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61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车底盘,包括:底盘、驱动轮、轮毂电机、辅助轮、减震系统和定位装置。驱动轮设在底盘上。轮毂电机设在驱动轮内以带动驱动轮转动。辅助轮设在底盘上,以支撑底盘行驶。减震系统设在驱动轮和/或辅助轮上。定位装置设在底盘上,以确定底盘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运输车底盘,通过在底盘上设置驱动轮、辅助轮和减震系统,可在带动底盘行驶的过程中,减少震动对零部件的损害,降低不必要的噪音,增加了底盘运行时的稳定性和越障能力。通过在底盘上设置定位装置,可实时反馈底盘所处的位置,以使底盘在行驶过程中快速抵达目的地,并准确转移至下一个运输区域。轮毂电机设置在驱动轮内,节约安装空间,减小整体尺寸。

Chassis of transpor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车底盘
本技术属于运输车
,具体是一种运输车底盘。
技术介绍
在机械智能化的发展进程中,智能物流运输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亟待完善物流分发系统及相关配套设备,其中,智能运输车是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底盘作为智能运输车整车的核心部件之一,连接了行驶机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目前国内双轮差速AGV底盘的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伺服电机与减速机,对于轻载AGV的底盘而言,伺服电机与减速机的结构容易导致空间的浪费。部分AGV底盘未设计减震系统,使底盘在特殊环境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运行噪音。此外,当AGV运输车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驱动轮容易打滑,影响整车的控制性能和运输可靠性,使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运输车底盘,所述运输车底盘行驶稳定、定位准确,震动少,整体结构紧凑,解决了运输车在不平坦路面上行驶时震动量较大、转移效率低的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运输车底盘,包括:底盘;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在所述底盘上;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设在所述驱动轮内以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辅助轮,所述辅助轮设在所述底盘上,以支撑所述底盘行驶;减震系统,所述减震系统设在所述驱动轮和/或所述辅助轮上;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在所述底盘上,以确定所述底盘的位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运输车底盘,通过在底盘上设置驱动轮和辅助轮,并在驱动轮和/或辅助轮上设置减震系统,可在带动底盘行驶的过程中,减少震动对零部件的损害,降低不必要的噪音,增加了底盘运行时的稳定性。通过在底盘上设置定位装置,可实时反馈底盘所处的位置,以使底盘在行驶过程中快速抵达目的地,并准确转移至下一个运输区域。将轮毂电机设置在驱动轮内,可节约安装空间,使运输车底盘整体结构紧凑,减小运输车底盘整体尺寸。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运输车底盘,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扫描二维码的识码器,所述识码器设在所述底盘上;或,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激光接收器和红外传感器中至少一个。可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所述识码器,所述识码器设在所述底盘的中心位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辅助轮环绕所述识码器设置。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底盘为水平板状,所述底盘上位于所述识码器的相对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运输车底盘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在两侧的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识码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运输车底盘的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识码器的上方。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底盘的中心部分向上凸出以在所述底盘的顶部形成凸台,所述底盘的底部对应设有凹槽,所述识码器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识码器的镜头对应所述凹槽设置。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运输车底盘,所述底盘呈圆形,所述驱动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所述辅助轮为两个,两个所述辅助轮设在两个所述驱动轮所形成的连线的两侧。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运输车底盘还包括:续航电池,所述续航电池用于为所述运输车底盘提供电源,所述续航电池设在所述底盘上;两个驱动器,两个所述驱动器用于分别为两个所述轮毂电机提供驱动电源和信号,两个所述驱动器设在所述底盘上;其中,所述续航电池和两个所述驱动器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驱动轮形成的连线的两侧,两个所述驱动器分别临近两个所述驱动轮设置。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运输车底盘,所述驱动轮具有轮胎,所述轮胎上设有防滑花纹。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运输车底盘,所述减震系统包括:减震弹簧和减震支架,所述减震支架连接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减震弹簧连接在所述减震支架上,所述减震支架的底部连接有所述辅助轮。可选的,所述减震支架包括横架、竖架和斜杆,所述横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竖架上,所述斜杆相对所述竖架倾斜设置,所述斜杆的顶端铰接在所述竖架的顶部,所述斜杆的底端铰接在所述横架的另一端,所述斜杆为伸缩杆,所述减震弹簧外套在所述斜杆上。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主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仰视图。图6为图1的左视图。图7为图1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运输车底盘100、底盘1、支撑板11、安装板12、支撑柱121、安装孔122、凸台13、凹槽14、驱动轮2、轮胎21、防滑花纹211、轮毂电机3、电机固定座31、辅助轮4、减震系统5、减震弹簧51、减震支架52、横架521、竖架522、斜杆523、定位装置6、识码器61、镜头611、控制器7、续航电池8、驱动器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说明书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运输车底盘1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运输车底盘100,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盘1、驱动轮2、轮毂电机3、辅助轮4、减震系统5和定位装置6(定位装置6的结构如图2所示)。底盘1作为运输车底盘100的总支撑部件和总载体,适于安装其他各部件,保证运输车底盘100的刚性和支撑稳定性。其中,底盘1上设有驱动轮2、支撑底盘1行驶的辅助轮4、可确定底盘1的位置的定位装置6。轮毂电机3设在驱动轮2内以驱动其外部的驱动轮2转动。减震系统5设在驱动轮2和/或辅助轮4上。减震系统5可以仅设在驱动轮2上,或仅设在辅助轮4上;减震系统5也可以同时设在驱动轮2和辅助轮4上。由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实施例的运输车底盘100,通过在底盘1上设置驱动轮2和辅助轮4,驱动轮2和辅助轮4均可对底盘1形成支撑,使底盘1相对于行驶面呈水平状态。通过将轮毂电机3设置在驱动轮2内,可节约传动零件的布置空间,进而节约安装空间,使运输车底盘100整体结构紧凑,减小运输车底盘100整体尺寸。通过在驱动轮2和/或辅助轮4上设置减震系统5,可在带动底盘1行驶的过程中,减轻因大幅度震动而产生的零部件的损害,降低因大幅度震动而影响整车机械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盘;/n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在所述底盘上;/n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设在所述驱动轮内以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n辅助轮,所述辅助轮设在所述底盘上,以支撑所述底盘行驶;/n减震系统,所述减震系统设在所述驱动轮和/或所述辅助轮上;/n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在所述底盘上,以确定所述底盘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在所述底盘上;
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设在所述驱动轮内以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
辅助轮,所述辅助轮设在所述底盘上,以支撑所述底盘行驶;
减震系统,所述减震系统设在所述驱动轮和/或所述辅助轮上;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在所述底盘上,以确定所述底盘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扫描二维码的识码器,所述识码器设在所述底盘上;或,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激光接收器和红外传感器中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所述识码器,所述识码器设在所述底盘的中心位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辅助轮环绕所述识码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为水平板状,所述底盘上位于所述识码器的相对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运输车底盘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在两侧的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识码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运输车底盘的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识码器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中心部分向上凸出以在所述底盘的顶部形成凸台,所述底盘的底部对应设有凹槽,所述识码器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识码器的镜头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青海胡俊刘玉平马如豹寇广姜韬梁俊华康文全陈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