电性金属的驱动方法以及熔解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导电性金属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熔解炉主体的容纳导电性金属的熔解室内表面露出的状态下设置的第一电极与相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下方的第二电极之间,经由所述熔解室中容纳的导电性金属的熔液沿纵向流动直流电流,并且从所述熔解炉的外部向所述熔解室的中心或者从所述熔解室的中心向所述熔解炉的外部以放射状施加磁场,通过所述直流电流与所述磁场交差而产生的电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性金属熔液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熔解炉主体的容纳导电性金属的熔解室的内表面露出的状态下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相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下方的第二电极之间,经由所述熔解室中容纳的导电性金属的熔液沿纵向流动直流电流,并且从所述熔解炉的外部向所述熔解室的中心或者从所述熔解室的中心向所述熔解炉的外部以放射状施加磁场,通过所述直流电流与所述磁场交差而产生的电磁力对所述熔解室中的所述熔液施加绕纵轴旋转的旋转力,通过所述旋转力使所述熔液旋转,从而使所述熔液从设置在所述熔解室与附设所述熔解室的保持炉之间的挡板的出口开口排出到所述保持炉中,同时从所述挡板的入口开口吸引所述保持炉中的熔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26 JP 2014-2661951.一种导电性金属熔液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熔解炉主体的容纳导电性金属的熔解室的内表面露出的状态下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相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下方的第二电极之间,经由所述熔解室中容纳的导电性金属的熔液沿纵向流动直流电流,并且从所述熔解炉的外部向所述熔解室的中心或者从所述熔解室的中心向所述熔解炉的外部以放射状施加磁场,通过所述直流电流与所述磁场交差而产生的电磁力对所述熔解室中的所述熔液施加绕纵轴旋转的旋转力,通过所述旋转力使所述熔液旋转,从而使所述熔液从设置在所述熔解室与附设所述熔解室的保持炉之间的挡板的出口开口排出到所述保持炉中,同时从所述挡板的入口开口吸引所述保持炉中的熔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金属熔液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熔解炉主体的一部分一体构成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电阻大于所述熔液的电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性金属熔液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独立于所述熔解炉主体构成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电阻大于所述熔液的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性金属熔液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熔解炉主体的侧壁的上端部分制成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上形成槽状的用于容纳低熔点合金的贮存池,在所述贮存池内以不存在间隙的状态容纳有与所述熔液相比熔融温度低的低熔点合金以及用于与流出所述直流电流的电源连接的金属制电极部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极部件能够经由处于熔融状态的所述低熔点合金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性金属熔液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熔解炉主体的底壁制成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经由吸收所述第二电极向下方热膨胀的热膨胀吸收体与所述电源连接,作为所述热膨胀吸收体使用在导电性金属制外壳中容纳有多个由导电性金属制成的球或者多个横向堆积的辊体的结构,从而使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电源电导通。6.一种导电性金属的熔解炉,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