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73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21
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正面左侧安装有车门,所述托板的正面固接有检查仪器,所述玻璃板的正面设有外延手套。该多功能疫情治疗车,通过车体、车门和玻璃板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通过驾驶车体移动至任意位置,进而便于对患者进行检测,同时医护人员无需穿着防护服亦可治疗,医护人员可将手臂和手掌插入橡胶套和手套内,进而可不予患者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操作检查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测,通过车体、车门、玻璃板、托板、检查仪器和开合组件的配合,同时不使用时通过箱体和盖板可对检查仪器进行保护,延长通过LED紫外线灯对检查仪器进行照射消毒,进而提升检查仪器的卫生性,进而避免交叉感染。

A multifunctional epidemic treatmen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疫情治疗车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
技术介绍
防疫是指防止、控制、消灭传染病措施的统称,分经常性和疫情后两种,包括接种、检疫、普查和管理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治疗车是用于进行医学检查、医学治疗操作的机动车辆,内部配备有相关医学器械和专业的护士医生。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疫情治疗车,使用时,医护人员需穿着防护服对患者进行治疗检测,降低医护人员的舒适度且不便于检测,当医护人员位于车内不穿防护服时,位于车内的医护人员不与车外的患者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无法操作检查仪器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测,且无法对检查仪器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及及时的消毒处理,容易导致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疫情治疗车,使用时,医护人员需穿着防护服对患者进行治疗检测,降低医护人员的舒适度且不便于检测,同时位于车内时医护人员无法不予患者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操作检查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测,进而无法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正面左侧安装有车门,所述车门与车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车体的右侧呈内嵌式安装有玻璃板,所述车体的正面右侧下方固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托板,所述托板的正面固接有检查仪器,所述玻璃板的正面设有外延手套;所述外延手套包括橡胶板、橡胶套、手套、卡环、尼龙带和卡扣;所述橡胶板的正面内嵌安装于玻璃板的正面下方,所述橡胶板的正面左右两侧连通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内壁外侧间隙配合有手套,所述橡胶套的外壁左侧固接有多个卡环,所述卡环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尼龙带,所述尼龙带的正面端口固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正面下方与尼龙带的下方端口相卡接。优选的,所述卡环关于橡胶套呈环形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橡胶套关于橡胶板轴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车门与车体之间闭合时呈密封状态。优选的,所述检查仪器包括工具箱、检测器和垃圾桶等。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设有开合组件;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圆杆、扇形齿轮、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一斜杆、盖板、第二斜杆、把手、LED紫外线灯、转杆和挂钩;两个所述圆杆的外壁均通过轴承与箱体的正面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圆杆的正面均固接有扇形齿轮,左侧所述扇形齿轮与右侧扇形齿轮的内端啮合连接,所述圆杆的后端面固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末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末端通过销轴与托板的底部预设耳板转动连接,所述扇形齿轮的正面固接有第一斜杆,所述第一斜杆的右侧设有第二斜杆,所述第二斜杆的底部通过销轴与箱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的顶部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内侧固接有把手,所述盖板的底部预设凹槽内部安装有LED紫外线灯,所述把手的外侧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后端面与车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正面转动连接有挂钩。优选的,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倾角、长度均一致。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关于两侧盖板的连接处轴对称,且把手的外壁套接有海绵套。优选的,所述把手与同侧挂钩一一对应,且把手的外壁与同侧挂钩的内径相契合。一种治疗车的应用,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当使用该多功能疫情治疗车时,通过车门和车体之间的开合,且闭合时可密封,进而使得医护人员防疫治疗时可无需身着防护服即可对患者进行治疗,当治疗时,使用者将手臂插入橡胶套内,并手掌插入手套内,通过橡胶材质的特性,使得使用者手臂可随意移动;S2、通过卡扣与尼龙带的卡接,以及卡环与尼龙带的间隙配合,使得尼龙带的松紧程度可调节,进而使得使用者手掌与手套紧密贴合,进而便于使用者通过手套取放物品,此时拨动把手,使其与挂钩相挂接,通过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的设置,使得扇形齿轮向外转动;S3、通过两侧扇形齿轮的啮合连接,使得圆杆同时带动第一支杆转动,通过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转动,使得第二支杆带动托板上升,进而带动检查仪器探出箱体,进而便于对患者进行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疫情治疗车,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该多功能疫情治疗车,通过车体、车门和玻璃板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通过驾驶车体移动至任意位置,进而便于对患者进行检测,同时医护人员无需穿着防护服亦可治疗,提升医护人员舒适度;2.