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包括旋转接头、连接管、法兰、定位板,将一段S型连接管两端和一段U型连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三个旋转接头的一端,其中旋转接头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到固定在活动步进梁上联箱的上联箱定位板;旋转接头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到固定在步进梁下联箱的下联箱定位板;S型连接管通过旋转接头与U型连接管相连接,并使S型连接管和一段U型连接管的连接处形成可变夹角,所述的U型连接管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滚轴导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接头组件将步进梁上、下联箱和旋转接头组件一起布置在步进梁式加热炉活动框架下方,占用空间少、荷载轻、方便维修、降低投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接接头
,特别涉及一种在钢铁冶金中加热炉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间的连接的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
技术介绍
加热炉步进梁要周期性频繁地完成上升一前进一下降一后退四个动作,因此步进梁式加热炉采用汽化冷却的关键是要解决运动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必须采用耐压、耐热、不泄漏的活动接头(即旋转接头)。通过采用不同的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将数个旋转接头连接,实现运动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目前现有的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有金属软管连接,以及通过旋转接头组件等连接方式。采用金属软管连接时,金属软管一端与固定的外部管道连接,另一端与运动的步进梁炉底连接管连接。汽化冷却系统管内介质为汽水混合物,具有脉动冲击强,流动不稳定等特点。金属软管连接时中间将形成一段下垂的软管,由于金属软管结构的限制,对下垂软管的弯曲半径的下限值具有一定要求,为满足金属软管的弯曲半径要求,金属软管的长度和占用的空间都较大。根据步进梁式加热炉步进距离,金属软管长度可达6米以上,并且金属软管局部高度差可达2米以上,汽水混合物在金属软管内流向的剧烈变化易引起对管壁的脉动冲击。金属软管相对于旋转接头耐温、耐压较低,管壁受到汽水混合物的脉动冲击后易产生鼓包、漏汽、漏水、汽阻、水击等现象。而现有的步进梁式加热炉多采用旋转接头组件连接方式,一般采用三个旋转接头和若干直管段相互连接组成旋转接头组件,旋转接头组件两端分别与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连接。由于现有设计的旋转接头组件庞大,直管段较长,旋转接头组件悬臂部分,即连接中间旋转接头的直管段和中间旋转接头需要恒力弹簧吊架支撑,在加热炉炉底部分的空间内无法布置。旋转接头组件的悬臂部分,即连接中间旋转接头的直管段和中间旋转接头只能布置在加热炉土建支撑结构的外侧,这样造成连接管过长,使得旋转接头运动轨迹难于控制,以致现有旋转接头组件易产生漏汽、漏水,检修不便等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当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这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加热炉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进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解决运动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方式,并采用耐压、耐热、不泄漏的旋转接头,提高旋转接头的寿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包括旋转接头、连接管、法兰、定位板,其包括一段S型连接管两端和一段U型连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三个旋转接头(1)、(2)、(3)的一端,其中旋转接头(1)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到固定在活动步进梁上联箱的上联箱定位板;旋转接头(3)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到固定在步进梁下联箱的下联箱定位板;S型连接管通过旋转接头(2)与U型连接管相连接,并使S型连接管和一段U型连接管的连接处形成可改变的夹角;以及在所述的U型连接管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滚轴导向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中所述的滚轴导向装置设置有滚轴导向架,其中该导向架由无缝钢管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导向板形成ㄩ形状,其一端导向板固设在端旋转接头与S型连接管的弯曲端之间,另一端导向板与U型连接管相连接,在该连接处设置有滚轴。前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中在S型接管上装设悬吊配重装置,其包括弹簧上端依次连接的拉紧弹簧组件、花兰螺栓、轴端头;所述的轴端头通过与其连接的轴承连接到步进梁上联箱的定位板,与弹簧下端连接的拉紧弹簧组件通过与其连接的钢板连接到S型连接管。前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中弹簧上、下两端与拉紧弹簧组件连接,且该弹簧的两端逐渐收缩并与拉紧弹簧组件形成的直径由大到小渐变的曲面紧密配合连接。前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中弹簧上、下两端与上下拉紧弹簧组件可采用焊接或固锁组件连接。前述的旋转接头组件,其中在旋转接头与法兰的连接处设置有金属缠绕垫片。借由上述技术方案,使本专利技术统旋转接头组件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性,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结构合理,旋转接头运动轨迹控制精确,旋转接头所受附加力较小,避免了旋转接头因组件结构问题而产生泄漏等不安全因素,使得整个系统安全可靠。2、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荷载轻,阻力小,减小了旋转接头等运动部件的磨损,延长了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3、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减小了运动的步进梁管道联箱和固定的外部管道联箱的占地面积和高度,占用空间少,又是采用通用部件组合连接,方便检修更换。4、旋转接头组件全部集成在固定的步进梁下联箱和活动的步进梁上联箱之间,减少了旋转接头组件本体的连接管。采用此旋转接头组件,就能够将步进梁上、下联箱布置在步进梁式加热炉活动框架下方,也减少了加热炉步进梁与联箱间的连接管。降低了管道投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特殊结构的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安全、可靠运行,占用空间少,荷载轻。提高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的使用寿命,方便维修,降低投资。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步进梁和固定的外部管道之间的连接结构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出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的剖视图。图2绘示出图1的滚轴导向装置9的结构示意图。图3绘示出图2滚轴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绘示出图1的滚轴导向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图5绘示出旋转接头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旋转接头角位移。图6绘示出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的侧视图,并给出了步进梁上联箱旋转接头1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步进梁式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旋转接头组件,包括旋转接头、连接管、法兰、定位板,其特征在于:一段S型连接管两端和一段U型连接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三个旋转接头(1)、(2)、(3)的一端,其中旋转接头(1)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到固定在活动步进梁上联箱的上联箱定位板;旋转接头(3)的另一端通过法兰连接到固定在步进梁下联箱的下联箱定位板;S型连接管通过旋转接头(2)与U型连接管相连接,并使S型连接管和一段U型连接管的连接处形成可改变的夹角;以及在所述的U型连接管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滚轴导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瑞松,吴仕明,石泓,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