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套总成、副车架总成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92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衬套总成,其连接车身与副车架,橡胶衬套、衬套内管以及衬套外管采用一体式的结构,在连接车身与副车架时,可先将整个衬套总成压装于副车架,然后再与车身套管卡接即可。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众多定位孔与螺栓的配合连接车身与副车架,而造成定位难度较高,定位效率低,导致车身与副车架之间的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此外,由于橡胶衬套的减振作用,对车身和副车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车身与副车架撞击而被损坏,可靠性较高。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衬套总成、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衬套总成、副车架总成及汽车。
技术介绍
副车架作为车身承载结构的一部分,起到提高刚度和承载能力的重要作用,副车架作为底盘系统的主要安装平台,副车架直接承受和传递路面的各种载荷,因此副车架和车身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副车架和车身之间固定不牢固,就会发生相对窜动,影响汽车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车身和副车架之间的安装定位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固定连接,首先是吊装车身的吊具和支撑托盘滚床定位,车身定位孔与支撑底盘副车架的托盘定位销定位,然后托盘定位销和底盘副车架定位孔定位,最后车身螺纹孔和底盘副车架通孔通过螺栓定位。如此,以上车身与副车架之间的定位合装需要经过多种定位,在定位过程中,车身定位孔和托盘定位销之间,托盘定位销和底盘副车架定位孔之间,车身螺纹孔和底盘副车架通孔之间很难同时保持对齐,容易错位,定位难度较高,定位效率低,导致车身与副车架之间的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与副车架之间定位难度高以及定位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衬套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压装于副车架;/n衬套内管,所述衬套内管贯穿所述橡胶衬套的内部,所述衬套内管用于与车身套管卡接,并与所述副车架过盈配合以连接车身和所述副车架;/n衬套外管,所述衬套外管套设于所述橡胶衬套的外部并与所述副车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衬套、所述衬套内管和所述衬套外管形成一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衬套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橡胶衬套,所述橡胶衬套压装于副车架;
衬套内管,所述衬套内管贯穿所述橡胶衬套的内部,所述衬套内管用于与车身套管卡接,并与所述副车架过盈配合以连接车身和所述副车架;
衬套外管,所述衬套外管套设于所述橡胶衬套的外部并与所述副车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橡胶衬套、所述衬套内管和所述衬套外管形成一体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内管的一端部凸出于所述橡胶衬套的一端,所述衬套内管的另一端部凸出于所述橡胶衬套的另一端;
所述衬套内管的一端部延伸至所述车身套管的内部,所述衬套内管的一端部的外壁面与所述车身套管的内壁面卡接;
所述衬套内管的另一端部压装于所述副车架的内部,并与所述副车架过盈配合以连接所述车身和所述副车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总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衬套内管和所述衬套外管之间的所述橡胶衬套设置有空心部;
所述空心部沿着所述衬套内管的轴向方向的高度分别低于所述衬套内管和所述衬套外管沿所述衬套内管的轴线方向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衬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内管与所述车身套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滑减振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振浩吴峰杰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