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73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包括上承载平台、摄像头、前底板、测距传感器、后底板以及车轮;前底板和后底板之间通过双板共轴连接件连接;上承载平台安装于后底板,摄像头安装于前底板,前底板下部通过能够减震的悬挂机构安装有车轮,后底板下部通过能够减震的悬挂机构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采用Mecanum轮;摄像头和测距传感器均与Mecanum轮的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结构不紧凑,通过性较差,运输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An indoor navigation mobile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当前,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较为迅速,移动机器人在人们的生活工作领域中的应用屡见不鲜,如超市、餐厅的服务型机器人,医院的医疗服务机器人,工厂的用于搬运的工业机器人等。移动机器人按照应用到工作环境的不同又分为室内移动机器人和室外移动机器人,对于室内移动机器人,由于室内空间有限,工作空间狭窄,因而对机器人尺寸、轮子转向的快速性、车身稳定性、导航系统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的机器人应用广泛,已渐成系列,但当前的机器人结构及移动形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对其整体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设计,使得机器人结构简单紧凑,通过性较好,适应性能力较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结构不紧凑,通过性较差,运输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载平台(1)、摄像头(2)、前底板(5)、测距传感器(8)、后底板(10)以及车轮;前底板(5)和后底板(10)之间通过双板共轴连接件(9)连接;上承载平台(1)安装于后底板(10),摄像头(2)安装于前底板(5),前底板(5)下部通过能够减震的悬挂机构安装有车轮,后底板(10)下部通过能够减震的悬挂机构(7)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采用Mecanum轮;摄像头(2)和测距传感器(8)均与Mecanum轮的控制系统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载平台(1)、摄像头(2)、前底板(5)、测距传感器(8)、后底板(10)以及车轮;前底板(5)和后底板(10)之间通过双板共轴连接件(9)连接;上承载平台(1)安装于后底板(10),摄像头(2)安装于前底板(5),前底板(5)下部通过能够减震的悬挂机构安装有车轮,后底板(10)下部通过能够减震的悬挂机构(7)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采用Mecanum轮;摄像头(2)和测距传感器(8)均与Mecanum轮的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上承载平台(1)通过法兰与支撑柱(4)可拆卸安装在后底板(10)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上承载平台(1)采用滚筒式上承载平台,上承载平台(1)后端设有可开关式后挡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前底板(5)上部通过支撑柱(4)可拆卸安装有上支撑板(3),摄像头(2)安装于上支撑板(3)上部;视觉传感器(8)通过传感器支架固定连接于前底板(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导航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双板共轴连接件(9)包括双板共轴固定端(9-5)、双板共轴前端(9-4)和轴(9-3),双板共轴固定端(9-5)中设有滚动轴承(9-1),轴(9-3)的一端与滚动轴承(9-1)之间通过弹性挡圈(9-2)可转动连接,轴(9-3)的另一端与双板共轴前端(9-4)连接;
双板共轴固定端(9-5)安装在后底板(10)上,双板共轴前端(9-4)安装在前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万金赵伍端卞万龙张磊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