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吞噬受体分子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0758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36
本公开涉及嵌合吞噬受体分子、经修饰以包含吞噬细胞的吞噬分子的宿主细胞、以及制备和使用此类受体分子和经修饰的细胞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嵌合吞噬受体分子和使用方法关于序列表的声明与本申请相关的序列表以文本文件形式提供以替代纸质副本,并且通过引用在此并入本说明书。包含序列表的文本文件命名为200265_402WO_SEQUENCE_LISTING.txt。该文本文件大小为407KB,于2018年9月19日创建,并通过EFS-Web以电子形式提交。
技术介绍
吞噬作用有两种基本类型,其受靶点、细胞类型和周围环境所影响。抗微生物吞噬作用清除和降解引起疾病的微生物、通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诱导促炎信号的传导、并募集免疫细胞以产生有效的炎性应答。通常将这种类型的吞噬作用称为“炎性吞噬作用”(或“免疫原性吞噬作用”)。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如某些持续性感染),抗炎性应答可能出现在微生物摄入之后。抗微生物吞噬作用通常由专门的髓系吞噬细胞(如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C)和巨噬细胞)以及由组织驻留免疫细胞进行。相比之下,受损的、自身来源的凋亡细胞或细胞碎片的吞噬作用(例如,胞葬作用)通常是非炎性(也称为“非免疫原性”)的过程。每天,数十亿受损、濒死和不需要的细胞都会发生凋亡。不需要的细胞包括例如在发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合吞噬受体(CER),所述嵌合吞噬受体包含单链嵌合蛋白,所述单链嵌合蛋白包含:/n胞外域,所述胞外域包含结合磷脂酰丝氨酸(PtdSer)的结合结构域;/n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所述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包含toll样受体(TLR)信号传导结构域、Traf6信号传导结构域、Traf2信号传导结构域或Traf3信号传导结构域;和/n跨膜结构域,所述跨膜结构域位于所述胞外域和所述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之间并连接所述胞外域和所述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6 US 62/563,615;20180328 US 62/649,529;20181.一种嵌合吞噬受体(CER),所述嵌合吞噬受体包含单链嵌合蛋白,所述单链嵌合蛋白包含:
胞外域,所述胞外域包含结合磷脂酰丝氨酸(PtdSer)的结合结构域;
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所述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包含toll样受体(TLR)信号传导结构域、Traf6信号传导结构域、Traf2信号传导结构域或Traf3信号传导结构域;和
跨膜结构域,所述跨膜结构域位于所述胞外域和所述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之间并连接所述胞外域和所述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ER,其中所述结合结构域包含PtdSer特异性的scFv,或者来自Tim1、Tim4、Tim3、stabilin-2、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脑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1(BAI1)、乳脂肪球-EGF因子蛋白8(MFG-E8)、生长停滞特异性6(GAS6)、蛋白S、蛋白C、因子II、因子VII、因子IX、因子X、β2-糖蛋白I、α5β3整合素和其他整合素、CR3补体受体、CR4补体受体、CD14、CD93、膜联蛋白V、磷脂酰丝氨酸受体(PSr)、凝血酶原或清道夫受体的PtdSer结合结构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ER,其中所述结合结构域包含含有SEQIDNO:2的氨基酸序列的TIM1结构域、含有SEQID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IM4结构域、含有SEQID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im3结构域、含有SEQID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FA58C2结构域、含有SEQID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GAS6结构域、含有SEQIDNO: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S结合结构域或者含有SEQIDNO: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BAI1结构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CER,其中所述胞外域还包含位于所述结合结构域和所述跨膜结构域之间的胞外间隔区结构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ER,其中所述胞外间隔区结构域包含免疫球蛋白铰链区、1型膜蛋白的胞外区、II型C-凝集素的茎区、免疫球蛋白恒定结构域、toll样受体的近膜区,或其片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ER,其中所述胞外间隔区结构域包含IgG1、IgG2、IgG3、IgG4、IgA或IgD铰链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CER,其中所述胞外间隔区结构域包含经修饰的IgG4铰链区,所述经修饰的IgG4铰链区含有SEQIDNO: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ER,其中所述胞外间隔区结构域包含TLR1、TLR2、TLR3、TLR4、TLR5、TLR6、TLR7、TLR8或TLR9近膜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ER,其中所述胞外间隔区结构域包含TLR4近膜区,所述TLR4近膜区含有SEQIDNO:1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CER,其中所述跨膜结构域包含Tim1、Tim4、Tim3、FcR、CD8a、CD28、MERTK、Axl、MRC1、Tyro3、BAI1、CD4、DAP12、TLR1、TLR2、TLR3、TLR4、TLR5、TLR6、TLR7、TLR8或TLR9跨膜结构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CER,其中所述跨膜结构域包含含有SEQIDNO:1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im1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1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im4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2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FcγRI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2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8a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2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MERTK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2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Axl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3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MRC1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2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yro3跨膜结构域、SEQIDNO:26所示的CD28跨膜结构、SEQIDNO:29所示的BAI1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2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4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2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FcεRIγ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2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DAP12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3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1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3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2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3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3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3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4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3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5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3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6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3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7跨膜结构域、含有SEQIDNO:3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8跨膜结构域或含有SEQIDNO:3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9跨膜结构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CER,其中所述FcR跨膜结构域包含FcγR1、FcγR2A、FcγR2B2、FcγR2C、FcγR3A、FcεR1或FcαR1跨膜结构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CER,其中所述TLR信号传导结构域是TLR1、TLR2、TLR3、TLR4、TLR5、TLR6、TLR7、TLR8或TLR9信号传导结构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CER,其中所述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包含含有SEQIDNO:4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1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4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2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3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4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5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6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7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8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9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raf6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截短的Traf6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7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raf2信号传导结构域或含有SEQIDNO:7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raf3信号传导结构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CER,其中通过所述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的信号传导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炎性趋化因子或共刺激细胞表面标记物中的至少一种的表达。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CER,其中所述炎性细胞因子是TNFα、IL-1、IL-6、IL-12或IL-23;所述炎性趋化因子是CCL5(RANTES)、CXCL9或CXCL10;并且所述共刺激细胞表面标记物是CD80、CD86、HLA-DR、CD40、HVEM或4-1BBL;或其任意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CER,其中所述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包含主要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和次要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其中所述主要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是TLR信号传导结构域、Traf6信号传导结构域、Traf2信号传导结构域或Traf3信号传导结构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CER,其中所述次要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是FcγR1、FcγR2A、FcγR2B2、FcγR2C、FcγR3A、FcεR1、FcαR1、BAFF-R、DAP12、NFAM1、CD79b、TLR、Traf2、Traf3或Traf6信号传导结构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CER,其中所述次要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是含有SEQIDNO:6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FcγR1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6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FcγR2A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6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FcγR2C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6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FcγR3A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6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FcεRIγ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6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BAFF-R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6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DAP12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6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NFAM1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7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截短的NFAM1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7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D79b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4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1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4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2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3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4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5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6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7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8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LR9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raf6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5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截短的Traf6信号传导结构域、含有SEQIDNO:7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raf2信号传导结构域或含有SEQIDNO:7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Traf3信号传导结构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CER,其中所述主要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是TLR信号传导结构域并且所述次要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是Traf2、Traf3或Traf6信号传导结构域,或者所述主要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是Traf2、Traf3或Traf6信号传导结构域并且所述次要吞噬信号传导结构域是TLR信号传导结构域。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CER,其中所述跨膜结构域和所述TLR信号传导结构域来自相同的TLR。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CER,其中所述CER包含位于所述结合结构域和所示跨膜结构域之间的胞外间隔区结构域,并且所述胞外间隔区结构域包含TLR近膜区,所述TLR近膜区与所述跨膜结构域及TLR信号传导结构域来自相同的TLR。