该多功能疫情治疗车,通过车体、车门、玻璃板、箱体、托板、检查仪器和外延手套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手臂和手掌插入橡胶套和手套内,进而可不予患者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操作检查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测,进而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3.该多功能疫情治疗车,通过车体、车门、玻璃板、箱体、托板、检查仪器和开合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检查仪器在使用时可通过滑动盖板自动探出箱体,进而便于对检查仪器进出操作,同时不使用时通过箱体和盖板可对检查仪器进行保护,延长检查仪器的使用寿命;4.该多功能疫情治疗车,通过车体、车门、玻璃板、箱体、托板、检查仪器和开合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在检查仪器位于箱体内时,通过LED紫外线灯对检查仪器进行照射消毒,进而提升检查仪器的卫生性,进而避免交叉感染,方便人们使用;5.该多功能疫情治疗车,通过车门和车体之间的开合,且闭合时可密封,进而使得医护人员防疫治疗时可无需身着防护服即可对患者进行治疗,当治疗时,使用者将手臂插入橡胶套内,并手掌插入手套内,通过橡胶材质的特性,使得使用者手臂可随意移动,通过卡扣与尼龙带的卡接,以及卡环与尼龙带的间隙配合,使得尼龙带的松紧程度可调节,进而使得使用者手掌与手套紧密贴合,进而便于使用者通过手套取放物品;6.该多功能疫情治疗车,通过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的设置,使得扇形齿轮向外转动,通过两侧扇形齿轮的啮合连接,使得圆杆同时带动第一支杆转动,通过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转动,使得第二支杆带动托板上升,进而带动检查仪器探出箱体,进而便于对患者进行检测,方便人们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扇形齿轮、圆杆和第一斜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橡胶板、橡胶套和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卡环、卡扣和尼龙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车门,3、玻璃板,4、箱体,5、托板,6、检查仪器,7、外延手套,701、橡胶板,702、橡胶套,703、手套,704、卡环,705、尼龙带,706、卡扣,8、开合组件,801、圆杆,802、扇形齿轮,803、第一支杆,804、第二支杆,805、第一斜杆,806、盖板,807、第二斜杆,808、把手,809、LED紫外线灯,810、转杆,811、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正面左侧安装有车门(2),所述车门(2)与车体(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车体(1)的右侧呈内嵌式安装有玻璃板(3),所述车体(1)的正面右侧下方固接有箱体(4),所述箱体(4)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托板(5),所述托板(5)的正面固接有检查仪器(6),所述玻璃板(3)的正面设有外延手套(7);/n所述外延手套(7)包括橡胶板(701)、橡胶套(702)、手套(703)、卡环(704)、尼龙带(705)和卡扣(706);/n所述橡胶板(701)的正面内嵌安装于玻璃板(3)的正面下方,所述橡胶板(701)的正面左右两侧连通有橡胶套(702),所述橡胶套(702)的内壁外侧间隙配合有手套(703),所述橡胶套(702)的外壁左侧固接有多个卡环(704),所述卡环(704)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尼龙带(705),所述尼龙带(705)的正面端口固接有卡扣(706),所述卡扣(706)的正面下方与尼龙带(705)的下方端口相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正面左侧安装有车门(2),所述车门(2)与车体(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车体(1)的右侧呈内嵌式安装有玻璃板(3),所述车体(1)的正面右侧下方固接有箱体(4),所述箱体(4)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托板(5),所述托板(5)的正面固接有检查仪器(6),所述玻璃板(3)的正面设有外延手套(7);
所述外延手套(7)包括橡胶板(701)、橡胶套(702)、手套(703)、卡环(704)、尼龙带(705)和卡扣(706);
所述橡胶板(701)的正面内嵌安装于玻璃板(3)的正面下方,所述橡胶板(701)的正面左右两侧连通有橡胶套(702),所述橡胶套(702)的内壁外侧间隙配合有手套(703),所述橡胶套(702)的外壁左侧固接有多个卡环(704),所述卡环(704)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尼龙带(705),所述尼龙带(705)的正面端口固接有卡扣(706),所述卡扣(706)的正面下方与尼龙带(705)的下方端口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704)关于橡胶套(702)呈环形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702)关于橡胶板(701)轴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2)与车体(1)之间闭合时呈密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仪器(6)包括工具箱、检测器和垃圾桶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疫情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的正面设有开合组件(8);
所述开合组件(8)包括圆杆(801)、扇形齿轮(802)、第一支杆(803)、第二支杆(804)、第一斜杆(805)、盖板(806)、第二斜杆(807)、把手(808)、LED紫外线灯(809)、转杆(810)和挂钩(811);
两个所述圆杆(801)的外壁均通过轴承与箱体(4)的正面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圆杆(801)的正面均固接有扇形齿轮(802),左侧所述扇形齿轮(802)与右侧扇形齿轮(802)的内端啮合连接,所述圆杆(801)的后端面固接有第一支杆(803),所述第一支杆(803)的末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杆(804),所述第二支杆(804)的末端通过销轴与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梵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