23.一种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编码至少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CER。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编码两种CER,其中IRES序列、弗林切割位点序列或病毒2A肽序列位于编码所述两种CER的序列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核酸分子,其还包含编码转导标记物、自杀基因或者这两者的序列。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核酸分子,其中所述转导标记物是截短的EGFR蛋白,所述截短的EGFR蛋白包含SEQIDNO:10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7.一种载体,所述载体包含根据权利要求23-26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分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是多顺反子载体。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是病毒载体、经修饰的mRNA载体或转座子介导的基因转移载体。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载体,其中所述病毒载体是逆转录病毒载体或慢病毒载体。


31.一种宿主细胞,所述宿主细胞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CER、根据权利要求23-26中任一项所述的核酸或根据权利要求27-30中任一项所述的载体。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宿主细胞,其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的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CER。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宿主细胞,其中每种CER由相同的载体编码。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宿主细胞,其中每种CER由不同的载体编码。


35.根据权利要求31-34中任一项所述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宿主细胞是T细胞(包括CD4+、CD8+、初始(CD45RA+、CCR7+、CD62L+、CD27+、CD45RO-)、中央记忆(CD45RO+、CD62L+、CD8+)、效应记忆(CD45RA+、CD45RO-、CCR7-、CD62L-、CD27-)、病毒特异性、粘膜相关恒定、γδ(gd)、自然杀伤和组织驻留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B细胞、淋巴前体细胞(包括常见的淋巴细胞前体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骨髓前体细胞或成熟骨髓细胞。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B细胞是初始B细胞、浆细胞、调节性B细胞、边缘区B细胞、滤泡性B细胞、淋巴浆细胞样细胞、浆母细胞或记忆B细胞。


37.根据权利要求31-36中任一项所述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宿主细胞是人细胞。


38.根据权利要求31-37中任一项所述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宿主细胞能够吞没在细胞表面上表达PtdSer的靶细胞。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宿主细胞,其中所述宿主细胞能够吞噬在细胞表面上表达PtdSer的靶细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M·科瑞
申请(专利权)人:森罗治疗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